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背过《锄禾》,也知道里面的意思。可我们能真正做到节约粮食的又有几人?
回老家,饭桌上,我和孩子还是按我们自己的习惯,吃完饭的碗总得剩一个底。外婆看见,露出不悦的神色,对我们说:“这饭要吃干净呀,虽然是几粒米、几片菜,那也是农民辛苦换来的。你们没种过不知道,可这节约粮食的习惯要从小培养,不能丢啊。”我恨惭愧,赶紧把自己剩的吃干净,也督促孩子吃干净才下桌。
是啊,现在都生活条件好了,不在乎这一米一粟,浪费成了习惯。甚至在外面吃饭,觉得不剩点东西,吃得太干净是穷人的表现。殊不知我们的祖辈都是从这样的穷人过来,才知道粮食的珍贵。不论岁月如何变迁,这种珍惜每一粒米的习惯不该丢,也不能丢。这是优良传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老公的爷爷也是这方面的典范。每次我们回去吃饭,都不敢浪费,是羞赧地不敢,因为爷爷为我们做了太好的榜样。爷爷是吃的最干净的,最后还要把锅中的米用勺子刮得干干净净。我看过,真是一粒米也不留,和洗过似的。心中的敬意不觉油然而生。
从此我也尽量做到不浪费一粒米,也教育孩子不要剩饭,不随便乱丢。我要我们一家从我做起,珍惜粮食,进而也会珍惜其他。也希望更多的人做到光盘行动,知道每一粒米的珍贵,怀着感恩的心吃入肚腹,这样我们才会走得更坚定、更长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