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踏出象牙塔的第十个年头。正好看到了这本书《The Only Way to Win》。
看完全书,其实就讲了一个道理:真正的人生赢家是要学会把外在具体的目标转化为人格精神的目标。外在的目标只是方式和途径,不然可能会被内心无尽的欲望所吞噬,外在赢得再多的成就也不能真正幸福快乐起来。
看着有点绕吧,那说简单点,如果你的人生目标只是那些外在的东西,那你永远不会真正满足。你有一次考了100分,总想每次考100分,你拿了班级第一还想考年级第一,然后想去四大名校,大学国外只看得上北清,国外只有牛剑常春藤,再然后呢?毕业了要顶尖五百强,MBB,高盛大摩……再然后呢?一步步往上爬,变成VP CXO,发现还是比不上企业家和红色资本……对于那些成就型人格的人来说,如果只是追求外在的功与名,欲望是永远无法被填满的,因为永远会有更高更大的山横在你的眼前。
好吧,作为人生泥泞路上挣扎的自己也许真的不知道那些人生赢家的生活,没准人家就在食物链的顶端笑傲江湖呢。可是,我们其实多少还可以体会到那一丝丝追逐的辛苦与无力,即使得到了一直心心念念的礼物,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开心满足。
那究竟怎样才算是书里说的真正可以让人满足的人格精神呢?
我一直没有明白这个问题。直到今天,在自己毕业十周年的生日这天再次看到了什么是热血,什么是无限可能,什么是青春的力量……在短短的两小时里,我看到了激烈动感的嘻哈Free Style,看到了感人泪下的微电影,看到了闪酷的PPT特效,看到了无所不能的微信网站,看到了精彩绝伦的表演斗图炫技……真的不敢想这些孩子们在过去2周里经历了什么,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很难想象,在资源时间极度缺乏的情况下可以做出不输给专业水准的作品,真的太棒了!
一直很喜欢毕业季求职的那种状态,这是一种原始的爆发力。不给自己设限,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只要你敢想敢拼,没有什么不可能的感觉。在那段时间里,每个人面对无限可能和无限未知,勇敢地一次次跳出内心的舒适区,一次次挑战更高的平台,一次次让自己变得更好。对一部分人来说,这甚至是一辈子最最闪耀的时刻……
为什么时过境迁,那么多人已经淡忘了曾经无比牛逼的自己,逐渐变成了平凡的人?你是否还记得自己曾经的巅峰时刻,是否还记得那时候的体验和状态?我想,那个时候你身上爆发出来的,就是书里所谓的人格精神吧。
那种不退让,不服输,追求更好自己的劲头才让你走了那么远,才让你成为真正的你。那股劲儿松了,就走得慢了,走不动了。闭上眼睛,好好回忆一下那股劲儿的感觉,好好回忆一下是什么让自己燃起了那股劲儿?又是为什么那股劲儿又一点点消失了?没有什么不可能,只要找回那股劲儿。
谨以此文,献给正值毕业十周年生日的自己。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