【日更第六天】在学习的前期,一个人是没有方向、没有思路、没有全局感的,最重要的就是不断地投入时间,过一段时间就会突然清晰了。很多人学习新技能一无所成,就是死在了这个时间点前。
孙双金始终认为,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首先要研究“什么样的课是一节好课”,他把一堂好课的标准归纳为16个字:“书声琅琅,议论纷纷,高潮迭起,写写练练。”
他把读书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感知性阅读。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把课文读正确,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知道课文里讲了些什么。二是理解性阅读。即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把课文重点章节读懂、读畅、读出节奏感。三是欣赏性阅读。即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分角色朗读或者表演式朗读,把课文内在的感情读出来,把文章的韵味读出来。
为了让学生的思维、情绪、状态进入非常活跃的阶段,达到“高潮迭起”,孙双金在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是紧扣文眼掀高潮。文眼是文章的灵魂,抓住了文眼组织教学,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王安石《泊船瓜洲》时,孙双金紧扣诗眼“还”字来组织教学。“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说明诗人“靠家近,应该还”。“春风又绿江南岸”说明诗人“离家久,更应还”。“明月何时照我还”说明诗人“思家切”,但却“不能还”。这样,紧扣“还”字,步步深入,层层挖掘,高潮迭起。
二是平淡出奇掀高潮。《跳水》一文开头说:“有一艘轮船环游了世界,正往回航行。这一天风平浪静,水手们都站在甲板上……”这段文字看似平淡,但对文章情节的展开却是至关重要的一笔。学生往往一眼扫过去,不会引起重视。而孙双金问学生:“风平浪静”这个环境描写和跳水故事的展开有什么联系?启发学生回答:正因为“风平浪静”,水手们才能都聚集在甲板上,才有兴趣拿猴子取乐,猴子和孩子爬桅杆才能又快捷又顺利,那帽子才能挂到桅杆横木的一端而不被风刮下,船长才有兴致打海鸥,也才能叫孩子跳到水里去,水手们才能在40秒钟内把孩子救出来……
三是层层剥笋掀高潮。即紧扣语言文字,从一点切入,然后逐层展开,直至揭示文章主旨。这种教学方法特别有利于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敏锐的语感。《落花生》中有这么一句关键句“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在教学时,孙双金采用了层层剥笋的方法,掀起了教学高潮。他问学生:“体面”是什么意思?讲“体面”是什么意思?我们要不要讲“体面”?只讲“体面”是什么意思?我们能不能只讲“体面”?我们应该做什么样的人?不该做什么样的人?通过这样的发问
报道四 上课如领学生登山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孙双金越来越深地体会到:“一堂课要有思维的强度,要有紧张的智力生活,思维的火花不断闪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刨根问底,穷追不舍,不水落石出、拨云见日绝不罢休。同时,要引导学生求异思维,鼓励学生标新立异,与众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让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不断闪现。”
孙双金曾形象地比喻:“好的课像登山,登山的乐趣在过程中,虽然登山艰辛,但乐在其中。课堂中让学生经历‘山脚—山腰—山顶’的过程,经历由不知到知的过程,经历由不会到会的过程,经历由不能到能的过程。引领他们登上思维的高山、情感的高山、文化的高山,老师带着孩子们从山脚一步步向上攀登,眼界变得开阔,情感得到陶冶,智力得到发展,自己建构起对知识的理解。如果每堂课都能经历这样的过程,学生就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课堂教学中不应当刻意追求如何展示教师的才华和自己所谓的教学艺术,如何产生“先声夺人”的效果,而应当关注学习者——学生。学生的思考是课堂宝贵的教学资源,这是他始终坚持的教学信念。孙老师在备课时不再是闭门造车,而是走近学生,倾听学生的见解,倾听学生的问题。在课堂上,对于
孙双金认为,语文课堂的主角永远是学生,在教学中,应当努力做到问题由学生来提,答案由学生找,让学生在阅读中探究、发现、感悟。用孙双金的话说,就是把自己巧妙地“藏”起来,但这种“隐藏”并不意味着老师退出课堂活动,相反却是更好地扮演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
语文课,我们既要有浓浓的情,也要有深深的思;既要激情澎湃,也要思绪万千;既要有情真意切的流淌,也要有智慧火花的迸发。所以,有情有智应该是语文学科的鲜明特征和必然要求;情智共生是儿童发展的需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