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史记》《伍子胥列传》,顺便听了相关的评书和戏剧,随手写点感想。
伍子胥这个人,是以复仇者的面貌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父兄被昏君所杀,自己亡命他乡,吉凶未卜,支撑他智慧爆发的驱动力便是报仇。太宰嚭说他“刚暴、少恩、猜贼”, 白话文即“忘恩负义、好猜忌”,吴王夫差就信了。其实,吴王夫差和太宰嚭的论断不是没有道理,多少年来,伍子胥为复仇而活着,忍受着非常人的耻辱,经历多少个血雨腥风的夜晚,多少次命悬一线,况且还曾经挖出楚平王,鞭尸三百,何等的残暴。这样的经历塑造的一个人,他的性格怎么可能会改变呢?还是防着他比较好。所以,夫差给伍子胥送了一把剑。
可是我却从伍子胥的行为里看到了一颗渴望仁义忠诚的心。
当初父亲被抓的时候,楚平王派人告诉他们兄弟两,你们来,就放你们的父亲,你们不来,就杀了你们的父亲。谁都知道这是一个骗局,但必须做出选择。这是一个两难的决定。去,白白送死,心有不甘;不去,不符合道德礼仪,父亲危在旦夕,昏君传话叫你过去,做儿子,做臣子的,不顾父命君命跑了,传出去为人耻笑。你说,伍子胥能不明白吗?结果如各位所见,性格仁义的哥哥选择用生命去完成道德的使命,而弟弟去完成复仇使命。
这里面却藏着微妙的关系,虽然哥哥愿意去白白去送死,却同意弟弟逃亡;弟弟虽然觉得送死没有意义,却也没有阻止哥哥。为什么? 这说明,伍子胥的心头也压着道德的谴责,而哥哥的胸怀里也燃烧着复仇的火焰。其实,哥哥的死,是帮助伍子胥承担了道德的压力,使弟弟得以进行毫无负担的复仇,同时也在弟弟的复仇火焰上加了一把柴。
就这样,伍子胥亡命他乡。
接下来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伍子胥跟着太子建跑到了郑国,郑国人对他们很好,按理,他们应该很感激,帮助郑国。结果一转眼,太子建又去了晋国,还接受了晋国的要求,回郑国做内应,帮助晋国做灭掉郑国。这就有点不仁义了,忘恩负义。看到这里,我在想,太子建和伍子胥也不是仁义之士,活该。
当然,这事后来东窗事发,郑国杀了太子建,伍子胥只好带着建的儿子往吴国跑。于是有了昭关一夜白头和渔丈人的故事。不过此时,他的人生才刚刚拉开序幕。后来的伍子胥,在吴国展示了他无比聪慧的头脑和惊人的能力,在历史的大书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复仇的高潮是在打败楚国之后。伍子胥疯狂地寻找着楚昭王,面对即将找到多年杀父仇人的情形,压抑多年的复仇之火即刻就要喷发,我相信,在楚国那几夜,兄弟分别,全家老小无辜被杀的画面就像电影一样一帧一帧在伍子胥的脑海里回放,他的眼里满是血。
无奈楚昭王跑了,楚平王死了。冤有头,债有主,现在债主都没了。就这样算了么?不!当然不!无法知道当时的伍子胥爆发出了多大的仇恨,他居然挖出来楚平王的尸首,鞭尸三百!对他来说,只有这三百下,才能释放这么多年的压抑、耻辱、忍耐和痛苦!
但无论如何,这样的行为和传统的道德观念严重不符,算是倒行逆施。电影里,一般暴君正在杀人,旁边有个指责的,那人一定会被一起杀掉,留下杀人狂魔残酷的眼神。问题是,有个人指责了伍子胥,而伍子胥却没有生气。这个人就是申包胥。其实二人早年间是好友,伍子胥蒙冤,说要灭了楚国,申包胥就说,我要保护楚国。按照道理,伍子胥吃了那么多苦,好不容易报了仇,好朋友不但不理解,反而送来口信说,“你太过分了,你简直不顾君臣之礼,居然鞭尸,天理难容”,不应该连着申包胥一起报复了么?可伍子胥却回复说,“为我谢申包胥” ,我是一个穷途末路的人,没有别的选择了。
不知道为什么,读到这里,突然好心疼伍子胥。
也许旁人的眼里,伍子胥鞭尸的暴行足以证明他的残暴。可是,纵观他所有的行为,他并不是这样的人。你看,即使在追兵追杀到命悬一线的时候,他还是带着太子建的儿子胜,没有抛弃过这个孩子。在吴国退隐期间,也和胜在一起耕种,他对太子建是忠诚的。在渔翁渡他过河之后,他把宝剑解下来作为报答,说明他不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现在申包胥指责他违背君臣之礼,他也没生气,只是说,我没有别的选择了。为什么没有生气?因为他在某种程度上也默认了申包胥的指责。这不是乱猜,你想,当时伍子胥既然已经知道申包胥存着要保留楚国的心,为什么不采取极端行动杀了申包胥,申包胥当时是亡命之徒,而自己却掌握兵权,完全有这个能力。但他没有采取行动。
申包胥也一样,既然一开始就知道伍子胥要灭楚国,为什么不在开始的时候就阻止伍子胥,而要到现在危急关头才跑去秦国搬救兵。他们各退了一步,某种默契地退了一步,他们不像对手,更像一对合作者。也许当初申包胥对楚王的昏庸也心存抱怨,对好友的遭遇有所怜悯,也许伍子胥的心头还存留着对家乡一点点情义,不管怎样,他们各让了一步,保全了岌岌可危的楚国。
你看报完仇的伍子胥,诚恳地帮助吴王治理天下,以他的智商和经历,怎么能不知道太宰嚭的谗言?他直言劝谏,临死的时候说,“我当初帮助你的父亲强兵富国,你当太子的时候冒着生命危险保存你的地位,还记得你当初说过要把吴国分给我,我没敢要,而今你却要杀我。” 讲真,倘若伍子胥真的是一个忘恩负义,没有气节的人,完全没有必要告诉他的门徒把他的眼睛挖出来,挂在城门上,看着“越贼” 入侵。他可以选择像商鞅那样,纠结自己的士兵,和吴王对抗,还有活命的概率。可他没有。
这是一位真正的大丈夫。仇恨的力量很大,造就了一个能够忍辱负重的大丈夫。能在逃亡的路上忠心护主,能在吴市上乞讨, 能在朝堂上出谋划策,也能在乡下耕种务农。这当中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痛苦和艰险,但他最终没有失掉气节。
也许在河边脱险的瞬间,也许在吴市讨到一碗饭的那一刻,也许在乡下农活之后稍歇的一分钟,也许在攻入楚国国都的那一日,他也在庆幸自己能活下来,庆幸复仇终可得报,但这一切都是非不得已。不知道他鞭尸之后,有没有去父兄的坟前探望。
2017年5月1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