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这个世界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不善言辞,生活的圈子很小,喜欢一个人独处,在社交活动中很容易被忽略,他们被称之为内向者。
艾森克个性问卷对典型的内向性格描述为:安静,离群,内省,喜欢独处而不喜欢接触人。保守,与人保持一定距离(除非挚友)。
这一切,都恰好符合了我的情况,我,是一个内向者。
从小到大,在班级里一直是默默无闻的那个,好孩子跟调皮的孩子都容易受到关注,而我,处在中间。上课不敢举手,老师抽人回答问题时会把头埋的低低的,即使知道答案,也害怕被点到名字。与班上不熟的同学讲话会感到紧张,更别提上台发言,即使早早的准备好了,到台上后依旧会舌头打结,声音颤抖,脑子里一片空白。
害怕社交,特别是与一群并不怎么熟的人呆在一起。自己本身是并不愿意参加这些社交的,或许是骨子里的自卑作祟,想要告诉别人,自己并不孤单。所以遇上社交活动尽可能参与,然后默默的呆在并不引人注意的角落里。回家后总喜欢将社交过程中拍的照片配上欢快的语句传到社交媒体上去,假装自己玩的很尽兴。
处在人多的环境会让我不自在,与并不是很熟的人呆上几个小时会让我浑身难受。所以每到学校放假的时候,大家都在老乡群里找一起回家的校友,而我,只是自己默默的收拾好行李,一个人做十几个小时的火车回家。
我喜欢一个人独处,一个人的时候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不用去照顾别人的想法与感受。看书倦了,自己一个人躺一会儿。走路累了,可以随便找一个地儿歇着。肚子饿了,去自己喜欢的餐厅吃个饭。
会有人因为喜欢离群而被视为“不正常”,我想说的是,内向者,也是一个正常人,也有自己的优势。
内向的你,是否曾想努力改变自己02
这个世界好像总对外向者多了一份偏爱。
面试时,外向者被录取的机会要比内向者更大。工作中,老板也会更加青睐于外向者,外向者更容易引起老板的注意从而获得升职的机会。
而内向者,即使是才华强于外向者,只是因为未能在他人面前充分的展示自己的优势,只能将才华埋没。
在面试的要求中,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要求:性格外向,活泼开朗。公司的初心可能是好的,希望自己的员工能融入这个团体,加强团队精神。可这又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性格内向的人,性格内向的人连找份工作也会被拒之门外吗?
内向者开始反省,是不是只有成为一个外向的人才能被这世界接纳呢?
内向者强迫自己改变。努力的去社交,强迫自己与一群并不熟的人尬聊,努力的去融入一个集体。在外面假装自己玩的很尽兴。但回到家后却一句话也不想说。给自己带上了一副面具,虚伪的面对这个世界。
不得不说,这样活着真的很累。
内向的你,是否曾想努力改变自己03
那么,内向者就真的没有出路了吗?
在《欢乐颂》里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雎尔,她总是安安静静的,或许在别人眼里五美中她的存在感最低,但是我却最为欣赏她。有喜欢的人不敢去表白,被公司同事欺负了也不吱声,不像其他人一样刻意去讨经理欢心,这些都会让人觉得她软弱胆小。
她拒绝了公司女同事“善意”的邀请她加入她们的小团队,从而被孤立,但她却不计较,不刻意的让自己融入他们。被经理批评后也不去埋怨,只是默默的去改正。对待工作也是十分认真,总能看到她在为工作熬夜,甚至累到在马桶上睡着,但她却不会在他人面前炫耀自己有多努力,取得了多少进步。
经理虽然没怎么夸奖过她,却将她一点一滴的成长默默看在眼里。最终关雎尔顺利通过了年终考评,留在了公司里。
如果关雎尔当时同意了公司女同事的邀请,让自己成为一个油嘴滑舌、刻意虚假的人,那么结果又会怎样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没必要为了迎合这个世界而去强迫自己变得外向开朗。
《内向者优势》一书中曾说道,停止尝试去扮演不是自己的角色,那是多么大的一种解脱啊。
书中还提到性格内向与外向的人的数量大约是1:3,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大约有1/4的人是内向的,内向是众多性格中的一种,正确的对待它,它将成为我们成功的动力。
先学会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闪光点,这才是最重要的。
这是亦辰2018年的第六篇文章
不知道为什么,写着写着居然有点负能量的感觉。最近看了《内向者优势》一书,还是挺有感触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