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姓陆,江苏常熟人。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中年做过小吏因案件受累坐牢出狱后隐居不仕皈依全真教,寄情于山水。讲道卖卜。五十开始创作山水画,受赵孟頫影响,上师董源巨然,晚年大变其法,自成一家。常携笔墨在虞山九峰富春之间随时模记。著有山水诀。
黄公望山水画有水墨和浅绛两种。
富春山居图、快雪时晴图、九峰雪霁图、丹崖玉树图、天池石壁图
富春山居图79岁在富春山寓居时创稿,三四年完成。此图描绘富春江两岸初秋景色,采用传统的三远并构图法,峰峦冈阜,坡陀沙渚起伏变化无穷,林木葱郁疏密有致。
黄公望天池石壁图轴 绢本设色纵139.4横57.3cm本幅自识:“至正元年十月,大痴道人为性之作天池石壁图,时年七十有三。” 至正元年为1341年。画面上部有元人柳贯长题,钤元钱良佑,明邹迪光、李蔚等鉴藏印记9方,又半印1方。此图描绘的是苏州城西吴县境内天池山的景色。天池山与灵岩山、天平山一脉相连,峰巅矗立巨石,远望巧若莲花,人称“华山”。山一侧的半山坳中长年积有一泓碧水,名曰“天池”,故山之这一面亦被称为“天池山”。画面兼用高远和深远的构图方法。近景丘陵溪涧,长松茂树。山径迂曲,通向主峰。画面正中层峦叠嶂,天池居于右上,两侧石壁对峙,池中水阁数椽。主峰两侧烟云流润,使画面虚实相生。此幅构图繁复,高坡陡崖错落分布,雄秀多姿。画家状物之笔虽较简略,杂树多用横点,山石作披麻皴,但线条却显得自然流畅,起落有序;笔法朴厚苍润,变化多端。设色采用“浅绛法”,多用淡赭,并以墨青、墨绿合染,冷暖互补,极佳地表现出山色的青葱与阳光的和煦。正如清吴修所云:“赭色微黄画里春,墨青墨绿染精神。” 黄公望擅长的 “浅绛法”在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此图即其典范作品。另,本幅柳贯长题中称黄公望为“吴兴室内大弟子”,说明黄公望曾就学于赵孟頫是画史研究中的重要资料
丹崖玉树图本幅无作者款印,有元代张翥、陆行直、王国器、徐霖、无名氏等五跋。裱边有明董其昌二跋,清潘奕隽一跋。此图虽无作者款印,但时人张翥的题诗中云:“一峰居士精神健,此笔前生应画师。”点明此图为黄公望所作。图中山峦重叠,高松杂树遍布窠石坡岸之上,梵寺仙观掩映于山石林木之中,溪流迴转,云烟缭绕,一派深远优美的意境。黄公望曾谓:“作山水者,必以董为师法,如吟诗之学杜也。”此图便是以董源、巨然创造的披麻皴手法写成,并以水墨浅绛设色。 由于是在纸本上作画,作者较其《天池石壁图》、《九峰雪霁图》等绢本作品更充分地发挥了笔墨融合的韵味,用笔松秀,点染随意,潇洒自如,在不着笔处衬出迷蒙浮动的云烟雾气,虚实开合,愈增添了山水的灵秀,故虽崇山满纸而无迫塞之感。王原祁评黄氏画作曾云:“每见其布景用笔,于浑厚中仍饶逋峭,苍莽中转见娟妍,纤细而气益闳,填塞而境愈廓,意味无穷。”此作堪为代表。
九峰雪霁图纸本,墨笔,纵117厘米,横55.5厘米。本幅自识:“至正九年春正月,爲彥功作雪山次,春雪大作,凡兩三次,直至畢工方止,亦奇事也。大癡道人,時年八十有一,書此以記歲月雲。”钤 “大痴”、“黄氏子久”、“一峰道人”。鉴藏印有:“怡親王宝”、“江夏”、“黃樓”、“安儀周書畫之章”、“晴雲書屋珍藏”、“大玉主人珍玩”、“古香書屋”、“黃氏仲明”、“儀周鑒賞”、“棠村審定”、“蕉林”等十余方。是图作于元至正九年(1349年),为黄公望81高龄之作。作者以水墨写意的手法汇集画出了江南松江一带的九座道教名山,时称“九峰”,体现了作者对道教全真教的崇拜。该图系画赠江浙儒学提举班惟志,时值正月春雪,有感雪霁寒意,画意肃穆静谧。图中的中、近景以干笔勾廓叠石,坡边微染赭黄,远处九峰留白,以淡墨衬染出雪山,是黄公望简繁合一的精品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