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军师联盟》第一部的整体评价还是不错的,感到这部剧细节上非常考究,类似月旦评、狼视鹰顾、一人一合酥、三马同槽,甚至是张春华杀仆这些三国哏都还原到了,令我这样的三国迷看得过瘾。因此尽管为了剧情顺畅,不少桥段作了转移(比如说把杀杨修放在了征吴途中);为了突出主角,不少功绩作了嫁接(比如全程隐匿贾诩程昱,还把九品官人法之功分一半给了司马懿),这些我都忍了,但唯独不能忍的,是对荀彧这个人物的塑造,这也是网上观众对第一部诟病最多之处。
按照剧中描述,在曹操世子的斗争中,荀彧作为一代名儒,站在了长子曹丕一边,联同钟繇等人,不惜牺牲性命,力保曹丕继位。建安二十二年,荀彧逝世,也因为看到他赴死的决心,曹操终究没有选择曹植作为继承人,曹丕顺利成为了魏王世子。
然而真实的情况是,荀彧死于建安十七年,别看区区数年之差,其中分别极大。
荀彧是何许人也?他是《三国志·魏书》中文官列传排名第一的人,也就是后世公认的曹操账下第一文臣。读《三国演义》的朋友可能会觉得,论起智计,曹操手下应该首推郭嘉、贾诩,但荀彧不是临阵权谋的军师,他是帮曹操划定战略方针的。荀彧给曹操提出的四次进谏,对曹操最后一统北方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一次是稳固根基。陶谦死后曹操本打算先取徐州,是荀彧劝他要先深根固本,以兖州为基石,于是曹操先在兖州打败了吕布,建立了自己的第一个根据地。
第二次是奉迎献帝。郭汜、李傕乱后,曹操本也准备奉迎,但被韩暹、杨奉抢了先,打算放弃,是荀彧劝曹操坚持既定方针,才有了后来的挟天子以令诸侯。而这也是荀彧的终生理想,容后详述。
第三次是坚守官渡。官渡对战之时曹操兵少粮缺,本欲退兵,是荀彧在许昌修书前线,说势竭之时,必将有变,让曹操继续坚持,终于迎来官渡之胜。
第四次是扫平袁氏,官渡胜后,曹操因为粮少,打算回军休整,先打刘表,荀彧劝他乘胜追击,最终剿灭了袁绍、袁谭、袁尚,荡平河北,再无后顾之忧。
其他至于准确判断袁绍四大谋臣的命运,推荐钟繇守长安而平关内,体现他识人之准,就不一而足了。
但荀彧对曹操最大的贡献,还不在以上这些谋断。
东汉末年,世家大族逐渐走上政治舞台,成为左右政坛的核心力量。曹操是宦官之后,出身是比较低贱的,他起兵之初,前来投靠的,要么是本家兄弟(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要么是江湖游侠(李典、乐进),士族阶层,本是不屑为他效力的,而这种情势在迎来荀彧之后彻底扭转。荀彧的家族颍川荀氏是当世一等豪门,而荀彧本人则是士族领袖,他加入曹操阵营后,登高一呼,各方名士就蜂拥而来了。随便列举一下,诸如荀攸、郭嘉、司马懿、钟繇、陈群、戏志才、华歆、王朗、杜畿、辛毗……这些人都是荀彧举荐给曹操的,要不是出于荀彧的名望,他们估计都不会投靠曹操。可以说,是荀彧一手搭建了曹操的整个文官班底。
曹操初见荀彧来投,大喜说:“吾之子房也。”当初读这段的时候我也奇怪,以荀彧后来稳居后方,为曹操料理国事、征调粮草的职责,他似乎更像是萧何,为什么曹操会说他是自己的张良呢?后来我才慢慢明白,曹操和荀彧的关系,已经超越了一般的主公和臣下,更像是一种合作关系,曹操用荀彧吸揽士族归附,荀彧用曹操实现自己毕生的理想。而张良本身也是韩国贵族,最初是韩王派出去为刘邦出谋划策的。
那么就要说到荀彧的理想了。荀彧图的是什么呢?他实际上是在用曹操的力量,重新兴复汉室。因此,当曹操的实力还不足够,需要借助献帝的权威时,曹操和荀彧一个主外,一个主内,可谓配合默契,但当曹操最终统一北方,露出取汉室而代之的势头时,他们两个人的关系就非常微妙了。
荀彧从来都是汉臣,曹操在邺城开府理事,荀彧也是留在洛阳当汉朝的尚书令,没有跟到曹操府中效力。汉献帝衣带诏事发,董承被诛,伏皇后给父亲伏完写信,说献帝深恨此事,伏完得信第一个就拿给荀彧看,荀彧心感厌恶,隐而不言。后来曹操知道了这件事,杀了伏完伏后,荀彧就很紧张,怕曹操追究,又跟曹操解释,说当时正值官渡鏖战,忙得忘了说了,曹操以此开始记恨荀彧。这件事载于《献帝春秋》,裴松之认为以荀彧谦谦君子,当不会做这么狼狈之事,应该是后人诬陷的,而《军师联盟》里直接改成董承第一个把衣带诏给荀彧看,荀彧隐而不报被曹操忌恨,那就更不可能了。
荀彧在世之时,曹操位居丞相,是汉臣的极致,但是当他想要再进一步的时候,荀彧就要站出来反对了。而曹操毕竟对荀彧的身份地位有所顾忌,直到荀彧死后第二年,才进位为魏公。因此,荀彧死的建安十七年,曹操连魏公都不是,更不要说魏王了,荀彧怎么可能参与世子的斗争呢?
《军师联盟》里表现曹操对荀彧的敬重倚赖,尚算比较到位,可要说他终生奋斗的目标,是维护长子继承的儒家王道,甚至愿意付出自己的生命,去保一个曹魏的世子之位,对不起,堂堂大汉荀令君,你们可不能这么黑。更何况,他以生命力保的曹丕最后还篡夺了汉室的帝位,荀彧真要知道了怕是要气得从棺材里跳出来吧。
魏明帝时,开始在太祖曹操庙庭祭祀功臣,第一批是青龙元年三人,夏侯惇、曹仁、程昱,第二批是正始四年二十人,包括曹真、陈群、钟繇、张辽、典韦等,一年后加了荀攸,到景元元年又加了郭嘉,这些人都是所谓曹魏政权的“佐命臣”。而这里面,唯独少了曹魏第一功臣荀彧。也就是说,魏国官方认定荀彧的身份是汉臣,而不是魏臣,我想这也是对荀彧本人的一种尊重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