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课的一开始曼丽老师就说到“在这个急速发展的时代,一切都是效率的、高速的、快捷的,唯独心灵与灵魂不能快,孩子的成长不能快,需要慢下来,再慢一些,慢下来看世界”,由此引发了《木头的创想》这一课程。对于我们来说木头并不陌生,在我们的童年时代最常见的玩具就是手工艺制品,大家都还能想起自己做过呢些玩具么?女孩子做过的一定有沙包,即使再不善于针线也一定央求长辈们帮自己缝制,亲手制作的满足感你们还记得么。我们的孩子在现在的这个工业时代里并不缺少物质的享受,最缺少的是亲身动手体验的满足感,和循序渐进的成长过程。快速的拥有和满足往往会让他们的成长变成一种“伪”成长。
手巧才会心灵。动手体验的过程是孩子们全身心参与的过程。眼睛,大脑,双手与心灵一起对应,碰撞,触摸,感知从而涌动温度、情感、灵感与创作。
成人的世界和儿童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想要教育好儿童就要了解孩子的心理。我们想要了解孩子必须要借助某样事物作为桥梁,这和我之前说的学会读孩子的画是相同的概念。我们通过读孩子的画而知道孩子内心,走进她们的世界,从而了解他们的成长。读画只是千万方式的一种,我们要知道在我们送孩子学艺术的呢一刻开始,孩子需要什么而不是我们想要给孩子什么。
成人对孩子的成长如果急于求成,往往给予孩子现成的答案,却失去了让孩子自己探索的过程,自主发现的能力;成年人的知识概念标准、答案,强加给孩子的太多,致使孩子的思维空间越来越窄。
这只长颈鹿,拿着麦克风在唱歌,仔细观察长颈鹿的腿部的木头是折的。为什么呢?因为孩子觉得木头弄断代表长颈鹿唱歌时腿是弯曲的。弯曲的腿可以拿两片木头拼接,她却折断了。其实最让我们惊异的都是孩子的不合情理。最触动我们的也是不合情理。而这种不合情理也正是孩子该有的成长。
这只鸟,旁边有孩子的说明:小鸟发烧了,翅膀里有体温表,小鸟在唧唧叫。很简单的一个造型,就是简单的几个几何形体的拼凑,可是却因为孩子的突发妙想而变得格外有趣,这就是符合孩子该阶段的成长。
成年人用大脑判断世界,孩子用心灵感知世界。每一位孩子都是灵性的天使,都是极富创造性的艺术大师,缺少的是没有恰当的时机和空间把它们诱导出来。所以,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学会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而不是用成人的思维要求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