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刀,你的电话。”
“哦……”,老刀拿起手机,有点疑惑。
“谁呀?”
“不知道,北京的号码。”
听着老刀的对话,我心想,又猜对了。
第三个了,这是第三个了。
第一个是紫龙果,第二个是西尼红糖,第三个又是紫龙果,一个循环,一个轮回。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说过,在我和老刀决定卖戛洒和小街的农产品后,对我们帮助最大的有两个人,一个是老刀的妈妈,一个是我三姨。
开篇的那个电话,就是跟老刀的妈妈有关。
我一直想找机会写一些戛洒和小街的人和事,跟我们相关的人和事,刚好,趁着这个电话,从老刀的妈妈开篇。
先说我和老刀,老刀我两是高中同学,那时候,云南这边高二分文理班,我们分到八班。
那时候,我就知道老刀的爸妈在戛洒做水果生意,只是,对于那时候并未开窍的我而言,戛洒和生意都太过遥远,而且,那时候,开家长的时候,老刀家都是她爸爸来参加,我没见过她妈妈。
后来,我记得老刀好像给我看过她妈妈的相片,但具体是什么时候,我两的记忆都有点模糊。
悄悄爆一张老刀妈妈的相片。
第一次接触老刀的妈妈,是2016年04月份的事。那时候,我和老刀在戛洒买柠檬水,但是,虽然我住在她家,但她妈妈早出晚归,忙着水果生意,见面的机会不多。
真正了解老刀的妈妈,是从2016年11月份开始。
那时候,我们天天跟着老刀的爸爸妈妈到戛洒周边的村寨找冰糖橙和甘蔗,我也终于见识到了她妈妈砍价的能力。
在戛洒,妈妈的傣语是lemi,大伯母的傣语是miba,跟绝大多数的语言一样,妈妈这个词,在戛洒傣语里,也是以m开头。
我因为是英语专业,所以对傣语还比较感兴趣,也略微研究了一下,仅供参考。
老刀妈妈的一个闺蜜,傣名叫yiluo,老刀她们叫她miluo。在miluo这个称呼里,mi是妈妈的意思,相当于妈妈那辈人的意思,而luo就是miluo的名字。
在戛洒傣语里,绝大部分称呼都是“尊称+名字”的形式,像老刀的小姑,她的傣名是amyang,老刀她们就叫她miang。
而像我,作为老刀的朋友,用老刀妈妈的话来讲,我应该叫她阿妈,但我还是习惯按照我们云南方言,一直叫老刀的妈妈娘娘(niang,第一声)。
娘娘的傣名叫einiao,是老刀她们村第一批出去做生意的人,从2003年起,娘娘开始戛洒卖水果(顺道爆一下,老刀的傣名是ayiniao,我亲切地尊称阿只鸟,还亲自操刀,包揽词曲,谱了一首民谣《青鸟》送给老刀,如果想听,等老刀先把吉他练好再说,我那二胡拉出来,太违和,怕吓到你们)。
云南这边,自己做生意的意识,普遍不强,主要还是以种地为主,像戛洒,那就是种甘蔗和水稻。
娘娘主要卖戛洒当地产的水果,像冰糖橙、甘蔗、芭蕉、香蕉、火龙果、青枣、荔枝、龙眼、芒果、柑橘等,有时候会上来玉溪批发到戛洒去买,她在玉溪批发的主要是梯子、葡萄、苹果、柚子(红柚),山楂、花红(我们云南方言叫花轰)等。
顺道再说一下,因为我和老刀不发货的时候大多数时间都住在玉溪,所以娘娘每次来玉溪批水果,都会送N多新鲜水果给我们,尤其是我爱吃的柚子。
28号那天,我和老刀逛了一次超市,买了一次水果,天呐,水果,真贵,娘娘,真好。
罗里吧嗦写了那么多,也没切入正题,这是因为,我一直觉得戛洒有很多值得写的东西,稍后会一一道来。
你们,等着,我,先酝酿一下,这个工程,有点宏大。
公众号:粒志
微信号:BWbuywe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