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阅读是一件让人享受的事情

阅读是一件让人享受的事情

作者: 闵攸宁Sabrina | 来源:发表于2018-07-03 12:53 被阅读0次
摄于北京坊 pageone书店

前些日子跟朋友讨论起来读书的事情,她惊讶于我的阅读速度,并且慨叹自己每每拿起书来读不了几分钟就分神了,然后这本书就再也没被宠幸过。

久而久之,读书仿佛变成了一种“理想”。毫无疑问,我们都觉得读书很美好,也是“应该要去做”的事,却总是很难以深入下去。

我深感认同。这种经历我和身边大部分的朋友都会有——兴致勃勃买回来一堆各种名头的“畅销书单”“必读书单”,却陷入了“买书如山倒,看书如抽丝”的怪圈。

这种体验虽然说不上痛苦,但确实很让人尴尬,无论是面对身边的人,还是面对自己的计划时——没有人会在回顾阅读计划时看到进度少得可怜,还能泰然自处。

好在现在我的阅读效率一直维持在还算令自己满意的水平上,前阵子跟好友交流过一些经验,她试过一段时间后,建议我分享出来。但愿能够帮到更多的朋友。

说到阅读这件事,网络上也有很多“攻略”“教程”,或者说,“速成术”,提出了一些诸如“二十分钟读懂一本书”这样“很吓人”的方法。在付费体验过之后,我个人感觉那已经背离了阅读的初衷,成了“走马观花”。

当然这种理论也无可厚非,阅读有时是为了增加我们在社交时候的谈资,在这种目的下概览式地了解一本书的主旨思想、结构大概,足以应付。

但这一定不是阅读的本质。

并且,如果长此以往地依赖于“快捷获取信息”,往往不利于我们知识体系的建立,更不利于个人认知的形成与升级——许多人号称自己“博览群书”,而无法完成对某些观点的完整论证或反驳——“快餐式”阅读与后续的“无暇思考”,使得我们变成了“复读机”,需要我们发言时,只能想到的是,某某大V曾经说过ABC,某某名人的观点是123……至于我们自己的思想与看法,却乏善可陈。

纸上谈兵尚不能得心应手,更遑论在实践中学以致用了。

阅读的作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培养我们的“深度思考力”,这种深度思考的能力仅仅依靠快餐式碎片阅读,是不能够达到的。所以,接下来的诸多tips是围绕构建“深度思考力”展开。

保证阅读时间

一本两百页左右的专业类书籍(自己熟知领域内的),初次阅读大概是两个小时。这两个小时,看似不容易挤出来,但算算看也不过是刷会朋友圈,看几篇无关痛痒八卦文章的事儿。古人读书讲究“三上”,厕上,马上,枕上,现在我们依然很好地传承了这“三上”,唯一不同的是,读书换成了刷手机。思及此,不由汗颜。

我很欣赏主持人董卿女士的做法,卧室里没有电子产品,睡前读一会书。当然,考虑到低碳生活,很多人更倾向于无纸化阅读,那也很简单,一台只有阅读功能的黑白屏kindle完全可以胜任。

对于我个人来说,纸质书能够带来更多的阅读快感,随手写写画画的便利以及沁入心脾的墨香会让我更享受阅读这件事。看到它们一本一本陈列于书架,我也会不由自主地受到召唤,而每次读完一本,看着贴满标记的书本,内心的满足感无以言表。

阅读完,贴满标记的书

所以,我的建议是,至少每天保证一个小时不间断无干扰的阅读时间,去培养自己与书魂对话沟通的契合度。这样做的第一天,你就会发现另一个世界。

阅读的选择

对我来说,读什么,很重要,甚至重要到,它决定了自己能否爱上读书。

走出象牙塔之后我明白一个道理:压力之下是无法“读闲书”的。当一些迫在眉睫的问题亟待解决时(譬如面临新的工作内容挑战),诺贝尔文学奖作品的作用远远比不上一本专业实操指南。

这就衍生出第二个建议:在读书的选择上,优秀的经典作品一定是值得我们去阅读品味的,但每个阶段的阅读重点应该有清晰的侧重。

这种思想也许会有些功利,但我想说的是,能够解燃眉之急的“对症之药”才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

在职业转型时,我曾经一度困扰于即将踏入的新领域的不可捉摸,好在得益于老师推荐的几本专业书籍,读后顿觉”原来如此“,豁然开朗,转型期的那段时日也得以平稳度过。

而这种醍醐灌顶、恍然大悟的阅读体验,是让我们爱上阅读、享受阅读的重要因素。

久而久之,实践会培养出我们自己的认知:读书是可以让生活工作学习变得更好的。

那么,爱上阅读,不就水到渠成了吗?

现代节奏很快,处在高压下的焦虑中,很多人想速成,可我们也要明白,从书中获取能量,并不是像吃一口菠菜就能变成大力水手那样简单。但一本“正中下怀”的书,却可能不经意间用一句话,一个观点,一种思维方式,帮我们打开任督二脉。

从现在起,不妨去试试有的放矢地读书吧,不管你是正在钻研厨艺,还是在提升个人形象,或者是争取职场晋升,去找本专业书吧,正对当下急需提升的技能领域,然后,去邂逅“恍然大悟“的快乐。

在此,要特别说明的是,有些作品,在文学性艺术性上独领风骚,那是我们提升个人素养的读物,它们会润物细无声地影响我们的三观和人生,闲暇之时,一杯香茗伴读,细细品味也不失是一种享受。

阅读工具与仪式感

生活里,赏心悦目的小物件总会让我们觉得心情大好。读书也是如此。

我收集了形形色色的书签,以及各种写字很有感觉的笔,同时为了更直观地感受到阅读的成就感,我认真准备了读书笔记本。之前的读书笔记是很随意的手账本,自从我发现手账本容易掉页容易丢之后,就改用了这种大家伙。页码足够大,可以贴新买来的书的海报、腰封,遇到随书附赠的明信片或者书签,也可以粘贴上去。

(这个笔记本有多大呢,附上7p对比图)

不得不承认,虽然这些习惯已经很久了,但直到现在,一想到能够看到笔记本里这些自己的所写所记,还有不经意间出现的很有设计感的腰封,都会觉得很开心。

我想,如果一开始还没有体会到阅读本身的快乐,就先给自己一个愉悦的阅读环境吧。

精致的书签让阅读这件事变得妙趣横生

排除干扰

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阅读时候面临巨大的干扰因素——手机。

其实很简单就能远离它的干扰——开启免打扰模式,调出轻音乐歌单,塞上耳机,大概只需要专心五到十分钟,剩下的时间,手机唯一的存在感也仅限于是个音乐播放器了。如果实在是难以抗拒手机的魔力,不如直接静音放远点,需要音乐的话用MP3吧。

手机的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干扰作用体现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一段非常有共鸣的话,于是迫不及待想要拍照发朋友圈……

这还不算,发完之后心神不宁期待好友们的点赞评论,一分钟刷新一次看看是否有新增留言……

(扎心了是不是)

碰到有共鸣的文字是很美好的体验,不记录不痛快,不分享不安生……但这毫无疑问会让我们的阅读之旅半途而废。

我的做法是,用记号贴标记,并且会用笔在空白处简单写出共鸣点的关键词,阅读结束完整章节或者整本书之后整理读书笔记或者写读后感。

冷处理这些共鸣点,会让自己更理性地看待书中的信息和观点,也不会打断正在进行中的阅读。专门时间来整理读书笔记则会让我们的大脑更加深入地思考,组织逻辑语言。呶,这种深入思考力,不正是我们要培养的吗?

读后感分享

读完一本书,除了做好读书笔记的整理,进行简短的读后感分享也是很重要的环节。与读书笔记不同,读后感更多的是记录我们的个人主观感受,可以天马行空,亦可以嬉笑怒骂。而分享的过程,实则是凝练观点与表达自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深度思考力会得到更好的锻炼与加强。

当然,分享读后感可不是简单的拍张图书封面配上“好看!”“感动!”就可以的喔~

我的读后感一般都是如下写法,用的是锤子便签,非常方便。

以上便是我的一些小建议。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就是我们在拾级而上。在你真正“沉迷“阅读不能自拔之前,希望这篇文章能够为你提供一点点帮助。

愿我们都能尽享阅读之乐。

若有未尽之处,不妨来留言交流~

相关文章

  • 阅读是一件让人享受的事情

    前些日子跟朋友讨论起来读书的事情,她惊讶于我的阅读速度,并且慨叹自己每每拿起书来读不了几分钟就分神了,然后这本书就...

  • 享受阅读是一件相当美好的事情

    文|墨默天地图|来源网络 书,是读不完的,妄想在有生之年读完这世上所有的书,那真是天方夜谭、痴人说梦般滑稽的存在。...

  • 《我和写作》

    我和写作 从小都非常喜欢阅读和写作,我认为可以通过写作让更多人阅读自己的文字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情。同时,我也希望通...

  • 坏习惯毁一生:孩子学习时总想着玩。家长需用这七个方法来改变

    学习是一件费神费力的事情,是一件很难让人享受的事情,而对于孩子来说,可能是痛苦的存在。 生活中,我们总能看到孩子一...

  • 如何形成阅读脑?

    在还没有养成读书喜欢的时候,阅读是一件让人很费脑的事情。 怎样才能养成阅读脑,这是一件看似简单实则很难的事情。 最...

  • 2019-01-08

    阅读有助于养肝。 阅读是一件让人受益颇多的事情,不仅能增加知识量,还能怡情养性,...

  • 写诗是一件享受的事情

  • 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书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我很多时候其实不是为了成长或者学问而去阅读的,只是单纯的享受它而已,甘之如饴~~[爱心] ...

  • 英语课堂绘本故事分享

    班里举办英语绘本的分享,对于每个孩子来说都是特别好的一件事情,能让孩子跟大家分享阅读,享受阅读的快乐,从而让孩子更...

  • 论开学(上)

    还有五天就要开学了。开学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情。(假的)开学是一件让人兴奋的事情。(还是假的)开学是一件让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阅读是一件让人享受的事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ivd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