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丫头姑娘
单纯的开始,让人有点无聊又颇有感触

《请回答1988》只是围绕着五家人,几个高中生展开的一些生活琐事,从第一集街坊邻居之间交换食物,瞬间戳中泪点,这才是我们这种正常人应该有的生活的,没有撕逼,没有车祸,没有坏人,德善作为唯一的女主,不会有女二号、宫心计神马的,应该说请回答拉回了我的三观,让我回忆起我的童年小伙伴,一起看电视,一起玩游戏,一起写作业,这就是些平时可以一年不联系,但只要在一起就算不说话也不会尴尬的小伙伴们……
那个年代,最真实的存在
1988年,虽然有冷战,但内心却火热,虽然不富裕,但却有段内心温暖的岁月。当然,跟现在比起来,无疑是旧石器时代,是个模拟时代。但是,我们的18岁,自认为是在时代的最前沿,历史上最先开始穿拖鞋式运动鞋,甚至搭配一身牛仔时装。还携带随身听,听着申海澈的歌!男人们为萨默斯还有王祖贤和苏菲玛索、希娜娜老师而疯狂!我们则痴迷于雷明顿斯蒂尔、汤姆克鲁斯、理查基尔,还有新街边男孩的哥哥们。但是不管男女,那时候的年轻人,有一部最爱的电影!那就是英雄本色2
“懂事的孩子
只是不撒娇罢了
只是适应了环境做懂事的孩子
适应了别人错把他当成大人的眼神
懂事的孩子
也只是孩子而”
德善我最心疼的人物——
德善爸爸每天都买冰淇淋给德善弟弟吃,直到德善无意中发现了,也要求要有冰淇淋吃时,爸爸就买了一大桶,说要拿回去给姐姐和妈妈也一起吃。其实真的拿回去的话,德善依旧是那个分到最少的孩子。
德善不想跟姐姐同一天过生日,只是想有个自己独立的生日,连要什么礼物都还没提,一旁的姐姐就一直吆喝着自己生日要换一副新的眼镜,而她现在的眼镜才戴不到一年。
最后德善被姐姐揪着头发打的时候,德善爸爸只会一直叫喊,妈妈靠近德善,却只是弯了下身,没有尽力去维护德善.
正焕的爸爸总是爱说一些冷笑话,做搞怪的动作,很少人理解他,很少人会陪他玩。只有德善会。他给德善一只炸鸡时,可能也是知道德善在家里被欺负的事,让德善一定要自己把鸡腿吃掉,不要分别人。德善看到炸鸡很开心,嘴上说着好,却还是懂事地把炸鸡带回家。
然而,妈妈在分炸鸡时,很自然地,第一根鸡腿给姐姐,第二根鸡腿给弟弟,一旁的德善只是看着鸡腿,却没有说什么。
姐姐和弟弟都说要一个煎蛋,然而家里的冰箱里只剩下2个鸡蛋。妈妈打开冰箱,发现只有2个鸡蛋时,转头看了下一旁在打饭的德善,德善连头都没抬起来,却知道冰箱里只有2个鸡蛋,她跟妈妈说,没事,我不用。
吃饭的时候,妈妈还把腌豆子拿到德善面前,说德善喜欢腌豆子,随妈妈。其实德善是不喜欢的吧。
家里洗菜,去隔壁家传递饭菜时也都是德善做的。
家里只有姐姐有化妆品,德善却没有。然而姐姐不允许德善用,说一旦发现德善偷用她的,就要打死她。
德善却懂事得很,哪怕姐姐都可以无理取闹,仗着自己成绩好,连用不久的眼镜爸妈都答应帮她换,却也不吭声,让爸妈给她买化妆品。
首尔举办奥运会,德善举马达加斯加的牌子,然而比赛开始的前三天,马达加斯加宣布退出比赛。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德善才知道这一消息。哪怕前一秒伤心得很,眼泪掉下来了,德善还是忍住了,说,我会比其他人更为这场奥运会祈祷,首尔走向世界,世界走向首尔。
在姐姐吹了蜡烛后几秒,爸妈拔出3根蜡烛前,德善是期待的吧。然而爸妈拔出那3根蜡烛时,很自然地点蜡烛,一脸和乐。然而德善的心都凉了。她开始哭,开始一件一件地说,为什么,为什么她吃的永远是腌豆子而不是鸡蛋,为什么她吃的永远是鸡翅而不是鸡腿,为什么去年,前年,乃至大前年,她的生日永远跟姐姐同一天过。她以为她自我牺牲的事情爸妈都懂,都明白,可其实爸妈都真地以为德善不喜欢那些姐姐弟弟喜欢的东西。
可能对于懂事的人来说,压抑自己的内心需求去迎合大人的一些需求是可以忍受的。但当大人,自己身边至亲的人,这些让懂事的人懂事得委落到尘埃里的人连懂事者的付出都视作当然时,那才是懂事的人最心酸和悲伤的时候。
德善奥运会举牌回来后,主动打破给爸爸的僵局。爸爸最后给德善单独买了一个蛋糕。说,爸爸不是一生下来就是爸爸,爸爸也是头一次做爸爸。让德善要多体谅爸爸。德善快哭了,点头答应。
其实三个子女面前,德善爸爸永远只疼老大跟老幺。却唯独求德善体谅他。
家里煤球产生的一氧化碳中毒时,爸妈依旧只记得老大和老幺,背到外面,只会先问问他们还好吗?反应了好几秒,才记得德善还在里面。
知乎上有个人评论说,要换了我是德善,我就不出来了。
可那是德善啊。那是为了别人而懂事得可怜的人。她会出来的,为了不让家人伤心而懂事地自己出来。
也就偏偏是这样一个懂事的女主角在自己18岁青春岁月时光里柔和了我。
不同那种爱撒娇,公主病,或者自大狂妄的女主,在整部剧里仗着主角光环和高颜值而上演玛丽苏,苏到你全身心焦脆骨灰的脑残爱情剧,导演拍摄这部剧绝对打的是温情牌。
也是因为懂事吧,家里排行老二的德善其实很缺爱,缺爱的人很可悲。以后岁月里的每一个场景,每一次感情经历,都永远摆脱不了卑微求爱的姿态。
更何况这还是个很容易满足和开心的德善。
电视剧里,德善在练习奥运会举牌子时,自己一个人站在太阳底下,喝牛奶,吃面包,也能很开心地心满意足,很享受。
爸爸事后给她单独买蛋糕 补过生日她也会泪眼汪汪。
家里抢食物的情况下,也让她每次吃饭时,都能吃得津津有味。
还有很多小细节可以看出德善很容易满足。感情里也是。
别人稍微一点示好,体贴,和出于本能的善良,传递到她那里时,她视若珍宝,但往往是高估了自己,并且一味地付出。导演也通过德善的那群小伙伴,间接地说出了,德善总是被甩的那一个。
原生家庭里有多缺爱,他/她长大后,在别人面前生活的姿态永远是懂事的模样。因为她/他学会了压抑自己。
永远是压抑自己,承受的一切都独自一人扛。直到最后,要嘛跟自己死犟着,然后远远避开那些自己所喜欢的,但永远无法得到的事物,包括人,让自己不用再懂事。要嘛就是得以解救,从这样的懂事里解脱出来。可这过程又能有多容易?
“懂事的孩子,也只是孩子啊!”
突然想对她说一声:“对不起
虽然我知道我爸妈很爱我,我也爱他们,之前总觉得他们有很多不足,甚至和同学抱怨过,或者试图评判他们的人生。成爸爸对德善说,对不起,我也是第一次当爸爸,没有什么经验。是的,我爸妈也是第一次为人父母。其实他们也有点慌张把,既要担负起生存、赡养的压力,为孩子创造好的条件,还得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们,哪还有那么多闲暇和精力去顾及怎么去更好地表达他们的爱意。剧中提到豹子夫人和德善妈妈更年期那一段,内心对妈妈觉得深深地愧疚。我一直以为“更年期”不过是妈妈想太多或者徒增烦恼,却在她向我援助的时候,选择了忽略,还总觉得是她性格的不足。妈妈,对不起。
这部剧真的温暖了我
基本上每集都是如此,笑点与泪点齐飞,丰满立体的人设,生动真实而又滑稽的日常,还有每集都会出现的经典台词,无论是父母辈还是学生党都能从中找到共鸣,真的要比很多国产剧里的家庭日常好太多太多了,上一部觉得好看的国产家庭喜剧还是《家有儿女》。最难能可贵的是,导演用的都是新人,让我们这些看腻了杨幂唐嫣李易峰之类的人简直感觉清新之风迎面扑来,其实中国的导演也要学着运用新人,用剧捧红新人才是正道,利用没演技的红人捧剧必然是没有出路的,现在的观众也不是傻子,时间久了没人愿意买单。李友静编剧也是超级厉害,能把鸡皮蒜毛的琐事编得既有趣又合情合理还充满情怀,她的精神世界肯定特别丰富且充满阳光,这样才能创造出这么可爱又真实的角色。这里没有出轨,没有堕胎,没有狗血,甚至没有撕逼,每个人都真实得如同生活在你身边,邻里之间和睦得令人羡慕,而孩子们的友情则纯真的如同珍珠一般美好,而其中我最大的收获则是认识了那位双门洞的团宠:一位可以放在心尖上的少年——阿泽。


阿泽是位智商139的天才围棋少年,人称“崔大师”是国民心中敬仰尊重的大神,而在双门洞他却是个受大家照顾保护的“天然纪念物”。他是生活白痴,经常需要别人帮他整理衣服系鞋带甚至掰筷子,小伙伴们经常很打趣他“别人是怎么输给你的”而他只是腼腆一笑。阿泽除了下棋什么也不会,而他却是个令人心疼的孩子——年幼丧母和父亲相依为命,是一位隐忍懂事笑容灿烂却不善于表达带着忧郁气质的乖巧少年。阿泽在前几集戏份并不多,甚至有人会完全忽视他的存在,而在第二集里回应德善爸爸的问题“什么时候最想妈妈”时带着哭腔说道:每天,每天都很想妈妈。屏幕外的妈妈粉姐姐粉们心都快碎了,恨不能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我也是那时才开始关注安静的阿泽,而他在第六集强势上线成为德善老公候选人之一也给了我太多的惊喜。从第十集两人的海边玩耍开始我就坚定不移地站泽善CP,不是狗焕不好,只是阿泽,他实在是太招人心疼了,实在是舍不得看他双眼含泪的样子,不忍心看他一直追随着德善的眼神,哪怕他最爱的是围棋,可德善依然是高于一切,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而编剧也终于一改以往的套路,让痴心守候的高颜值“男二”阿泽逆袭上位,哈哈,得知阿泽是德善的老公,感觉比我自己找到老公还要高兴,激动的睡不着觉。
幸运的人或许就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吧!
善宇因为妈妈的原因读医、念医科大学。正焕因为哥哥身体的原因去实现他不能当飞行员的梦想。其实我也和德善很像,一直不知道自己的梦想是什么,一直不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一直很自卑,甚至有点慌张。我和德善一样,从成爸爸的话里得到了安慰。大多数人都是没有梦想,也没有想过自己要干嘛,不过是过着过着人生就往前走了。或许明确知道自己人生方向或者梦想的人,都是特别幸运的人。
1988那个关于爱的年代
双门洞邻里的父母们之间、少年们之间都是特别纯粹的爱,没有要攀比的世俗之心、没有一定要成绩好的功利之心,他们展现了最平凡也是最珍贵的善良和真挚的爱意,格外动人又让人羡慕。关于爱情,除了正焕那痛彻心非的总结(关于爱需要足够勇气,而不是太多的犹豫不决)外,如果我是德善,我也选择阿泽。因为阿泽太懂德善,包容她,无论等多久都说刚到,知道她要强,在她开口之前就主动维护她。更重要的是,阿泽始终让德善觉得他需要她。彼此需要,才是我认为的爱情最好的姿态。

《请回答1988》告诉我们什么是爱,再一次教会我们如何去爱!
网友评论
点评栩栩如生,具体到位,尤其对德善的描写淋沥尽致!
淋漓尽致!!刚才写错了!!😊😊😊
是啊!懂事的孩子也只是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