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是个标准市场调研工作。
第一,以产品定需求,确定市场细分标准,锁定精准受众,确定该市场的定义来对应产品产量和定价。新产品计划市场调研:比如某笔记本厂商想生产的竹子做外壳的笔记本。首先来说,这个笔记本的市场肯定锁定在环保,高端,非企业采购(没有企业会做这种笔记本采购,尝试),男性时尚,但是不是潮流用品(因为成本较高),最终我们得出我们的笔记本的目标用户概数:28岁~40岁一二线城市,热衷环保概念,并且有与众不同的消费需要,希望自己的产品能够体现自己的人生,对于产品的性能要求较高,而且对产品后续服务细节非常注重。由此开始进行对应人群样本抽样,得出月收入,目前使用电脑价位,年限,未来一年内的电脑购物计划,对于品牌的认知程度,得出结论,比如该商品应该提高定价策略,强调稀缺性和环保理念,最终为限量版型号面对市场,带动品牌关注,市场品牌行为大于实际销售意义,带动其他低端产品线的销售。
第二,以需求定产品,这时候新市场的调研工作比产品的市场调研要更细,还是比如某笔记本厂家想规避苹果笔记本带来的超轻薄概念,因为该厂家没有对应的品牌号召力,不想跟苹果进行短兵相接,同时又想跟同等级的联想,dell等进行差异化市场细分,发现新市场需求,走在竞争者前列。这时候厂家开始调研用户市场,给现有笔记本用户追加各种标签,比如游戏,网络,年轻,性价比,高性能,便携式,商务,企业采购,个性化定制,时尚........然后开始进行社会主流标签匹配,发现社会主流标签“环保”这个概念没有进行在笔记本厂家之间有竞争,是全新的市场领域,但是这个市场领域有多大,这时候厂家首先检讨的是笔记本消费者中每三年为环保花了多少钱(一个笔记本的平均使用寿命内,他们真正的环保花费,还有笔记本的花费,同样是抽样调查),最终发现消费者都是耗能大户,真正为环保买单的实际上并没有太大投入,比如100人样本里,只有15%平均为600元3年,所以该厂家锁定环保笔记本不能超过同样配置主流笔记本定价600元,即600元为环保概念成本,对应研发选择材质,最终为一个不超过该主流性能(英特尔对应主频以及接近主频CPU的订单量)15%的市场提供该环保商品的选择,并希望在这个市场内占有不超过15%的环保用户细分,希望他们当中最少有5%的转换率,这样,新市场的规模和生产目标一目了然。
以上算法是非常非常简单版的算法,实际操作,这个问题会很复杂.
如果市场集中度较高,可通过与行业内Top厂商访谈,了解其规模及市场集中度,然后再倒推整体市场规模如果市场集中度较低,则可利用目标市场用户规模、渗透率等参数进行估计。渗透率可通过抽样调查方式获取。
为了算得准,通常都是把维度细分,拆子市场。子市场各个公司之间,一般是有上下游、同类产品对比等等逻辑关系的,类似填九宫格。如果人脉、基础数据这些都过关的话,这些逻辑可以有效检测出问题,帮人积累know how,挺有用。做市场规模测算,我特别怕遇到一个份额比较大,但是判断偏离比较大的公司,是错误之源。
市场调研最直接的办法,是找行业上下游了解数据,根据走访市场评估用户人群。我是做网络营销的,最多的是接触平台用户属性,包括年龄,地域,教育程度,等多个维度的精准数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