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所综述的剧情与细节,皆来自已然公开的百度百科与官方预告片,不涉剧透,请安心阅读。(这是一篇“严肃”的影评,阅读中请勿笑场,谢谢!)
张艺谋又来了,他一贯为华语电影制作话题与爆点。从被奉为教科书经典的《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到开创中国电影商业大片时代的《英雄》(2002年上映的英雄,投资3000万美金,算上通货膨胀,时至今日,依旧是投资最高的华语电影之一;同时期的港片复兴之作《无间道》亦不过投资4000万港币),再到剥离敏感元素,依然惹人唏嘘的《归来》,这位斩获各大电影节大奖的国产名导,总是可以吸引绝对多数的眼球,恰如他的奥运开幕式,亦令举国欢腾,民族自信爆棚。
12月16日,他带来了《长城》,依据官方公布的剧情,长城实则一座机关重重、守卫森严的堡垒,用以护佑人类免遭60年一降的怪兽饕餮屠戮。长城之上驻扎五大无影禁军——熊、虎、鹿、鹰、鹤,一生操练,舍生取义,只为一战饕餮。
恰逢马特·达蒙与佩罗·托瓦尔饰演的两位欧洲雇佣兵为窃取中华黑火药之秘,潜入长城边界,被无影禁军逮捕。而马特·达蒙基于伟大的国际友人精神,加入对抗饕餮的战争。但饕餮在60年间已然进化,绕过马其顿防线,哦不,绕过长城,直抵京城……
剧情很好莱坞是不是?对啊,因为编剧就来自“Hollywood”,洋编剧配上本土导演,张艺谋到底贡献了什么?
一、《长城》之色
名导艺谋早年曾执摄筒,他对影像的构图色彩几近痴迷,比如红高粱的残阳如血、高粱金红遍地狂舞;再比如大红灯笼中宛若鬼魅的暗与黑,猩红或是惨白的灯笼,自是将象征符号推向极致。
《英雄》更是将在叙事中运用白、蓝、红、绿、黑五种色彩,用以阐释氛围与人心。记得《英雄》上映那年,被誉为中国影迷第一刊的《看电影》杂志专门为英雄的色彩做过一期特辑:
“白是死亡……独留后世的,也莫不过时酒后雄歌一曲,入夜当空一舞”
“蓝是天的颜色,当它抵落了人间时,却又怅述了幽怨的悲悯。”
“绿让山草木焕发了生机,然而它却抑止不了情人身上渗出的鲜血。”
这些优美的语词,道尽了《英雄》以色彩叙事的意涵,那尊柏林电影节的创新奖亦是实至名归。
白色《英雄》当然《长城》中也有颜色,除却赭黄的荒漠、黑灰的墙砖、清鳞的饕餮,还有不同颜色盔甲的熊、虎、鹿、鹰、鹤五军。
五位将领的战甲最为鲜艳,在一众兵士中色饱和度最高,宛如明媚的旗帜。然而漂亮的黑、黄、紫、赤、蓝五色,与叙事,与人物内心均无丝毫关联,其作用只有一个——就是区分不同军种。
当然从整部电影的角度来看,这种区分十分必要,因为几位男将军的戏份太少,几乎只有一两句台词。张导大概生怕观众无法仅从不同造型的头盔或者打成一团的战场来区分到底有几个军队。
泾渭分明的色彩只起这种作用,对于张导这种级别的导演来说,几乎匪夷所思。
诚如电影理论专家路易斯·达蒙所指,色彩在镜头语言中用于表达情绪、奠定基调、辅助叙事。例如马丁·斯科赛斯的《纯真年代》,柔和宛若褪色照片的暗黄色滤镜,用于展现上世纪70年代纽约城的保守、正确与压抑。
陈果的《香港制造》一派阴暗的冷色调,却独独将自杀的女生阿珊以梦幻般的蓝色加以渲染,凸显生命陨落的无情,亦用于铺垫几位角色的悲剧命运。
又或者名导艺谋昔年的御用摄影师顾长卫执导的《孔雀》,整座70年代的中原小城弥漫着青灰色的基底,天空阴沉,街市、屋墙皆是灰蒙蒙的色调,讲述着影像中控制、平淡、庸碌的生活。例如《白日焰火》中暗黑的工业都市——黑色的皮衣、深灰的大衣、锈迹的公交车与黯淡下去的灯火。
再比如众人至为熟悉的《辛德勒的名单》,黑白灰的底色中,一抹红裙泣诉着绝望的死与生生不息的祈望。
然而在《长城》中更为先进的电影工业技术所调和出的色泽并未被用于叙事或者表达,色彩是僵硬的,仅仅在划分着军种的边界。张导所热爱并运用至臻熟的色彩,在《长城》中如斯销声匿迹。
青灰色的《孔雀》二、《长城》之战
《长城》的题材是人类对抗怪兽,天然印刻战争片的标签。之于观众而言,自然期望得以观看宏大的战争场面,随着电影工业科技的日新月异,特效自然也是观众的心头好。然而,如果战争电影摈弃了自洽的逻辑与合理的战术,那么战场就只会变成一场街头混战。
《长城》设定了五个兵种,大体而言,熊军负责近战、虎军操作重型武器、鹿军是骑兵,鹰军专司弓弩,鹤军飞索攻击(无法理解者,且看下文解析)。
在一场战争中,如果希冀取胜,兵种既需分工,又需配合,这几乎是公认的常识。但《长城》中这种配合是缺失的,影片甚至没有全方位展现各个军种如何战斗。
比如出现鹰军(弓箭手)面对近至身旁的饕餮,依旧不曾拔剑反击。
不知是否因为剪辑的原因,熊军的近战能力几乎没有展现(除却被绳索吊着,在陡峭的墙壁上挥动斧钺),骑兵鹿军亦仅有几个用盾牌格挡饕餮的镜头。
至于景甜将军领导的鹤军(皆为女兵,兼任战鼓手),更是不知何种作用。预告片中鹤军从城墙之上的高台套上飞索,一跃而下,以4.5米(张艺谋语)的长矛刺向饕餮,一次仅刺杀一只饕餮,而后由虎军拉上城墙,再取一只长矛,跃下再刺。
可想而知,一个未佩带其他任何兵器的女性跳入密集的饕餮兽群,即便身手再敏捷,虎军拉升飞索再及时,也极有可能被饕餮跃起捕杀。
于是许多女兵再也没有回到城墙,被拉上城墙的空余一个血淋淋的飞索套环。
也许导演如斯设计,是为了表现战争的残酷,给观影者带来“灵魂”的冲击,但这般低效率、高牺牲的战术,到底意义何在?
饕餮数以万计,一次仅刺一只,就算怪兽石化在城墙下,任凭她们刺,也要刺上几天几夜吧!
原本以为预告片剪下很多镜头,方造成如此荒谬、不合常理的战术,但正片与预告片包含的信息并无二致,影院中不禁响起哗然之声。
于是我们根本无法在《长城》中看到《魔戒》系列之双塔奇谋、王者归来、五军之战中酣畅淋漓的魔幻战争场景,大战饕餮亦无法比拟《哈利·波特》最后决战中诸多巫师之间惊心动魄的魔法对射。
《长城》五军三、《长城》之事
在多场发布会与新闻报道中,《长城》出品方及张导均将影片作为国产商业大片打开北美市场的开创性作品,亦即这是一部即将引爆美国市场,与好莱坞分一杯羹的blockbuster.
成熟的好莱坞体系已然打造了无数经典的商业巨作,比如《星球大战》,比如《指环王》,比如《哈利·波特》,这些大片除却完整的故事架构,更将人物的挣扎、成长与内心冲突演绎得淋漓尽致——令人无法喘息的情节中,人性的光辉让观影者泪流满面(请原谅我使用这个已然滥俗的词语)。
而在《长城》中,姑且不论一众男神彭于晏、林更新、黄轩、陈学冬的生死交代得模糊不清。毕竟他们是辅助配角(当然优秀的电影亦会塑料动人心魂的配角,每年各大电影节的最佳配角奖既是为演员设置,更是为优秀的电影设置)。
哦!几位男神配角还是有所标识,黄轩的头盔有两个鹿角,圣诞近了,不知会不会做成表情包?彭于晏大概露了2秒钟的招牌腹肌,万分惊艳。
但女主景甜、主配刘德华亦是脸谱化,全然只是在履行禁军义务,完全伟光正的角色设定。壮烈牺牲的配角鹿晗亦丝毫没有由懦弱新兵成长为战斗英豪的历程展现。
那让我们把目光投向最后的希望——男主马特·达蒙,大抵编剧和导演终归意识到电影和小说一样,一定要塑造人物。
于是为马特·达蒙打造了从一个单纯为钱而战的雇佣兵转变为伟大国际友人的剧变历程,但这种转变与其说是“良心发现”,毋宁说是醉心于景甜将军的美貌,好吧,爱情真伟大!
电影这般来表述马特·达蒙的转变——他是一个只为金钱的雇佣兵,他是一个前来北宋盗取黑火药的窃贼,他是一心想着拿到火药回家发财的俗人,他站在城墙的阴影中伺机趁乱逃走,他看了片刻大宋将士英勇抗敌的风采,于是决定成为一个无畏的国际友人战士!
哦!对了,他还被景甜将军以鹤军飞索直下为例,施行了关于“信任”的道德教育,景将军大概认为信任就是鹤军坚信同袍会准确地拉自己上来……但是!伤亡惨重的鹤军加上那段云遮雾障的说教,真不知道“信任”理论到底如何让达蒙信服?
我们姑且可以将马特·达蒙的这一转变称作“顿悟”,但镜头语言并未告诉观众这种转变如何发生。
关于何为合理的顿悟,我们不妨来看一看《阿拉比》。知名作家詹姆斯·乔伊斯是运用“精神顿悟”(epiphany)写作手法的大咖,他在名篇《阿拉比》中就描述了一桩顿悟。
生活在闭塞无趣里士满北街的情窦初开男孩陷入对成熟女性曼根姐姐的迷恋(实际是对鲜活生活元素的向往),而后终于得到对话的机会,许诺为曼根姐姐去阿拉比即是带回好东西(阿拉比是一座集市,曼根姐姐很渴望前往,却事务缠身),男孩认为鲜活的曼根姐姐喜爱的阿拉比集市,必然亦是充溢着鲜活元素。
当他走进阿拉比集市,听到成人之间无聊浅薄的对话,在短暂的停留之时,“货廊传来灭灯的喊声,大厅上面的部分完全黑了来下。”,他忽而清醒,“看见自己成了一个被虚荣心驱使和嘲弄的动物。”
他看清了现实与幻想的界限——其实阿拉比集市和自己长年生活的街道一样,由无数俗不可耐的平民组成,他追求的爱恋在这窒息般的环境中自是镜花水月。
《阿拉比》便是合理、出色的epiphany,有前提有过程亦有结局。但马特·达蒙的“顿悟”更像刻意为之,失却了人性的光辉,倒不如设定为因为爱情献身,更符合世界各国都可以接受的“韩剧风范”。
诚然,《长城》的故事是完整的,如果是放在新手导演的导筒之下,自是可以不吝褒扬。但张艺谋早就会讲完整的故事了。即便是在试水商业大片的《英雄》中,他也设计了倒叙、插叙、复叙、闪回、悬念合体于一处的故事。
但《长城》却在平铺直叙的剧情中, 让观影者得见无用的色彩、荒谬的战术、苍白的脸谱,如果仅仅为了娱乐,我们依旧可以选择《长城》,毕竟周末的夜晚,看一部爆米花电影,亦是无数疲劳职员的一道好菜。
出品方说,《长城》的拍摄在于符合中西方思维,从而让中国电影走出去。那么亦让我们且看且珍惜,祝福国产blockbuster引领北美风潮,万人空巷。
但愿这不仅仅只是美好的祝愿!
我是南下的夏天,感谢您的阅读。
饕餮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