貲选与捐纳

作者: 我怀文史哲理风 | 来源:发表于2022-05-04 07:54 被阅读0次

      貲选,亦作“资选”。选官制度。即选拔官员应具备的财产标准。秦及西汉初年为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之一,郎吏多以富貲入选。汉初规定,家貲十算以上方得担任官职。

      景帝后元二年(公元前142年)下诏减为貲算四得官。武帝时废除。后代或沿用,制度名目则有不同。

     

      捐纳是政府准予士民捐资纳粟以得官之法。秦王政四年(公元前243年)因灾荒大疫,准百姓纳粟千石,拜爵一级。始行捐纳之例,后历代相沿。

      明代于景泰元年(1450年)始行卖官,分捐职和纳监两种。捐职即令军民胥吏输纳粮草钱物,然后给予冠带。多授散官或实授锦衣卫等世袭武职。纳监则令生员纳粟米、输良马,得入国子监学习。初为权宜之计,然沿袭既久,终明之世未能止。

      清代自康熙十三年(1674年)始开捐例,仅限文职。雍正初年始行武职捐纳。捐例分为两种,一是拯荒、河工、军需之捐,为暂行之例;一是捐纳贡监、衔封、加级、纪录无关铨政者,为现行事例,乃属定制。惟捐纳官不得分用于吏、礼二部;道府不得授实缺正印官。

      凡报捐者称官生,吏部发给执照,捐贡监者并给国子监监照。捐纳事务由户部捐纳房主持,报省或部均可。咸丰后并由京铜局办理。

相关文章

  • 貲选与捐纳

    貲选,亦作“资选”。选官制度。即选拔官员应具备的财产标准。秦及西汉初年为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之一,郎吏多以富...

  • 捐纳制度

    康熙十三年(1674年),吴三桂、耿精忠等叛清,清军四处进剿,需要大批粮饷。为了解决财政上的燃眉之急,清廷决定大开...

  • 戏说中书街(106)

    戏说中书街(106) 一零六、《清实录》里的故事 关于捐纳,就和清代官员王鸿绪(公元1645-1723年)在《密缮...

  • 大清宦海7件“怪”事

    ​01 历朝历代都有卖官鬻爵现象,清朝也不例外,叫“捐班”,又叫“捐纳”,靠花钱当上官儿的人,姑且叫他们“捐官”。...

  • 8·权柄自上而下

    「代下24:5」 便召聚众祭司和利未人,吩咐他们说:“你们要往犹大各城去,使以色列众人捐纳银子,每年可以修理你们 ...

  • 戏说中书街(105)

    戏说中书街(105) 一零五、顾嘉蘅的滑铁卢 大清帝国的捐纳之混乱从数字上可见一斑:当时全国才1300多个县,乾隆...

  • 选择

    让风扇运转与让手机充电,怎么选 打开简书写日记与打开文档写故事,怎么选 写日记与看剧怎么选 写故事与看剧怎么选 看...

  • 且(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尚且”)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三》:“然丧具称其家貲而不以死伤生,古之道也。虽於父母且然,况卑幼者乎?”明 李贽 《复邓石...

  • 赠阿米尔汗

    若渠非是不貲躯,哪个堪称大丈夫? 替国分忧总无寐,代民请命每高呼。 育人只管作严父,剪暴何妨扮暴徒。 今又空拳赴东...

  • 《史记》初鉴 一百八十一

    引:於是自謂陶朱公。複約要父子耕畜,廢居,候時轉物,逐什一之利。居無何,則致貲累巨萬。天下稱陶朱公。 南川子曰: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貲选与捐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irwy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