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浅谈三藏十二部

浅谈三藏十二部

作者: 味禅 | 来源:发表于2019-08-01 13:34 被阅读0次

在2500多年以前的古印度。 还没有文字记录,只能用语言把回忆的知识通过师承传诵保存下来。佛陀涅槃之后。许多佛的弟子请求迦叶尊者。 把佛一生所说的教法,用会诵的方式,统统把它结集起来。以作后世人的天眼目。迦叶接受了请求,召集了四百九十九位罗汉圣众,在七叶窟,结集了经,律,论三藏教法。

全体大众听到阿难尊者根据佛临终最后的遗嘱,开口结集,首先说:“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某地方,与多少弟子等六种成就”阿难既说如是之法, 是阿难亲闻佛所说,真实不虚,使大众的怀疑,顿时得消除。  现在我们所看到很多佛经都是以如是我闻开篇的。  其次, 迦叶尊者又请了优婆离尊者。 用口传方式来结集律藏。优婆离随佛出家, 对佛所制定的许多戒律。一条条一篇篇都能记忆在心。 律藏是佛教最主要的根本法门。只有持戒律才能使正法久住于世界中。所以说三藏十二部教法。是靠大迦叶发起的。使佛法,法轮常转,佛日增辉。


1,什么是三藏呢? 三藏就是经,律,论。藏字的意思是古时一种可以盛放东西使用的箧子。 佛陀所说的是四十九年教法,总称为经,律,论三藏圣教。


第一经藏:是记述定学的道理,它把世间禅定,出世间禅定,出世上上禅定的道理,统统收集在经藏里,这叫经传定学藏。


第二律藏:律是记述戒学的道理。它是非常复杂的。有优婆塞,优婆夷的三皈五戒,沙弥,沙弥尼的十戒,式叉摩那学戒女的六禁法,比丘的二百五十戒。比丘尼的三百四十八戒。大乘戒法里的三聚净戒,十重,四十八轻的菩萨戒法,统统收集在律藏里面叫做律传戒学藏。


第三论藏:论是记述慧学的道理,它把所有诸大菩萨,诸大论师所做论学的道理,统统都收在论藏里。


二,什么叫十二部呢?                                        把三藏教法分门别类。划分为十二部类。使人一看就,容易提纲契领,便于研究和探讨。即是一,长行。二,重颂。三,授记。四,孤起。五,无问自说。六,因缘。七,臂喻。八,本事。九本生。十,方广。十一,末曾有。十二,议论。统称十二部。古人对十二部曾经作了六句偈:                              长行重颂并授记,孤起无问而自说。              因缘臂喻及本事。本生方广末曾有。              议论具成十二名。广如大论三十三。              这是对十二部予以高度概括。

相关文章

  • 浅谈三藏十二部

    在2500多年以前的古印度。 还没有文字记录,只能用语言把回忆的知识通过师承传诵保存下来。佛陀涅槃之后。许多佛的弟...

  • 佛家最经典的10句名言

    佛教三藏十二部典籍,浩如烟海,其中蕴藏着很高的智慧,使人了悟,指引我们人生的方向。三藏十二部典籍之中有诸多经典名言...

  • 如何成为第一等修行人

    三藏十二部经就是一面镜子,让我们来看清楚我们整个生命的来龙去脉;三藏十二部经也等于是教我们怎么发愿,教我们怎么忏悔...

  • 念佛法门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

    念佛法门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有一句话说“三藏十二部经,六字全收”,佛说八万四千法门,结集成为三藏十二部,六字就...

  • 虚云老和尚:因果两字涵盖佛法三藏十二部内容

    释迦佛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归摄在三藏十二部中。三藏是经藏、律藏、论藏。三藏所要解释的是戒定慧三学。经藏解释...

  • 品味《坛经》般若品之三本自具有

    平日听人动辄说三藏十二部经如何如何,心中好生羡慕,惭愧自己读书太少,孤陋寡闻。 当看到六祖的“三世诸佛,十二部经,...

  • 安息国太子两还命债的故事

    佛法约而言之唯“因果”二字 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归摄在三藏十二部中。三藏者,经藏、律藏、论藏是也。...

  • 【缘悟】三藏十二部经

    十二部,并不是指十二本佛经,而是依佛经的体载,内容,文法分为十二个种类。 又称十二分教,或十二分经。佛说的一切法,...

  • 般若又分三种: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

    般若又分三种: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 文字般若:用文字语言来表达佛法的要义至理。如三藏十二部经典、讲经说法...

  • 般若1

    "般若又分三种: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文字般若:用文字语言来表达佛法的要义至理。如三藏十二部经典、讲经说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谈三藏十二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iuq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