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三天,
我们今天来讲讲《吸引力法则背后的三定律》。
我们在前面的两天,介绍了一下吸引力法则的一些基本的一些原理。
我们今天来讲一讲吸引力法则背后的,一些具体的一些原则,一些具体的一些定律。
什么叫定律?
就是吸引力法则里面,还有几个主要的一些法则
通过这些法则,引导出吸引的步骤。如果你明白了这个吸引力法则的几个定律,那么就会明白我们后面的很多的,增强的这些增强吸引力的这些技术的设计。
其实都是围绕这些基本的定律来的。吸引力法则有三条基本的定律,
第一条叫吸引定律,我们是自己的创造者。当中有一条是关于吸引的两面性。也就是无论我想要的还是不想要的。吸引力法则它永远在起作用。你都会得到。这个两面性告诉我们永远要去想我们想要的。如果你相信,你就得到,你相信的,如果你不相信,你就得到,你不相信的。如果你每天聚焦于你想要的东西,你得到的就是你想要的。
如果你聚焦在你不想要的,你得到的就是你不想要的东西。
它总是在起作用。
我记得有一个同学,他总是很担心别人向他借钱,然后就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很多人找他去,向他借钱他又很难拒绝。
这就是你把所有的注意力的聚焦点聚焦在你不想要的事物上,它产生了强烈的吸引。
吸引分成三大类。
第1.类,无意识的吸引
2.有意识的被迫吸引
3.有意识的吸引。
①,无意识的吸引就是我根本不知道我在吸引。我生活在我的老路上,但是我没有发现我在写什么。是觉得周边的人事物就是这个样子。这是无意识的吸引。大部分的人都处在无意识的吸引状态中。也就是他并没有觉醒。他并没有醒过来说很多外在的这些人是我为什么都会这样?最简单就是你看到很多人在那里抱怨。
第二条在不同的这个流派,不同的书里面的名称不一样,有的叫意念创造的定律,有的叫相信法则,有的叫用心创造的定律,我们这里可以把它叫做相信法则,或者叫用心创造都可以。
第三条定律是允许接收的定律。那么我们先来讲一讲,这定律和步骤是不一样的。定律就是一个大的原则,步骤是按照这些定律来设计的步骤。
我们今天先来讲三条吸引力法则后面的生效的定律。
明天开始我们就会详细的去介绍吸引力法则操作的各个的步骤。所以我们必须先得明白定律,也就是让吸引力法则能够生效的一些规则。
我们先来讲第一条定律,第一条定律叫做吸引定律。
吸引定律:我们是自己的创造者,我们在前两天也提过,吸引定律当中有一条是,关于吸引的两面性。
也就是无论是我们想要的,还是我们不想要的,吸引力法则它永远在起作用,你都会得到。
所以这两个性定律的这两个面相两面性,其实告诉我们永远要去想我们想要的,如果你相信你就会得到, 相信
但是如果你不相信,你就得到你不相信的。
也就是说如果你每天聚焦于你想要的东西,你得到的是你想要的。如果你聚焦的是你不想要的东西,你得到的就是你不想要的东西。它总是在起作用。
我记得有一个同学他总是很担心别人问他借钱,然后就经常会发生这种事情,很多人去找他借钱,然后他又很难拒绝。这就是你把所有的这个注意力的聚焦点聚焦在你不想要的事情上面,它产生了强烈的吸引。
在吸引定律里面,我们把吸引分成三大类。
第一个是无意识的吸引。
第二个是有意识的被迫吸引。
第三个是有意识的吸引。
无意识的吸引是什么意思?
我根本不知道我在吸引,我没有觉察到。我的生活就是这个样子的,我生活在我的老路上,但是我没有发现我在吸引,我只是觉得周边的人事物就是这个样子,这是无意识的吸引。
大部分的人,都处在无意识的吸引的状态下。也就是他并没有觉醒,并没有醒过来,并没有发现说,很多我们外在的这些人事物为什么会是这样?都是我们内在的结果。
最简单的例子,你就是会看见有的人他总是在抱怨,抱怨周边的环境不好,抱怨社会不好,抱怨国家不好,他抱怨企业不好。
但是他没有发现,他生活过得一团糟,其实都是他自己吸引来的,他根本没有意识到。这就是无意识的吸引。
第二种吸引的方式是有意识的被迫吸引。那是什么意思?
就是我刚才讲到的,我已经觉察到了,但是我没有办法停止去创造那个不想要的。我已经知道了,每天焦虑孩子的未来是不好的,但是我一看到我的孩子,我就停止不下这些焦虑和愤怒。这下怎么办呢?
处在这种吸引状态下的人,他往往是比较痛苦的,他一方面已经学习了一些东西,获得了一些成长,他觉得说我需要改变自己,但是在改编的路上又觉得非常的心力憔悴,又做不到。这是第二类的,就有意识的被迫吸引,我想要改变我的状态,但是我做不到结果吸引来的还是那些不好的东西。
第三类的吸引是有意识的吸引,也就是我可以创造我想要的,我发现了我自己所有的这些问题也好,限制性的东西也好,负面的念头也好,我可以去改变它,然后我创造自己的内在,成为一个很好的状态。
然后吸引我想要的这些事物的到来。
可以讲你随时随地的都在使用吸引力法则。
当你不注意的时候,其实也是在发射能量的吸引。
比如说,你自己的头脑里面再考虑一些事情,有可能并不一定心理法则,你需要去宣布些什么,你头脑里面,经常习惯性的在考虑一些东西。它其实就是在吸引。有的人会很担心自己会生病,总是很焦虑,我是不是今天头痛,嗓子痛,我是不是得什么病,会不会很严重啊?当你这么想的时候,你也在释放一种能量。
有的人很担心自己的孩子,担心孩子会不会出危险,会不会有什么意外。这也是一种被迫的强迫的一种吸引它也在发生能量。
吸引并不一定是,你强烈的要求什么他都在吸引。包括那些你痛恨的你,也在意的,你所有痛恨的,那些东西它都会出现。
恨是什么?恨是一种强烈的抓取,恨是对某一件事某一个人强烈的一种执着的抓取。
为什么我们会说心灵成长的时候,我们很多时候会提到需要去宽恕,宽恕是为了什么?
宽恕是为了放下别人吗?是为了放过他吗?原谅他吗?其实不是,是为了要放过自己。
如果你很痛恨一些人,很憎恨一些人,很嫉妒一些人,其实并不是他在受苦,其实你在受苦,因为你一直在释放这种恨的能量,嫉妒的能量。还记得我们上次课讲的那个米饭实验吗?
你对自己的身体,对自己其实也在释放这种恨的能量而已。
无论你相信不相信,这个吸引力的宇宙的法则,它仍然会运作如常。它也没有关闭的开关。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每个人都也都需要学习吸引力法则,因为不了解这些法则,你其实就是在玩一场,你不知道规则的游戏而已。
下面我们来看看,刚才讲了吸引定律。那么吸引定律我们通过什么去吸引呢?
其实是通过我们的念头,通过我们的起心动,念头,念头是什么?念头就是一种思维的能量。
我们很多的这些念头也好,很多的想法也好,是来自于被动的学习,被动的习得的。
有可能是你看的书,曾经的别人对你说的话,跟你相处的一些经历。
如果你习惯了,就让自己都是被动的念头所牵着跑,那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我们需要去主动的去关照我们自己的念头。要去训练我们自己。首先我们能看见我们自己是怎样的一种状况。散发了怎样一些念头。然后去看说我需不需要让这个念头去持续,我需要去转变他吗?
你需要让自己,学会如何去守护自己的念头,你的念力越强,你所发出的吸引力,能量也就越大。
拿破仑希尔曾经说过一句话,他说积极的和消极的情感不可能在相同的时间里占据你的思想。一种或另外一种情感,肯定会占有优势。确信积极的情感,构成了影响你的思维,是你最重要的责任。
这个拿破仑希尔是谁?他是一个作家,他25岁的时候,钢铁大王卡内基,给了他一个采访任务,就是用20年的时间去研究世界上的成功人士,但是这个任务没有报酬。
所以拿破仑希尔去采访了亨利福特爱迪生,采访那些发明家,柯达公司的创始人,还有洛克非勒等等,结识了政界、商界、科学界、金融界很多的成功人士,然后他对他们进行了很多的研究,去研究和思考他们的成功经验进行比对。终于找到了他认为的人们梦寐以求的,人生真谛就是如何才能成功?
他写了一本书叫思考致富,揭示了成功的秘密,并提出了13个步骤。
他的这本书里面很大一部分都是关于我们如何去进行一些自我的暗示。
去了解自己的潜意识,如何做到心想事成。如何去掌控自己的头脑和意念。
这本书它其实写的内容跟吸引力法则是相通的。我们也要需要去了解我们自己的念头。我们需要去觉察到自己的潜意识,同时觉察到自己的状态,我平常的状态是放松的?还是紧张的?
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念头,我们的想法是正向的?还是消极的?
我们需要去觉察到自己的情绪,而是快乐的还是焦虑的,觉察到了以后怎么办?
当然是去做调整了。
我们需要用一些方法,把我们这些负向的能量,改成正向的。
我举个例子,比如说你想要去吸引财富吸引金钱,然后你去做吸引力法则,做了几天以后你发现钱没有来,这个时候你会去觉得非常的失落,或者非常的沮丧,同时你等于是把这种失落很沮丧,不相信,很失败的能量也释放出去了。
吸引力法则,同时会对你所有的能量进行反馈和反应。你觉得你想要的东西会到来吗?
再比如说,你很急的敢去上班,路上很堵,你很希望交通能通畅,所以你非常的急躁。一边看手表,一边按喇叭催人能够快一点。这个时候你释放出去的是怎样的一种吸引呢?
释放出去的是一种比较消极的,非常急躁的,很担忧的这种能量。所以你吸引来的有可能是什么?有可能是更多的麻烦意外,甚至你的车子可能会擦碰。
如果你不喜欢你所获取的东西,那么就是需要你更加主动的去用吸引力法则的时候了。
关于第一条的原则,吸引定律,你是需要去理解的比较深刻的。
有的时候,你把吸引力法则用错了,产生的并不一定是好事情,比如说,你很渴望一件事情的发生,有可能是你的孩子在高考。你很想让他考上,你想要吸引力法则去帮助自己。然后你去做了这个吸引,但是因为这件事情很重大,所以你心里面非常的担心和焦虑。当这个时候,你有很强烈的欲望想要去改变这个未来的时候,其实你散发出去的究竟是怎样的吸引呢?吸引定律给你吸引来的是什么呢?是好的事情,还是你的紧张和焦虑所带来的?
你需要去看,我们所说的吸引定律,起心动念的这些能量的吸引,它是包含了,你所有的这些能量的。
当你真正想要去吸引的时候,你需要集中你的注意力,把思维放在某个对象上面,同时要体验到这种正面的好的这些情绪。
如果你感觉到恐惧,感觉到怀疑,感觉到一些什么东西在阻碍着你。这个时候你是很难梦想成真的,必须用一些方法去清理它。
这些方法我们在后续的课程里面会去介绍。
这就是吸引力法则三定律的第一定律吸引定律。
第二个定律就是我们所说的相信法则或者用心创造的法则。
这个定义他说,你会得到你所聚焦的,不管是你要的还是不要的。所以我们的意念本身它是能量,它能够召唤其他的能量,并且能够启动能量的循环。
当我们聚焦在一样东西上,聚焦在某个想法上,聚焦在某个人事物上。我们的心灵就会与之产生共振。
根据吸引定律,同频共振同质相吸,我们就和我们所聚焦的开始相互的吸引。但是吸引法则里面所讲到的,当我们念头时候开始吸引,相信法则和用心创造的法则所表达是什么?其实是,我们不光是有这个吸引的念头,有这个想法,同时要让整个人都完全的相信。要让我们的心,要用我们的视觉同时帮助我们去催化吸引力法则的达成。
我们并不光是去想要,而且要加上相信。想要和相信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它是典型的,不同的两种信念系统。
什么是想要?想要就是我没有这个东西,我很渴望要有一个东西。
相信是什么?相信是我觉得已经达成了。我只是顺便过去把它拿过来而已。
比如说,我很想要有一辆跑车,这只是一种渴望,表达你匮乏的渴望而已。同时你说我相信我是个男人或者女人,因为这个相信是如此的确信。所以你根本没有很强烈的一些欲望,或者很强烈的这种怀疑的产生。
就像你相信明天太阳永远会升起一样。无论你今天是否看见太阳,是否是今天或者明天是天晴还是下雨,你都相信明天太阳在升起
你去比较两种状态,第一种是我想要在未来10年有10个亿的收入。当你这样去表达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你自己的人是比较累的,为什么?我觉得好无力啊,觉得要去赚那么多的钱好辛苦啊,有可能是这个样子,但是如果你真正的完全的相信你未来的十年有10个亿的收入,你应该是怎样一种状态?应该是一种很轻松很快乐的,好像你已经看见了的这种状态。
什么叫看见了?就是你觉得,这件事情太容易了,你只是顺手把它给拿过来而已,这叫做相信。
相信,和想要是典型的相反的两种信念系统。
在吸引力法则里面,我们需要做到的是,让我们自己去相信。而不是表达这个想要。
打个比方,当一个催眠师对一个个案来访者进行催眠的时候,他也经常会用相信的这种法则,他会想象自己已经看见,这个个案已经进入一种催眠状态,在它引导的时候,它同时让自身去释放一种能量,他相信自己和个案都会进入很好的一种催眠状态,这是相信。
同时如果是用想要,你只是想要让他催眠,你很渴望他能够听从你的指令,这个时候,你就带着一份紧张。
当你真正的相信的时候,你去觉察自己你自己是放松的?很轻松的,绝对是很容易的。当你带着那份渴渴求,想要的时候,你的整个人是绷紧的。
很多吸引力法则的书,成功学的书,其实都没有把这个东西给讲明白。他们都是按照很渴望聚焦这个渴望聚焦这个信念和意念来做的来衍生的。
去观想自己的成功景象,去观想自己能够获得,这的确没错,这是必经的一步。但是他没有把这个背后的信念系统的这一部分给大家给讲清楚。
要真正的能够去让自己达到相信,是有几个功课要去做的,一个就是去释放掉阻碍自己相信的这些因素。我们会在后续的练习里面去设计。而让你真正能够去释放掉阻碍你相信的这些因素。
当你释放掉了阻碍的因素以后,第二种练习,就是去增加你的这种相信。增加你的观想,增加这些正向能量投入的这些联系。
所以它是分为两个部分。
就是相信法则,用心创造法则的第一个部分。
第二个部分,就是我们需要去做观想。
观想是什么?观想就是让我们的感官,让我们的情绪去配合我们想要的这个目标,去持续去发酵。
有一种说法讲,他说持续聚焦17秒,在吸引定律的驱动下,另外一个同频同质的念头会被吸引聚在一起,当你连续聚焦上68秒,你的意念就开始形成了具有创造力的震动。开始吸引同频同质的信息想法,人事物时空,来到你的身边,进入你的经验。成为你的实相。
能够引发强烈情绪的思维,它会很快的显化彰显出来。
在吸引力法则里面,一切的发生需要两样东西,第一个是一个种子,也就是你起心动念的念头。
第二个就是那个持续的动力。也就是我们的相信和这些观想。如果把种子比作一颗子弹,那么这些相信,这些观想,就像给子弹加速的这个动力。子弹在空中,就像让子弹在空中继续的飞一会儿。最后集中的才是目标。
当我们聚焦于我们的目标的时候,同时也是需要去等待的。
我们来看看,我们要去怎样去观想,比如说你的目标是有一幢150平方的大房子。
当你去做观想的时候,你首先需要去做的是什么?
是直接想到这个房子吗?
先去看看你的情绪,先去看看是不是在好的状态上,你需要面带着微笑,然后很开心的想向你看见整个房子,看见这个外立面是怎么样的,它是怎样的颜色?
它的木头的门,还是一个防盗门?你用钥匙打开你的这个家门锁,然后走进去,看看里面的空间,每个格局,每个细节,房子是怎样装修的?有哪些的家具设备,你和谁一起生活在这里?
生活在这里的时候,你们是如此的开心,同时你在内在,很感恩这个房子,很感谢它,。
你觉得坐在这里你整个人都非常的舒适。你需要去观想到,所有的这些细节,包括有,你闭上眼睛所看到的这些东西的视觉,还有就是你听到的这些声音,甚至是开关电灯的这个咔嚓声。走在木地板上的吱吱嘎嘎的声音。
前面有了视觉、听觉,还有那些感觉,你可以感觉到你在厨房烧饭时候闻到的这些气味,触碰你很舒服的这些窗帘,和阳台的感觉。然后就是你心里面的这些情绪,放松的、开心的、幸福的,这些情绪。这些东西加在一起叫做观想。
当你要观想的时候,你需要去确保你的整个人,整个人所有的神经,所有的感官,都能够调动起来去做这个观想的练习。
如果把吸引的念头比作是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一个聚焦的话,我们把它聚焦在远方的一个目标上。所以我们持续的观想象是什么?就是给这个目标,以源源不断的动力能量,去让它去显化和吸引。
如果你自己是在家里做吸引力法的练习,其实你可以每天去花15~20分钟的时间去练习,练习这个用心创造,练习这些观想,
当然你需要找一个不被人打扰的安静的地方,坐着练这个练习。躺着的时候你可能容易睡着。
去想象你拥有一切你想要的,周围的都是让你感觉到愉快的人事物。
第二原则,法则,定律,我们来讲讲看,为什么观想会有效果呢?
这难道不是自欺欺人吗?
如果是你前面不是讲过有些东西是不能假装的吗?
为什么观想会有效果?因为我们头脑它其实是不区分想象和事实的,我们曾经认为的事实,其实某种程度上讲也是想象。
举个例子,有很多人他觉得说我的父母对我不好,小的时候他们打骂我,责怪他们不喜欢我,他们有的时候甚至抛弃了我,但是真正的事实是什么?
我们的头脑把我们自己陷在一种憎恨,或者一种埋怨里面,我们认为这是一个真实的。但其实并不一定,更大的事实是,他带给了你生命,把你养活了,而且他小时候的确打过你,但有可能不是天天打你的。大部分时候他是对你挺好的。对吗?
但是我们的大脑不一样,我们的大脑会去有选择的,去放大某些记忆,尤其是创伤的记忆。
如果有绝对的事实的话,我们的头脑,肯定不属于那个事实本身。
大脑按照他的理解,按照他的视觉、听觉,感觉的这些收集的信息,它就有的这些信念,形成了一个头脑里的图像。形成了一种定义。所以头脑本身是不区分想象和事实。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他觉得自己没有自信,很自卑,没有力量,通过一两个心理学的这些练习,他就可以恢复力量也是一样。
如果你真正是没有力量的,你是没有办法恢复的,你是没有办法改变你自己的,就是因为你的头脑没有去区分什么是想象,什么是事实,同时他也不知道什么是事实,更大的事实是什么,更大事实其实你是无所不能的,瞬间就可以去转化的。
有一个人叫做丹尼斯威特利博士,他是帮助美国太空总署去训练航天员政府领导人和运动员的。他把一些的基本要素加以归纳,在10多年以来,然后他帮美国的奥运会,医学理事会,他去做心理学的主席,运用他之前的这些经验去训练奥运选手,帮助他们的潜力去发挥到极致。
他用的方法是什么呢?也就是大量的观想,让这些运动员们去想象他们在赛跑冲刺,在跨栏的跳马、足球,等等运动项目里面很好的表现,去观想到自己的每一个细节,去看到自己的手指怎样动作是怎样翻腾的。然后让自己进入一种很好的状态,在观想当中看到自己的胜出。
他通过这个方式,培养了大量的奥运会金牌的选手,米尔顿,艾利克森的故事也是这样,也告诉我们,其实人生从来没有真相。
吸引力法则,它其实并不在乎,也不知道你是通过回忆还是通过模仿,通过创造,通过假设,还是通过白日梦来产生的思维,他不关心这个。
它仅是在你所产生这些观想的一瞬间,去反映你的心灵状态的感应。
如果在这个时刻你进入一种观想的状态,想象你未来很富有很开心很幸福的状态,并且你100%的相信他,你同时要满足相信和观想两条。
这个时候,你就产生了一个对你而言来讲是真实的能量,这个能量释放出去了,就这么简单。
有的人认为自己是总会被人欺负,总会丢失一些东西,总是不配得到。
当你这样去相信的时候,然后你可能也会配合一些观想,你想要自己想到一些坏的事情,这个时候坏的念头,坏的关系打包在一起,他也同时释放出去了。
你可以讲说那个坏的东西是事实,是真正人生的真相吗?
也不一定,有的时候我们认为说每个人总是倾向于认为说我们想要一些好的东西,好像是自欺欺人。但是我们自爱自恋仿佛就是真实的。其实两者没有更大的区别,都是一样的。
第二条原则第二条定律里面,我们需要把握的是,让我们进入一种持续的,纯粹专注的能量。
雷蒙德获利韦尔博士写过两本书,第一本是让吸引力法则伴随工作,还有是成功生活的11条真实原则。
他里面说到,他说绝对不要去期待不想拥有的东西,也不要期望你无法期待的东西。当你期待你不想拥有的东西的时候,你会吸引令人不快的东西。什么意思?
就是,你其实不想不想要被老板炒鱿鱼,但是你总是在想唉呀万一失业了怎么办?
你就会吸引那些不好的东西的发生。
第二点是,当你期望你无法期待的东西的时候,你思维的力量也会变成徒劳无力。什么意思?
就是你明明知道有些事情也是做不到的,起码你现在认为你是做不到的,而不可能发生的,但是你期待她,当你这样做其他的时候,你有可能,期待来得吸引来的并不是什么对有帮助的。
比如说,你觉得说我要在一年内成为世界的首富,但其实你做这个期待的时候你自己都不相信,当你自己都不相信,你也觉得根本没有可能性的时候,其实你去做这样的吸引,而是毫无用处的。
第三个定律是什么?第三个定律就是允许接收的定律,这个定律告诉我们,如果我们发出愿望,那我们会允许宇宙用它的方式来安排一切,我接受所有的结果。如果你的脑子很僵化僵化的,像一个机器一样,其实有可能你会错过一些奇迹。
因为宇宙的安排也许是让你觉得出其不意的,你是需要去留意它,所以有可能你的目标,你吸引的这个目标是一个完美的伴侣,一个很好的伴侣,但是你自己脑子很僵化,你认为我想吸引的伴侣就是张三这个人,但其实当你发出这个吸引的时候,其实已经有很多的,你适合的或者就是那个你适合的人已经站在身边,但是因为你把你自己的视野给收缩了,你没有办法去看见他。
所以我们在世界上并不是单一的去透过行动去创造,相反行动应该是怎样的?行动应该是透过思维去创造的一个方式。
当你发出一个很强烈的吸引,你有100%的相信去做观想的时候,如果你是处在一个好的吸引状态,有的时候虽然你不知道如何达成,但是你相信会达成,有的时候一刹,那个灵感就会来,边上有资源就会来,你会觉得就是这个东西,所以我们要去相信宇宙的办事能力肯定超过我们自己的想象。
我们需要放心的把事情交出去,交给宇宙去办理。
我们既然是吸引力法则,我们并不是用我们自身的能量去创造一切。相反我们最初,是用我们自己的能量,去释放出了某一个信号,释放出去了某种意图,但是关于它是如何的显现出来,它是如何的体现?
它是通过怎样的逻辑,怎样的运转去实现的,我们不需要去关心他,我们需要去放手,放手由他。
我们要去放下想要操纵想要去操控这个结果的欲望,让自然的法则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实现。
我们像是什么?我们像一个农夫,农夫是怎样去产生结果的?
农夫就是种种子,农夫把土壤里面去埋下个西瓜的种子,这就是第一步,就像我们吸引的第一不一样,去种下了一个种子。
第二步我们去做了持续的观想和相信,农夫相信这个地里面会产出东西来,然后去给他做浇水。第三步,种子的生长,长成了一个大西瓜,是谁做的?努力是农夫吗?
能不能变出一个西瓜来吗?他能够去创造这些枝叶,能够去创造这些西瓜的果实吗?他创造不了,他只是顺其自然,顺着宇宙的法则而已。
但是第三步恰恰是很多人所忽略的,他认为说既然是吸引力法则,所以我想要的是一个房子,这个房子在这里,我必须现在两天以后必须要得到这个东西,得不到的心理法则就是无效。
如果你能够更加的放松一点,你能够去看看,其实你想要这个房子背后的目的是怎么样?
你可能是想让家庭里面的所有的人,有个很宽敞的居住的空间,所以你甚至可以把你的目标稍微做一下修改。然后去释放这个吸引,你会发现当你并不想要的刻意的去控制,某一个具体的结果的时候,有很多的机会可以到来。
有可能你会发现说,这边有个房子的拍卖很便宜。突然又发现说其实我完全可以搬一个地方,那边也有一个土地,我可以自己去造的房子,或者你发现在哪里有个很便宜的地方可以去租,也就是你会发现,宇宙它实现目标的方法和你不一样。我们有可能是非常固执的执拗的,只是要看到这个东西,仿佛我获得了这个东西才会幸福和开心一样,但是忽略了这个目标背后的意义,所以在吸引力法则当中,根据第三个定律,我们需要让自己更像一个农夫,我们种下了种子,浇灌了水,施了肥,剩下的一切就交由宇宙,让他自己去产生吧。
有可能这个西瓜长出来的是个有子的西瓜,或者五子的西瓜,长了一只或者两只,又或者这个西瓜长的比较大,比较小的都是跟这个土壤,跟这个气候,跟这个温度的原因,但是我们允许所有一切的发生,同时感恩所有一切的发生。
好,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今天我们讲的是吸引力法则背后的三定律,
第一条定律就是吸引定律,我们吸引所有的一切,通过我们的念头,通过我们的能量去吸引。
第二条就是我们的用心创造,或者讲我们的相信法则,也就是我们需要100%的相信,同时要加上观想,观想的能量会催化种子的发芽。
然后第三个定律就是接收允许的定律。
也就是当我们去做了这些以后,我们并不企图强烈的去干预这个过程,我们也并不执着于最后的体现的形式,所以我们任由一切去生长,这就是今天的课程。
从明天开始,我们就开始一步一步的去教吸引力法则的具体的步骤。
那么下面我来讲一下今天的功课。
今天的功课是回顾你需要去回想一下自己过去的经历,有哪些有意识的吸引,和无意识的吸引的经历,这是第一个功课。
第二个功课是我们可以先去练习一下观想。你需要给自己一个对未来预期的美好的画面,有可能是你很想要获得的是财富,或者是很幸福的家庭,或者是有一个伴侣找到一个好的工作等等。
你在晚上睡觉前详细的去做观想,去让自己体验所有画面里面的细节,那些人物,那些声音,那些感觉,那些触觉,然后把你的这些体验,分享在留言里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