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弗洛姆《爱是一门艺术》

弗洛姆《爱是一门艺术》

作者: smile不拒微笑 | 来源:发表于2023-02-25 23:15 被阅读0次

        爱意味着无需山盟海誓的承诺,意味着把自己毫无保留地奉献于人,希望自己的爱能在所爱的人的心间激起爱的波澜。

        我爱你,我通过你而爱每个人,爱整个世界;同时,也通过你而爱我自己。

        一切类型的爱皆发端于最本源的爱,即兄弟之爱。兄弟之爱指:人意识到自己对所有的人应担当责任,关切他们,尊重他们,理解他们,祈望充实,丰富他们的人生。

      人慈悲,萌生对他人的爱,爱自己,爱孤独无缘者,羸弱无力者,和陷入困境者。

      爱邻如爱己的诫令是最为重要的生活准则。爱一个人而不爱“邻人”的人表明他对一个人的爱只是对服从或统治的依恋而不是爱。

        母爱是极乐,是安宁,它无需去争取,也无需被恩赐。有了母爱就好像有了祝福;没有母爱,生活的一切美丽之光就消失殆尽。

        爱一个人如果与爱人类相脱离,那么就只能是指表面的和偶然的爱,它必然陷于肤浅。

      母爱就是温暖和食物,就是满足和安全的快感。母爱不依赖于任何条件。

        慈爱与否仅有一条标准——母爱是否愿意承受分离,且在分离后仍能继续倾注爱心。

      母爱的精华体现在母亲对孩子成长的关切,而这意味着她期望他完全自立。真正的母爱的这种利他性,无我性,人们才认它为最高类型的爱,最珍贵的情感纽带。不过,可以说母亲对婴儿的抚爱尚未体现出母爱,真正的母爱蕴含在母亲对成熟自立的孩子的关切中。

        妈妈保障着生活的安宁,父亲则指出克服困难之路。

        人们常常看不到性爱中的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意志。爱一个人并不仅仅是一种强烈的感情——这是一个决定,一个判断,一个承诺。如果爱仅仅是一种感情,永远相爱就只能是一句空话。一种感情既然能够产生,也就可以消失。

        性爱是排他的,只是因为我只能同一个人达到最全面、最强烈的融合。

        爱完全是意志的承诺和行动,因此基本上无所谓所涉及的对象是谁。无论是别人安排和自己选择的结果,婚姻一旦缔结,意志的行动就应保证爱的延续。

        异性间的相互吸引远远超过性欲吸引的范围。

        信仰之爱与父母之爱是不可分离的。如果始终沉溺于对母亲、家族、民族的血亲之爱,如果始终依赖于施行奖惩的父亲或其他权威,人就不可能发展出成熟的信仰之爱。

        将爱当作相互性欲的满足,以及将爱当作“同舟共济”和逃避孤独的“避风港”,这是西方社会最常见的两种社会化病态爱情。

        具有以父亲或母亲为中心人格的人,他们的情感发展仍然摆脱不了对母亲的婴儿般的依恋。他们的所有关系都是浅薄而不可靠的。

      性欲,其本身不是以最大的稳固为特征的。如果没有爱慕和深刻的感情联结,最重要的是去爱,便只能是短命的。

        成人的爱和儿童的爱并没有差异;他们都同样地爱那些满足他们需要的女性。无疑这在许多情况下是正确的,这种爱是由于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亲切感。但这并不是爱的本质。

      性欲多伴随着对爱情的憧憬,人们错误地认为当他们彼此有着生理上的欲望时,他们就在相爱。

      临床表明,那些致力于追求无拘无束的性欲满足的男性和女性,不但没有得到幸福,而且还常常承受严重的神经质冲突或神经症症状的痛苦。

      机器化的人没有爱的能力。人们为逃避不可忍受的孤独感而寻求一个庇护所,而最后,人们终于在“爱”中找到了躲避孤独的避风港,于是,两个人联合成一个整体以反抗这孤独的世界。这种出于利己目的的结合是亲密无间的爱情吗?

      “性解放”在消费社会里意味着性成为消费品。

        我们用肉体的贴近来掩盖人情的离异。

        在一种交易倾向居于支配地位,尊奉物质上的成功为价值标准的文化中,人们的爱情关系不可避免地遵循支配着劳力市场与商品市场的交换模式。

        在我们的市场交易型定向中,人们认为,他们没有被爱是因为还不够“吸引人”,吸引力则是以相貌、衣饰、才智、金钱直至社會地位与声望等种种事物为基础的。他们不懂得,真正的问题不是被爱之不易而是爱之不易;当一个人能够爱,只有当他的爱的能力在另一个人身上产生爱的时候,他才能被爱。

      佛罗伊徳设想,“爱本身,就其渴望与失落而言,贬抑了自尊;而被爱,由于能得到爱的回归和拥有爱的对象,可再次提高自尊。”被爱使人幸福,被爱就是拥有爱的对象。爱,贬抑人的自重。

        男人对女人依赖,但有通过对她进行控制来否认依赖。

        爱不等于占有,若是则等于去吞没、去俘虏、去控制那被“爱”的对象。这样的爱是扼杀性、麻痹性、窒息性、致死性的,而非振奋性的。

       

        对任何母亲,在爱孩子的同时又让他脱离自己是艰难的。

        非病态的爱不是建立在相互自恋的基础上,它是男女双方之间的一种关系,这两个人都体验到自己是独立的实体,他可以将自身奉献给对方,但又可以和对方融为一体。

        如果我们由于自立而依赖他人,那么此人可能成为我们的恩人,但这并不是爱。

        人渴望得到保护,得到自恋的满足的需求;人也渴望从责任、自由和意识的危险中解放出来;渴望得到无条件的爱。

        精神错乱,爱情幻想,克服不了内心世界的寂寞。失去自我。这是最可怕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弗洛姆《爱是一门艺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iwf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