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之前刚刚公布了考研初试成绩,只是去做了一套19年考研真题的我虽然明知道没有啥希望了,但还是抱着几分期待不断刷新着江苏考试院的网站。在不知道尝试打开了多少次之后,赤裸裸血淋淋的三门成绩就摆在了我眼前,现实不仅给了我一巴掌,还狠狠地把我踩在了脚下。英语分数离50都还差一截,那个瞬间,失落之后迅速充满了我的情绪竟然是庆幸,庆幸我准备考研期间的不务正业,庆幸我的早早放弃。
但是,考研的开始总是热血澎湃的。自我高考后那个暑假收到录取通知书开始,一直到大四,一以贯之地不喜欢我读的专业,而且因为专业成绩差,也没有转专业的机会。
大三的某一天,犹如醍醐灌顶般,我突然想到我可以选择我喜欢的专业考研啊,一瞬间就心潮汹涌,不顾家人的反对和朋友的劝告,选择了一个我很喜欢但却极其冷门的专业。
当时有个朋友和我说:“我有个认识的人本科学的这个,他跟我说刚开始感觉还行,可后面越来越多的资料书籍,枯燥繁重的读书背书写论文的任务,一点一滴的所有的热情都被磨干净了,而且除了留校和当老师,看不到其他前途。”
我回他说:“这就和结婚一样,我们都知道结婚之后日日柴米油盐酱醋茶,时间和琐事可能会消磨掉爱情里的许多东西,但我们能因此就逃避恋爱,逃避互相承诺负责一生的婚姻吗?”
即使今天再回想当时我说的那些,仍然会有一种莫名的冲动,可最后我还是投降了,向着一片迷雾的前路投降了,日复一日的背诵和不断重复的遗忘让我丧失了信心。所以我由衷的佩服那些不曾懈怠过的考研人,无论结果是好是坏,至少在拼这件事上,我给你们送上我的膝盖。
在我经历了几周的迷茫徘徊之后,我选择了退缩,从此过上了朝十晚四且安逸堕落的划水生活,并且一秒不停地向着最后时刻奔跑前进,终于在那个考完政治走出考场的淫雨霏霏的上午,我极其清楚地知道,我凉了。然后就过上了无比坦然的寒假生活,每当有人问我考研如何时,我便笃定简洁的告诉他,凉了。
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一书中有许多精彩绝伦的比喻,其中一个就是盖茨比家对岸的那盏绿灯。夜晚里的绿灯显得格外神秘,遥遥在望而又遥不可及。
而对于考研的你我,上岸这个目标,就如同夜幕下的那盏绿灯,我们则都在湖里奋力的向着绿灯前行。一部分人坚持不懈奋力前行上了岸站在了绿灯旁,一部分人坚持不懈奋力前行触到了岸或者快要触岸,其中一部分溺死在那沉了下去,另外一部分回到起点准备下一次。而还有一大部分人才刚刚游出了一半,甚至是一小半。之中的大部分人,或是自愿,或是被逼,或是被现实逼迫,或是被家庭逼迫,或是乐意虚度时光。看着远远领先于自己的人们,看着那飘忽不定绿灯,以一种缓慢慵懒的动作往前蠕动,迎接注定到来的失败。
包括我在内的这些划水党们,真的只是害怕那二分之一的失败几率吗。或许,我们只想一直存在于一个凝滞的世界,不前进也不后退,就安静地如一条平稳的直线般延伸。可这样的理想世界有一天终归会被现实直截了当的撕裂,不留丝毫情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