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心理防御机制,感受人性的复杂和有趣
系列内容,摘自《心灵的面具 101中心理防御》 J 布莱克曼 毛文娟 王韶宇 译 郭道寰 审校
防御机制是指从意识层面消除不愉快情感成分的一种心理操作。
035 与攻击者认同
事后。你以虐待的方式对待一个人,因为有人曾经虐待过你。这保护你免于感觉到愤怒。如果你的虐待是持续而广泛存在的,那么你就是一个虐待狂,一个恶霸。
提示1:
在你度假回来后,要不然就是你离开了办公室一会儿,或者甚至是你就迟到了几分钟,此时你可以看看在病人身上是否出现这种防御。你正在治疗的病人,可能现在就会错过一次晤谈或者是他们自己迟到。
如果当他们这么做时,你可以尝试向他们指出他们的这种防御是在避免他们因惦记你而感到羞愧,或者是在避免他们对你离开他们而感到的愤怒(这可能是基于移情)。
提示2:
如果你是一名老师,你注意到在儿童身上出现了恃强凌弱的行为表现,你必须小心这个孩子可能在家里经受着躯体上或情绪上的虐待。
事前。你预感到敌意后,抢先表现出不友善的态度。这对于那些曾经受过躯体上的虐待,并且被官方机构发现后安置在寄养家庭里的儿童来说,是个极大的问题。这些孩子可能会使用大量的防御,但是在他们被攻击之前先去攻击新的看护人,是其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另一方面,儿童通常会以与攻击者认同来解决他们把竞争性敌意投射到父母身上后所产生的焦虑,此时父母在纪律性活动中成为了“攻击者”。儿童对他们父母亲态度的吸收,在超我的形成中起到帮助。
例如在我儿子4岁的时候,我教导他不要把饮料拿到家庭活动室里,因为他老是会把一些饮料泼到地毯上。后来,当我端着一杯咖啡走进家庭活动室里想跟他一起玩积木的时候,他说,“爸爸,这里不允许有饮料!把你的饮料放回厨房里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