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规划的新技能,制定的是Python学习。
为什么是选择这个,也是深思熟虑后的决定。Python是比较简单的编程语言,学会后对于做人力资源信息统计和展示,已经进行数据分析会用很大帮助,关键是可以提升工作效率,从数据中找出一些支撑性材料。
对于文科生来说,主动选择去学习一门编程语言,是十分有挑战的。我的信心和决策基于什么呢?
在读MBA的时候,最后一学期的选修课程有Python,当时基于时间及学分考虑,犹豫和纠结后选择了更为简单一点的《商务统计》课程,至今还觉得错过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加上有学习《数据、模型与决策》的底子,在得到科学跟着吴军老师学习了《数学通识》课程,让我对于自学一门语言有了一点信心。
真正促使下决定的还是在朋友圈看到一个朋友的分享,我们是在一次得到同学见面会上认识的,他是学分800+的学霸。我们有不少共同点,都喜欢吴军老师、李笑来老师的课程和书籍。
看到他晒了李笑来老师的《自学是门手艺》,知道他也在自学Python,之前也深知李笑来老师的文字功力,他的文字和观念对我影响不小。
果断下单了书籍,并且给朋友留言,愿意一起学习Python,得到了积极回复。
书到了之后,简单翻阅后发现难度还是不小,主动联系MBA的两位同学,他们选修了Python课程,请教了一下学习方法,也告知因为是自学,不懂的还要请教,也收到同学的鼓励。
万事俱备,就是要自己下功夫了,开始跟着教材学习,进入一个完全不懂的世界。
我经常和孩子讲,学会了弹钢琴,你就有了踏入音乐时间的通行证,以后上大学想和同学组乐队玩儿也懂音乐不是,学会了游泳,你就和水建立了不一样的关系,会更好驾驭自己的身体。掌握了一门外语,你就可以更好了解另一个民族的文化。
我们之前不懂的事情,如果知道重要且愿意改变,那么现在永远是最早的一天。借用李笑来老师的说法,花3-5年学会和掌握一项技能,是很划算的事情。
如果不愿意去花费时间和精力,那么要么这件事情不重要,要么你不是真的喜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