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的爱燃烧到高峰便走向自杀,这是渡边淳一的一贯手法。渡边淳一说,“我长期关注男女之爱,原因是人生的原点是爱,爱是人一切主题的原点;爱也是没有国家边界的,爱的写作主题是永恒不会衰老的。”
渡边淳一(1933-2014),外科医生,后成为专职作家,其对待工作的态度是,不工作就没有力量活下去。一生共发表130多部作品。
偶然间,一本色彩夺目的红色封面书映入眼帘,取下一看渡边淳一 《 情人》。
本书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片桐修子是美丽能干的都市白领,却与事业有成的已婚中年男子远野始终保持着“情人”关系。不依附于男人、有教养有经济实力、精神自由、独立聪慧而又善解人意,如此纯粹爱着自己的修子令远野越来越着迷,终于决定抛弃家庭,与修子结婚。然而,修子却在此时提出了分手……
本书人物和故事情节相对简单,其内容大多数是修子和边野的对话和修子的独白,还有修子的两个闺蜜朋友,和另一个男人。一部分人读了表示不能接受和不喜欢、不认可修子的行为。
有人说,修子对远野也能算爱情?只管和自己在一起时的欢愉,其实是自私自利、胆小卑怯,只想着自己轻松快活,不愿承担生活责任罢。有人说,修子只想要爱情,并不想要婚姻,因为爱情是轻松、自由、舒适、热烈的,而婚姻需要背负的东西实在太多。有人说,用独立自由来美化一种自私,到底最爱的还是自己?真是千人前面。
这是怎样复杂和畸形的人性,“情人”她还只能是情人。
修子是真心喜欢上了边野,虽然修子与边野的关系已相当密切,可修子从一开始就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她只要与边野在一起时两人感到快乐幸福,就够了。
影响修子思想和行为重要因素---原生家庭。
修子年幼时,父亲就在外面找女人,自从修子懂事起,修子就不常见父亲回家,父亲只是在他想起时,才偶尔回家,回家来的父亲对修子十分慈祥,对母亲却似凶神恶煞,修子的理解是,许是母亲对父亲过于乖巧、过分依赖。
修子找了一个父亲般的情人,当修子在边野身上汲取到了足够的营养,足够到跳出原生家庭的影响,就是分手的时候。或者,一旦两人“情人”关系的平衡被打破,结局是两败俱伤,修子主动分手,边野失去家庭。
婚姻不是爱情的唯一归属,婚姻是现实的、可度量的、人们垫垫脚或伸伸手可触及和获得的。然而,爱情是什么?
爱,虚无缥缈、不可琢磨,是人们追求的永恒主题。你要给它一个定义,还真不容易,有人认为能够天天陪着我、疼爱我,在我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就是爱我的;有人认为愿意和自己结婚的人就是爱自己的;有人认为要能够心有灵犀、理解我、包容我,有共同理想的两人才算爱。我想,刚所说的这些都是应需求而生的呀,而人的需求又是不断变化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