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录--序言大厅及国宝厅

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录--序言大厅及国宝厅

作者: 读书的二哈 | 来源:发表于2019-04-27 21:42 被阅读0次

陕博人山人海,来之不易。所幸在西安上学,可以多去逛逛。

 进入博物馆大厅,即序言大厅,可见一件三四米高的巨型石狮坐落在大厅中央,威武雄壮。石狮是唐朝武则天之母杨氏墓前守陵之物顺陵石走狮(复制品)。 狮子产于非洲和亚洲西部,东汉时期引进到中国。唐代中外关系进一部发展,史载中亚和西亚曾多次把狮子作为神兽献给唐朝。唐朝乾陵以后以石狮守陵为定制。则天武后登基,改杨氏墓为顺陵,则有此狮。走狮约成于公元690年,于顺陵前矗立至今一千余年。此狮恢弘非常,被誉为“东方第一狮”,可窥盛世大唐雄风。

                                                       图1 顺陵石走狮(a)(复制品)

                                                       图1 顺陵石走狮(b)(复制品)

序言大厅之后是国宝厅。厅展各个地区交流而来的珍稀文物。该厅展鎏金铜马。

                                                             图2 鎏金铜马(a)

                                                             图2 鎏金铜马(b)

铜马的作用是汉代专门用于鉴别大宛马的铜马式,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用于鉴别良马的标准模型。高度62cm,重量25.5kg。

铜马除四脚有所腐蚀之外,通体镀金,马形惟妙惟肖,骨肉丰满,栩栩如生。铜马玻璃柜之西侧,附有此马之特色之处,也是汉代遴选良马之标准。记附如下:

 “肉角,目欲满而泽如悬铃,眼骨如三角,上弓下直;眼下卧蚕,水火欲分明;鼻孔欲大;上唇欲急而方;下唇欲缓;鞅欲方,颌欲凹;胸欲直而出;双凫大而突;膺下欲广,四下欲长,腓骨欲大;节欲促,蹄欲厚,两耳相近,耳小而厚,尖而锐;头欲方,高峻如削成,宜少肉,如剥兔头;颊欲开,颈欲长而厚,鬃欲戴中骨;脊大而扛;备欲短而方,腹欲充,下欲平满;胫骨细长,矩骨欲出,尾骨高而重;尾本欲大。肷(qian)欲小,膝欲方,乌头欲高.”

此铜马出土于陕西咸阳兴平,身上无一刻记。但是伴随此马出土的文物中有大量的青铜器,其中很多器物上刻有“阳信家”字样。阳信公主是汉武帝之姊,卫青之妻。元封五年 (公元106年)卫青死后与阳信公主合葬于茂陵东侧茂陵和霍去病墓之间,恰与一号随葬坑位置相符。据此,考古工作者推断鎏金铜马可能是阳信公主家之物,很可能是汉武帝的赏赐。铜马原型是汉武帝时期经由丝绸之路引进的外来优秀马种,既是汉代养马业兴盛的体现和汉代马文化发达的见证,也是大汉帝国时代精神的缩影。

汉朝常与匈奴征战。汉朝统治者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军队在战场上所向披靡、无往不胜,及其渴望好马。于是西域各国从丝绸之路贡进各色好马。

张骞打开丝绸之路以后,汉武帝为了联盟西域各国,孤立抵抗匈奴,派出使者携带千金前往大宛(yuan)国求汗血宝马(大宛马)。宝马名贵且及其罕见,大宛国王一方面惜马心切,不愿卖马,另一方面惧于匈奴威势,拒绝了汉武帝。此后大宛国加入了匈奴对丝绸之路的破坏行动中,多次截杀汉使,掠取财物。汉武帝大怒,派李广利出征西域。初战不利,损失十分之八九。汉武帝不服,休整之后举倾国之力攻打大宛。兵临城下之际,大宛国内发生政变,亲汉贵族杀掉国王,请汉军任选国内良马。汉军挑选了上等马数十匹、中下等马三千余匹带回国内。

此鎏金铜马乃大汉天子崇马尚武的产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录--序言大厅及国宝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iyl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