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魔方原创
作者 | 魔小妹
出品 | 比特魔方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魔小妹借这个机会和你分享四本游戏相关的图书。
你可能会疑惑:我玩游戏是为了放松,和读书有啥关系呢?
作为一个游戏玩家,你免不了面对这样一个问题:花这么多时间玩游戏有意义吗?
它在我们小时候是爸妈声严厉色的训斥,长大后变成了生活重压之下的灵魂拷问。
就连世界第一的格斗类电竞选手梅原大吾也曾表达:我总有一种负罪感,因为在日本文化里,沉湎游戏不对。
确认游戏的意义,可谓玩家们的一道心灵门槛。只有融合意义,我们的游戏快乐才经得起时间的推敲。
幸运的是,已经有很多游戏研究者用他们的书告诉我们,游戏有价值。
这些优秀的作品,具有点石成金的魔力,把我们的游戏经历,淬炼成举一反三的智慧兵器,甚至能在其他领域一通百通。
说明:下文中推荐指数和阅读难度系魔小妹主观评价,目的是希望帮助大家在时间有限时在四本中取舍,评分高低不代表书籍质量哦,说实话四本都挺好的,各有所长——更多书籍内容详情欢迎留言和魔小妹讨论。
![](https://img.haomeiwen.com/i18628089/c8eb16469970d461.png)
【1】建立游戏价值观:《游戏改变世界》
推荐指数:☆☆☆☆☆
阅读难度:☆
如果时间只够读一本书,那就选《游戏改变世界》吧。
这本书的影响力很大。作者简·尼尔森在2001年开始接触游戏设计工作,在博士阶段把绩效研究和游戏融合在了一起,成为著名的未来学家,美国交互式娱乐服务公司42 Entertainment首席设计师。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详实,写法轻松幽默,中文版的翻译质量也很高,阅读体验非常好。
魔小妹读这本书有三个收获:
第一,建立了完善的理论体系。这本书用通俗语言讲清了游戏的本质,为什么游戏有吸引力,游戏的运作机制是什么,为什么游戏能改造现实……虽然作者是学院派,但引经据典而不掉书袋。魔小妹自己是通过阅读这本书,才有了对游戏的体系化认识。
第二,纠正了不少“错误常识”。比如:游戏的4个决定性特征是目标、规则、反馈系统和自愿参与,而目标不一定是取胜。再比如:现实世界远比游戏轻松,玩家们喜欢游戏,恰恰是因为游戏为玩家们提供了体验艰苦的机会。这些洞见出人意料,又有充分的依据支持。就是从这本书开始,魔小妹才放下成见,用更开放的心态看待游戏世界。
第三,这本书用现实生活中的常见游戏作为案例,完整,细节丰富,贴近实际。比如探讨《魔兽世界》的工作量设计,事业成功的科学家如何参与Ping并撰写体验报告,英国玩家们如何通过游戏化合作搞定政府贪腐的证据验证ps. 这简直就是分布式协作的样本……
很多没玩过游戏的读者,读完这本书也经常产生浓厚兴趣,希望能一试究竟。
如果说这本书有什么缺点,那就是书的出版时间较早(2012年),没有纳入更新的游戏案例。为此魔小妹还查询过简·尼尔森的近况,发现虽然她没有新作,但有一个自己的网站,目前也有很多游戏设计者和她沟通、寻求建议。你未来有什么关于游戏的好点子,说不定可以写信给她O(∩_∩)O~。
如果你的时间不够读书,也可以看看 @第二个区块 2019年关于这本书的读书笔记,其中有大量内容联系到区块链领域和区块链游戏,说不定对你有所启发。
![](https://img.haomeiwen.com/i18628089/81300a4264751bae.png)
【2】游戏化实践指南:《游戏化实战》
推荐指数:☆☆☆☆
阅读难度:☆☆
如果说《游戏改变世界》是半理论半案例分析的话,那《游戏化实战——人类行为学×游戏机制,打造产品吸引力》就是直截了当的回答问题:游戏里的方法怎么改变生活?
作者Yu-kai Chou是一位韩裔设计师,行为学专家、游戏化专家,也是一位游戏铁粉。
他在这本书中介绍了“八角行为分析法”的理论,把游戏中让人积极参与的八种驱动力逐个剖析,并提供了把它们引入日常生活的方法。
注:八种核心驱动力分别为:史诗意义与使命感、进步与成就感、创意授权与反馈、所有权与拥有感、社交影响与关联性、稀缺性与渴望、未知性与好奇心、亏损与逃避心。
魔小妹印象最深的是用游戏化方法治理城市交通超速问题。
美国有个游戏设计师,成功把一个城市的平均车速降低了22%。方法是:把测速变成彩票游戏。
调整路边显示速度的LED屏,如果司机超速,显示屏上大拇指朝下,如果速度正常,大拇指朝上。一旦有人超速,交的罚款会随机奖励给那些不超速的司机。于是,所有司机都开始遵守规则,盼望着自己能够中奖……
总之,这本书适合感兴趣游戏化实践的读者,或者家里有小朋友的家长读者们,也可以试一试书中的方法。
它的缺点是目前没有电子版,只能买实体书,携带不便。但好在它的每个章节、每个案例之间相对独立,采用读读停停的方式不影响理解——魔小妹就是在利用课间读完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8628089/ad148d197b17e9db.png)
【3】游戏中的哲学思考《有限与无限的游戏》
推荐指数:☆☆☆
阅读难度:☆☆☆☆
这本书问世于1987年,非常有名,副标题是:一个哲学家眼中的竞技世界。
与其说它是游戏学著作,不如说是哲学家的智慧箴言录。作者卡斯是一名哲学家兼宗教学研究者,相当于借用了游戏形式,来解读世界如何运行。
之所以推荐,是因为这本书的作者卡斯第一个提出了“有限游戏”与“无限游戏”的概念。他跳出游戏内容本身,重新审视游戏规则,指出有限游戏是在边界内玩,而无限游戏的游戏对象恰恰是边界本身。玩家们的探索可以改变边界本身,丰富游戏内容,实现共赢。
这样的思路让魔小妹也深受启发。我们获得什么样的答案,不正取决于如何认识问题吗?
很多名人都对给这本书很高的评价,比如凯文·凯利认为这本书改变了他对生活、宇宙和其他一切顺利事物的看法,也有很多团队(比如美团)在践行着“无限游戏”的打法。
书的写作风格非常特别,采用了101个短章节,高度精炼,类似箴言录,没有严密的论证,只有思维的流动。
喜欢这种风格的读者认为发人深省。比如有一位读者的评价很贴切,“逐页读过去,每一页都让你不禁感慨,这正是我以前就知道,但无法用语言讲出来的内容”。
但对不喜欢这种风格的读者(比如魔小妹o(╥﹏╥)o),这本书的缺点很明显:太难读了!我自己至少有40%的内容没懂,只能粗略跳过了。不过读经典的作品,读懂一分,就有一分的收获,读不懂的部分也没有必要勉强自己啦。
魔小妹觉得,如果只是普通的玩家想要了解一下的话,重点阅读有限游戏和无限游戏的概念即可,这样就能提醒自己,用创造而非对抗的视角,去看待周围的各种事物。
![](https://img.haomeiwen.com/i18628089/8a384aefc0f29c02.png)
【4】小众领域新作:《电竞简史》
推荐指数:☆☆
阅读难度:☆☆☆
之所以介绍这本小众图书,是因为它是目前国内第一本系统介绍电竞行业的书。
魔小妹作为一个身在传统行业的游戏爱好者,能感受到周围人对电竞两极分化的态度:
一类认为是电子垃圾,代表人物是特稿作者谢梦瑶(去年还因此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微博骂战);一类给出了积极评价但并没有完整认识,容易卷入资本乱象。
比如魔小妹线上游戏课的同学,组织了一个小有成绩的游戏社团,不料这两年遇到很多人鼓动他们辍学成为职业电竞选手,这些大学生们就非常迷茫,没有可靠的决策依据,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这种状态下,客观、理性、能展示行业全貌的资料非常稀缺。
《电竞简史》的作者是上海体育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的副教授,1984年出生,对电竞行业持有开放且客观的态度。
这本书比较完整地解读了电竞行业的发展过程与现状:电竞到底是体育还是游戏?电竞行业起飞的基础是什么?其他国家的电竞是如何发展起来的?中国的情况有哪些不同?中国有成绩的战队怎么组织、怎么发展?
当我们了解电竞从哪里来,我们才能可能知道电竞作为游戏的一大趋势,可能往何处去。
这本书的缺点也很明显,大部分内容类似历史书,读起来像大学老师上课,节奏慢,有点枯燥。
如果你想了解中国电竞现状但又不想花时间读全书的话,可以到得到app上查找一个35分钟的讲座:《2019中国电竞产业洞察》,讲者正是这本书的作者。讲座内容是书的精华版,口语化之后生动有趣,辅以可视化的数据,能让你更快把握精髓。
【5】写在后面
以上就是想分享给你的几部作品。
如果用一句话形容读完这些书的感受,魔小妹想说:探索新世界不是浪费时间——读一本新小说不是,看一部新电影不是,探索游戏也不是。
希望读完这些书的你,能坦然地说:正因为我没有放弃对游戏的追求,才比其他人多出了一个想象力丰富、方法论完整的世界。
2020年世界读书日快乐。
[全文完]
【关于我们】
比特魔方,BitMoreFun,一个低调务实的小团队。
关注游戏,关注数学与无限,关注理性与探险。
不止于区块链投资者,不止于链游玩家。
我们是链游世界发展的探险者。
欢迎扫码加群,参与我们的深度讨论!
加群微信:siyuan_2002
验证备注:比特魔方,期待你的到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