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壳能量轮:如果你想改变看得见的东西,必须先改变你所看不见的东西~
01 行动之上找能量,能量往下找方法
今天阅读的时候,我get了两个词:
“功夫在事外”和“在困难中实现豹变”。
“功夫在事外”,吴世春在这里想要强调的其实是要“扎实练狠招”的意思,但在今天的直播分享中,我还想出了另一层意思。
我跟大家分享了一张图,是“逻辑层次模型”,它是我在学教练对话这个工具的过程当中,拿到的第二个非常重要的礼物。
它让我知道,我们之前遇到的很多“没做到”的问题,都是因为卡在了行为层。
比如说想要去读书,想要坚持每天读半个小时,甚至为了实现这个结果,去参加了很多学习营、读书拆解会,去学怎么去读书;
比如想要运动,哪怕只要求自己每天睡前只做5个仰卧起坐,我都坚持不下来。
这个时候就发现,如果一直卡在行为层找答案,就会发现找不到答案,因为行动的能量没起来。
就像开汽车,想要让它往前跑,就需要给它加油,对不对?油如果没给足,想再多的方法,它也动不起来,无论这个方法看起来多么科学。
所以,如果一直在行动层面找让自己动起来的方法,你会发现,那个答案的效果,是很小的。
所以我们要借助逻辑层次,往能力、价值观、身份、愿景的层面去寻找自己的能量,然后进行降维打击。
往上提能量,往下找方案,这个过程就像给自己充电。
只有电量充起来了,接下来找到的这个行动方案才是有效的,车轱辘才能真正运转起来。
“功夫在事外”,促进行动的方法,也是要在行动层之外去寻找的。
02 在困难中,实现豹变
“豹变”这个词好新颖,但是被作者提了好多次。其实就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先找到那个内在能量让轮子动起来,滚动的过程中不断积累量级,量级达到一定程度,就能让改变显而易见,在别人的眼中,就会有“哇塞”的效果:
“哇塞,你怎么忽然变得这么厉害了?”
要的就是这种感觉~
我把这个轮子转动的示意图,做成了“能量轮模型”,这就是“破壳行动社”的设计理念。
首先,提升内能。最重要的是先把内在能量拔起来,这样才有「势能」去做事情。
第二步,显化意识。就是通过文字、画面、声音等记录方式,让内在能量的状态被我们看见、感知、感受。
第三步,创造行动。我们看到了自己的能量状态,就可以带着这个能量尝试行动了,给自己创造这样的行动尝试。
在行动中拿到一个更好的体验:“哎?好像也蛮简单的嘛~”
第四步,强化认知。就是在创造行动体验的过程中,不断强化“我可以”的认知,提升认知的接纳弹性、对困难和挑战的接受度。
内在的能量就会进一步被充实。
第五步,促成改变。就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发生“豹变”的过程。
然后进一步提升内在能量,继续进行下一个更有挑战的行动上。
这个能量轮会越转越快、内在能量会越来越丰盛,启动正向循环。
向内探索是核心,向上成长是结果。最开始的“拔能量”很重要,它是驱动这个轮子动起来的关键,就像小鸡破壳一样,要提供一个啄开蛋壳的方法。
这个啄开蛋壳的方法不能太难,太难的话,小鸡就畏难情绪了,就不想动了,就卡在鸡蛋里出不来了。
所以,我想到了“游戏化体验”,这也是我之前获得的启发:“要让改变,像玩游戏一样有趣”。
有趣,就不觉得难了。
这个框架打开了我的思路,让我对“解忧岛”的构想更加清晰化,对于“破壳行动社”的社群打造,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