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篇文章记录的内容是2017年4月29-30号五维教练训练营上讲到生命意图这个教练工具的时候,高萍老师和陈序老师的答疑内容。整理下来,供大家参考。
【问题及解答】
1、问:问到身体的感觉,有人会给一些负向的词汇,怎么办?
答:如果是负向的词汇,要转化成为正向的。
例如:一个客户说:我身体的感觉是“累”,我问:累的背后是什么?客户说:是辛苦。我问:当我听到累和辛苦的时候,我的身体给我的信息是“你要放松了,不要太累了”,这是我的感受,那你的感受呢?客户说:放松。最后客户得出一个正向的词汇是——“爱自己”。
2、问:生命意图的三个造句,一定要大声的念十遍吗?
答:把所有的造句念十遍的目的是为了让客户找感觉。尤其是对于用脑比较多的人,很少会和心对话,所以很少会有感觉,通过大声念十遍,让他找到和心灵对话的感觉。
把造句大声念十遍,是一种自我暗示,是身心灵的匹配。造句是在做我们内在系统的调适。就像海洋里的海豚拥有“水下声呐”,它们使用频率在200-350千赫以上的超声波的喊叫声进行“回音定位”,产生一种十分确定的讯号探寻食物和相互通迅。我们的造句通过大声念十遍,就像声呐一样回音定位到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和自己的心灵产生链接。
3、问:生命意图最后出来的必须是一个画面吗?
答:生命意图最后的主题可以是一个LOGO,一个符号,或者一个标志。
4、问:问第一个问题,从工作中学到了什么,如果客户是学生,我们可以怎么问呢?
答:可以问TA:“在学习中学到了什么?”
5、问:第三个问题:“你最想让孩子体验到的一样东西是什么”,如果客户没有孩子怎么办?
答:这个里面分了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客户未来是想要孩子的,只是现在没有,那么可以让客户设想一下,如果以后有孩子,最想让孩子经历的一点是什么。
第二种情况是客户现在没有孩子,未来也不想要孩子。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问:如果有下辈子,如果下辈子你有孩子,最想让孩子经历的一点是什么。
孩子的这个问题,在生命意图的花瓣中对应的是精神。如果客户没有孩子,有宗教信仰,我们也可以直接问客户,最重要的精神是什么。
6、问:问“在工作中学到什么”这个问题,可以换成“工作中最成功的的经验是什么”吗?
答:这两个问题好比是连绵的山峦和其中最高的山峰之间的关系。工作是一个大的系统,在工作中会有高峰也会有低谷,就像连绵的山峰,客户在工作中学到的内容可能来自于高峰,也可能来自于低谷,所以“在工作中学到什么”是一个大的系统性的问题,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客户都能够学到东西。
“工作中最成功的的经验是什么”问的是一个巅峰的问题,这样就把一个系统性问题变成了一个点的问题,不够完整。
在工作中学到什么,如果想换一个问法,我们可以问“工作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当中可能是成功的经历,也可能是失败的经历。我们不能忽视一个人的完整性。
7、问:造句有什么要求?不能造“我希望”、“我期待”吗?
答:在造句中不要出现“我期待”、“我希望”这样的词汇,因为这样的词汇带着怀疑,有不确定性。
造句中也不要出现“我是XXXX的人”这样的造句,因为这个句子是一个对抗式的造句,如果客户感觉不是这样的人,在读的时候会有压迫感。
我们要造“过程式”的句子,比如:“我用勇敢,坚持,成就XXXX”,具有什么能力,未来做到什么。
8、问:如果客户出现的那个生命意图的词汇,教练的直觉是这个词汇不一定是客户的生命意图怎么办?
答:我们可以问客户一个后测问题:“有多么确定这个词汇是你的生命意图,如果用确定性打分,满分10分,你会打多少分”。
最最重要的是:作为教练,我们要接受教练对话的当下,所有的可能性。
【后记】
以上的内容只是简单的记录了五维教练训练营中生命意图这个教练工具的部分答疑内容,两天的课程,高萍老师讲了很多很多的干货,让我们对于真正的教练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和觉察。
所以希望大家都能够争取进入7月的五维教练训练营,感受纯粹、自在、高流明度、直觉神准的高萍老师给我们带来的精彩分享。
五维教练训练营——教练的美妙旅程扬帆起航的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