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快速适应、快速学习新知识,没有其他方法
1、
第二次赋能班开课了,布置的课前作业居然是看沈腾、刘涛的喜剧小品《39》。
故事大概讲的是:
沈腾(演的老公)得了一种病,叫做话癌,在去看病之前,还剩2千多个字,但是因为不相信医生的判断,在医院浪费了很多,最终只剩下39个字可以说。
刘涛(演的老婆)因为长期和老公没有交流,很是委屈,用离婚、离家出走、怀疑、得癌症一系列的来吸引老公的注意,在这个过程中老公又说掉了36个字,只剩3个字。
让我想到了沈腾刚去医院碰到的那个人,还剩3个字,已经坚持了五年,因为和沈腾的一来二去的非正常沟通中,说完3个字而死去。
最后镜头focus在刘涛问沈腾,如果重新选择,是否和刘涛结婚,最后可想而知,沈腾最后狗带了。
2、
其实课前作业很简单,如果你生命只剩下39个字,你能活多久。
我其实想过一个终极问题,课程考察的是什么呢?
我想大概是自控力吧。
当你把39字作为生命控制的砝码,你是否回去衡量你的生命的重量,是否要认认真真去考虑你的自控力呢?
答案是肯定的。
我们看过金庸先生的小说中就有一个因某种约定而失声不说话的人,最后坚持二十三十年因毁掉约定而死亡的人。
3、
而我又从中看出另外一个不同的意境。
看我的答案就知道了。
如果只剩39字,我想我还是可以活一辈子的。
原因无非有一种。
语言这种东西,在生物进化的历程中也只存在几千年的历史,从来没有说那只猩猩不会说话狗带的。
而且,人群中也有很多是失声的,他们靠面部表情,肢体语言沟通,还有就是我们常见的哑语。
无法你要做的,是尽快适应不能说话的现状,用快速学习的方面去学习一门可以不用语言沟通的方式,也许,答案显然易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