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孩子进入小学开始,家长们对孩子有或多或少的抱怨: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总走神儿,一提上学就没精打采,写作业慢得两个小时才能完成功课......
家长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对于孩子来说,学习本身并不是最困扰孩子的难题,也不是孩子智商低下,有非常多的原因在影响着孩子学习能力的发展,那么,今天就和大家重点的分享一下,培养孩子学习能力的方法有哪些?
什么是学习能力?
对于孩子来说最基本的学习能力就是听、说、读、写、计算、思考等学习课业的能力。
这几种学习能力所涉及的心理过程十分复杂,他们包括:感觉运动能力、知觉、语言、思维、自我监控。这些能力在人的学习过程中是不断发展的,而且在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重要性。
而且是从出生之后就应该培养的,而不是上小学了,才开始重视书本的学习就是学习能力的培养。
儿童的学习能力是千差万别的,但儿童学习能力的发展顺序则是相对固定不变的。一般总是由感觉动作阶段开始,向知觉动作阶段发展,最后是抽象符号的智慧。
那么,在孩子不同的发展阶段该怎样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呢?有什么具体方法吗?
3岁前孩子
我们先来看看针对3岁前孩子,我们可以通过怎样的训练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呢?
1.锻炼孩子注意力
锻炼孩子注意力,拓展他们的认知范围。在3岁前的孩子是通过身体动作进行学习的,当幼儿会走、会坐之后,他们开始在动作的基础上形成感觉,并通过感觉与动作的配合,形成较为复杂的身体运动。
国内外的研究显示,让孩子充分的爬行,是锻炼注意力扩展认知范围的重要途径。国内外著名的心理学家,考察了8~11个月大的婴儿问题解决过程中行为表现与策略特点、注意力集中水平及其与问题解决成效的关系。
问题解决过程中婴儿的尝试行为及方法的有效性水平会随年龄增加呈逐步上升的趋势。也就是说,孩子在这个阶段的爬行运动是有利于增加孩子的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脑功能的发展教育来说,爬行也能刺激孩子的脑干、中枢神经系统和前庭觉以及小脑的全面发展,爬行都是增强孩子注意力和身体平衡的有效方法,也是顺应孩子心理需求的最重要的途径。
2.多动手操作
这里我们经常玩一个看上去很简单的舀豆子游戏,可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
当宝贝想要学着自己独立吃饭,而不要爸爸妈妈喂的时候,就可以开展这样的家庭活动了,例如,给孩子准备两个小碗儿,一个小勺子,其中一个碗里盛着一些大芸豆,示范给孩子,妈妈可以一手扶着有豆子的碗,另一只手用勺子舀豆子,从左到右一勺一勺耐心的示范给孩子,让孩子在充分的观察中,培养好从左到右的视觉观察习惯。
舀豆子可以顺应孩子的心理需求——独立性的需求,让孩子自己来掌控,拿勺子,拿碗,自主性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孩子视觉注意力得到了锻炼。
我女儿就是在她1岁半就开始给她玩舀豆子,不几天她就用勺子用得非常好,吃饭也不掉饭粒儿,吃得也很有趣,上幼儿园适应得非常快,到现在4岁多,自己握笔,专注力都很棒,从来没有因为坐不住而让老师批评约束。
3-6岁幼儿园阶段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在孩子3-6岁上幼儿园的阶段,该怎样培养学习能力呢?
1.培养多种感官综合运用
因为对于入学年龄的孩子是视听统合学习的重要阶段,要注重多种感官综合运用。也就是说不要让孩子单一的听儿歌,或者单一的看电视看所谓的益智动画片什么的。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其实很喜欢动手操作做一些事情,比如,我们晚上吃完晚饭切水果,就可以让孩子做一些他喜欢的他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
例如,品尝草莓,爸爸妈妈把草莓洗好,宝贝,你来观察,这个草莓是什么颜色?像什么形状?你可以先问一问,有什么香味?然后我们再慢慢尝一尝,草莓的味道是酸酸的,甜甜的,整个真个过程,调动了孩子的视、听、嗅、味、触多种感官的综合运用,你会发现孩子对这样的活动是非常积极主动的,只不过,爸爸妈妈别嫌弄脏了,弄乱了,还得收拾。我们要给孩子独立的空闲,给孩子探索的机会。
2.培养模仿和观察能力
孩子随着对水果的感知,对不同事物的探究能力也增强了,用不了多久孩子就喜欢安安静静的研究小蚂蚁,树叶,花草等等,这种多感觉器官的综合运用就是孩子重要的基础的学习能力。
在这基础上,我们进一步训练孩子的多角度观察和思维的能力,感知觉的统合,我们想想看,这些看似简单的活动中,哪些不是多种感觉器官的综合运用呢?这也是为孩子今后真正进入小学铺垫的基础,多角度观察和思维的能力。
总结归纳:在学前阶段感觉运动能力是一个孩子智能发展的基础,如果在这个时期,感觉运动能力发展滞后,不仅会造成孩子动作不协调,动作模仿力差等问题,还可能影响到孩子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能力以及社会交往技能。因此我们家长们需要在这个阶段多加强孩子的多种感官综合运用和观察、模仿学习的培养。
如果前两个重要的阶段,爸爸妈妈都做得非常好了,那么到小学其实是比较顺畅的阶段,然而,前两项都没有打好基础的时期,孩子已经上小学了,我们的爸爸妈妈一定要做一些“补偿性的家庭功课”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