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家乡的花生糖_ 绿罗裙

家乡的花生糖_ 绿罗裙

作者: 悦好平台 | 来源:发表于2016-12-16 20:48 被阅读0次

赌诗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离开家乡,却时常想念家乡的土特产,特别是花生糖。

我的家乡是靖海,靖海的花生糖种类繁多,有仁香糖,明糖,豆辑,束砂,马齿(豆撬),兰花根……

从前,家乡的味道,是一枚四四方方的豆辑 。蔗糖与花生的充分融合,沾上雪白雪白的白糖砂,软糯香甜,甜而不腻。

如今,还是那四四方方的豆辑,只是,有的撒上黑芝麻,有的蘸上椰丝,每一块都穿上“龙记”的新衣衫,高雅,喜庆,便携,好保存,更喜人。

约上三两知己,泡上一壶功夫茶,再来一碟芝麻豆辑,山南海北侃大山,可以聊上一个下午。

牙门好的,嚼几块“酥方仔”,来两条“兰花根”,再加几颗“束砂”,酥酥脆脆,香喷喷,爽歪歪😁😁

咬不动硬食的老人,喜欢软糖,比如原味豆辑,芝麻豆辑,椰丝豆辑,白芝麻明糖,珠糖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记得小时候去外婆家,妈妈总让我捎上两包豆辑,外公外婆总是乐呵呵的点上小碳炉,冲上几杯“水仙”茶,招呼我们吃吃喝喝,惹得我们一到周末就催着妈妈去外婆家……如今,外公已经驾鹤西去,可是围着碳炉吃豆辑的画面永远定格在记忆里。

我最喜欢的,还是黑芝麻豆辑,它既保留了豆辑的原味,又多了几分芝麻香,是功夫茶的最佳搭档。它可以是亲朋好友的送礼佳品,也可以是办公室里的必备小吃。

更让人惊喜的是,“龙记”豆辑在传统的基础上改良了包装,改进了口味,又加入了互联网的销售模式,继往开来,让家乡的特产走向城市,走向全国,甚至更远。相信不久的将来,靖海的花生糖,牵动的不仅仅是游子乡情,更牵动海内外吃货们的胃。

相关文章

  • 家乡的花生糖_ 绿罗裙

    赌诗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离开家乡,却时常想念家乡的土特产,特别是花生糖。 我的家乡是靖海,靖海的花生糖种类...

  • 绿罗裙

    题记-----记得绿罗裙,处处惟芳草。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不知何事萦怀抱...

  • 绿罗裙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芳草、绿罗颜色相近。 因她穿的这绿罗裙,令他见到芳草都觉得亲切。 睹物思人,风吹草动...

  • 绿罗裙

    新风柳黄长,粉红花蕾巧。应待赏春人,急盼春来早。欢心山北坡,来此三年多。莫忘诺言人,处处怜芳草。

  • 绿罗裙

    秋深渐至青山远,谁道西风卷落英。 梦里芭蕉簪玉鬓,春容不改绿罗情。

  • 记得绿罗裙

    周末翻箱倒柜,竟然找到一条少女时代常穿的连衣裙。 那年,如果没记错,应该是1998年。 几...

  • 记得绿罗裙

    凤凰花开三天,热情来了又减。 梦中归人眷恋,匆匆隐没西边。 往事皆为云烟,挥手作别泪眼。 岁月偏偏挂牵,你我并非等闲。

  • 绿罗裙女孩

    微凉的悲秋有雾 绿罗裙女孩迷失了回家的路 雾大看不见爱人的双眸 脉脉此情与谁诉 断肠雨淋湿了衣裤 玉顔憔悴的女孩 ...

  • 记得绿罗裙

    一 雪粒飘洒,庭院积了不少雪,孟冬抚踮脚裁下一枝梅花,今年冷的迟,昨夜大雪落下才堪堪吐蕊。 “主子,听常管家说,开...

  • 记得绿罗裙

    有些故事,就如石缝间开出的花般,顽强却无法枝繁叶茂。 关于沐言,然风至今不能忘怀的是他们的情谊还是无疾而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乡的花生糖_ 绿罗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ifo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