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能力迁移》第2章
我的感悟有:
第一,别轻信别人所讲的。
1)别以为,非实用学科不值得学,其实这些学科毕业生,能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2)别轻信,人工智能现在是寒冬;别轻信,别人口中,对华为公司的差评,要深入了解。
第二,学习实用学科的人,条件许可时,再学习一个非实用学科的课程。
1)这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写作水平与沟通技巧,形成极高的工作效率,具备分析复杂问题的能力。
这些都包含在“批判性思维”的概念体系中。
2)学术界将“批判性思维”描绘成:
讨论、验证、假设的能力,和不急于下结论,而从对立方视角思考的能力。
但这咱定义不适合用于应聘面试时,因为太抽象且不实用
3)为了恢复非实用学科的良好声誉,探讨“批判性思维”时,要关注非实用学科学生,大学毕业后的职业去向。
第三,非实用学科教育,能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在于:
它能有助于大学毕业生成功应聘,并在职场中升职加薪的能力。
1)有批判性思维的学生,能在20年后,带着累累硕果与满满的自信重回校园。
2)美国的招聘广告,给出至少10万美元的年薪,要求应聘者具有很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2016年夏季,作者访问招聘网站的广告时,发现超过5600条招聘广告向应聘者承诺六位数薪酬,
但这些职位无一例外都要求求职者具有“批判性思维”。
招聘企业包括苹果、德勤、新兴公司、咨询巨头和美国劳工部。
从中,我们能看到非实用学科教育始终占据职业市场的一席之地。
第四,当雇主要求展示“批判性思维”时,可以把这个术语当作五种决定性因素的归纳总结:
1)自信满满的意愿,甚至可以说是热切渴望,能挑战无人知晓的未知领域。
2)能发挥想象力,积极适应新的环境。能在工作在一线。
3)成熟的分析技术,可以有助于产生真知灼见,让人更善于发现深层次的答案。
4)选择正确的路径。随着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能综合所有见解,在需要的时候做出复合型决策。
这能让人成为业内人人信任的专家。这是一种高级的技能。
5)能以不同寻常的方式深入了解团队能力和个人驱动力,能善于“理解人际关系”并且能够“激励他人”。
第五,用上述的归纳总结,就可以用与雇主要求相匹配的语言来更好地表达见解。
掌握好这个框架后,那些看似抽象空洞的非实用学科专业,有很大一部分能在工作中得到重现。
甚至有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也能建立起相关的联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