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招助理之后,我的五个改变

招助理之后,我的五个改变

作者: 曹将 | 来源:发表于2019-06-09 21:15 被阅读0次

我是去年 9 月招的助理。当时在公众号里发了一张招聘通知,然后收到了几十分简历。

在评估完后,给五位进行了电话面试。

本来只准备招一个,但因为有两位都十分优秀,最后便索性都录取了,组成了三人小分队——我们内部取名为「小作坊」。

确实不大哈哈。

转眼 8 个月过去了。在这段时间里,我们经历了很多里程碑式的事件,例如第一次接广告的担忧,第一次追热点的惊心动魄,以及第一次开周会的激动。

对自己来说,这段时间,也让我对一些事情有了新的思考。

借着「三十岁」这个系列,分享如下。

第一,流程是基础。

在刚开始,我经常会很急躁,甚至是暴躁。语气有时候也不太好,内心戏是:我不是说过了吗?

比如,一篇文章,又忘了加「原创」了;又一篇文章,忘了加相关文章了。

面对这些经常出现的情况,开始会对助理产生怀疑。

但是,仔细一想,他们这种情况,不跟自己刚工作时候一样吗?即使知道,也总是犯错。

后来的解决方法就是:流程化。

把步骤拆解开来,第一步怎么做,第二步怎么做,下次再做时,对照清单,一个个画勾,便保证不会有误。

于是,也让助理开始整理操作流程,形成稳定的工作流。

↑ 助理梳理的 SOP  

这之后,便不再出现类似的问题。

第二,不能什么都自己做。

有些文章我会拆解成很多部分,有一些会让助理帮忙完成。

当他们交过来后,有些词句、表达不是很合适,我会基于效率,自己就改了。

但是,这有一个问题:他们也不知道我改了哪里,下一次仍然会出类似的问题。

而且,站在他们的角度,如果得不到具体的指点,也感受不到成长。

在理清这层逻辑之后,我开始做一个改变:一般情况下,我不再「亲自」修改他们的内容,而是每次把问题标注出来,发送过去。

后来看管理类的书,里面就提到了一个理论:猴子理论。

说的就是不能把所有的猴子(事情)都堆在自己身上,要做好分工,也要做好监控,保证最后的事情能够保质保量完成。

第三,要形成机制。

人要持续做好某件事情,永远不能只靠个人的驱动力。

简单的例子,我知道学习英语很好,但我很难保证每天坚持。

要养成习惯,激励和约束始终不可避免。

比如对于助理来说,虽然是兼职,但我们也有建绩效考核表,基于此,基本薪酬、绩效薪酬、年终奖、过节费之类,一应俱全。虽然整体不会太高(不过肯定会高于 80% 的同等情况),但至少能明确清楚导向。

做得越多,肯定拿到更多。——这是基础。

而且对于做得不好的情况,我也会很严肃地指出问题,甚至有时候显得不近人情。但必须认识到,很多事情不做好,咱们便没有立身之本。

在这里如此,以后工作后进入社会更是如此。

第四,要有团队文化。

跟很多自媒体同仁交流,发现他们经常会出现一个问题:助理呆了一段时间后,就以各种原因走了。按理说,给的钱也是市场价,也没有什么亏待,为什么会留不住人呢?

这件事从表哥那找到了答案。

有一次,我有事去深圳,跟他吃了个午饭。聊天中,他提到,下个周末会和小伙伴们一起去玩。

我问:你们创业啊,这么忙,哪里有时间去玩啊!

他的答案是:就是因为忙,才要出去玩啊!人家跟着你,累死累活,总要有时间感受到团队的关怀。要不然,天天绷紧神经,一不小心就断了。

在那一刻,我突然想起来本科时候加入的一个组织,叫做「校报记者团」。在里面,大家每周会开例会,交流选题;会后师父会送徒弟回寝室,路上会给徒弟答疑解惑,可能是学业上的,可能是写作上的。

这些交流,让这个组织里的人,在多年之后仍然见面如亲人。

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没有文化的凝聚,团队就只能是团伙。

于是,我也把这个习惯代入到了「小作坊」团队。每周日晚上,只要没有特别的情况, 9 点到 10 点,是我们的周会。

在周会上,我们会有两个环节:第一个是分享,大家互相学习;第二个是工作安排,回顾上周的完成情况,梳理下周的内容。

这样的电话会议,至少让大家感觉是一个团队,有一种集体的归属感。

第五,要围绕目标行动。

在最初的周会上,我们的讨论主题很分散:基于本周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分享一个心得。

它的好处是天马行空,开眼界;但坏处也很明显,容易失焦。也就是,大家分享完就完了。

之后我们开始进行改变。

改变的时候,我们问了一个问题:我们团队业务的关键点在哪里?

答案很明显:内容。

如果再进一步,就是为公众号和其他自媒体平台,产出内容。

接下来就是下一个问题:内容需要什么?

需要的是高质量的分析和见解。

按照这样的逻辑,之前的分享,大家只有自己的思考,难说全面,很容易就点到而至。要做改变,那就换个方式:主题分享。

也就是说:每周就一个主题,三人分头准备资料。

泽涛偏理性,星雨偏感性,我则有很多鲜活的案例。如此一来,逻辑、故事、情感都一应俱全。

像之前的《哎,要是读书时知道这些就好了》,就是来自我们的周日讨论,在微博上收获了14万的阅读量。

我是小结

八个月的团队作战,对于自己来说,也是一次新的体验和提升。作为「小作坊」的牵头人,重新理解了如何做计划,如何拆解计划,如何保障计划能按时保量地完成。具体来说:

1.要有流程。这是控制的基础,唯有明确清楚,才能保证基础牢靠。

2.不能什么都自己做。每个人要为自己的出品负责,我能做的是进行及时纠偏,并提供资源。

3.要有机制。人不能只靠激情办事,还是要有激励和约束的机制。

4.要有团队文化。文化是重要的粘合剂,它让团伙成为团队。

5.要围绕目标行动。目的清晰,才能聚力。

当然,以上也只是自己的粗浅理解。

晚安好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招助理之后,我的五个改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ilm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