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睡前,儿子说我目前这样的互动和要求,感觉很好,很舒服!
听到这样的反馈还是挺开心的!
虽然一个人感觉舒服、自在、松弛,不一定能把学习搞好!
但是,一个人感觉痛苦、紧张,一定是搞不好学习的!
走那条少有人走的路,其实是很难的!
阻力挺大,所以需要不断的和自己的心对话,以确保内心有力量这样去支持孩子,探索自己的节奏,也许会因为我的允许接纳,导致孩子确实松弛,没有像别的孩子那么拼命,导致高考的分数不如拼一把来的高,但是,我也深深的相信,一个人最重要的能力,绝对不是纯粹学知识,考试的能力,而是,首先要情绪稳定,这样智慧(前额叶皮质)才能升起,然后要有自我认同,不在意外部对自己的评价,另外能够通过这一年的时间,让儿子去和自己的心连接,妈妈可以跟儿子多一些真心的对话和连接,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就是他和全世界的关系,所以未来这一年,更重要的是教会儿子和自己的心在一起!
试想一下,这一年我盯着逼着儿子去学习,也许能考上985,但是儿子一定会非常的痛苦,虽然考上985,却错失了和儿子可以朝夕相处的宝贵时光,缺失了儿子可以探索自己内心,以及我和儿子连接沟通的机会,因为如果非常的拼,一定是一点时间都没有,说话时间都没有!
如果这一年,我们松弛的过,让儿子自己去思考探索,找到自己的学习节奏和动力,也许只考了一本,但是我们可以收获这一年的轻松,自在,儿子在我的全然允许接纳尊重信任下,收获一个自由的心,怎么算,都是后者更合适,更划算!
今天读到了一段话:我们都向往自由,可能是财富自由,也可能是时间自由。但所有的自由都来源于心,当你的心是自由的,任何地方都是乐土。——《自信的觉醒》
我就在想,何为“心的自由” ?
在精读群里和大家讨论,最后我的理解大概是,无论外界发生什么,我们的心都是平静的!刚开始,我理解的是心是平静喜悦的,但是朋友说,其实不一定要是喜悦的,就是平静的! 人生不可能没有烦恼,就算是圣人孔子也会因为颜回的离开而痛苦不已,所以是个人,哪怕是圣人,也依然会有消极的情绪产生,即便是我学习了这么久,没有觉察的情况下,依然会下意识的认为消极情绪是不好的。
交流沟通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简短的沟通让我觉察到自己依然有很多需要修炼的部分,人生很长,修炼会伴随一生! 原来我还是不自觉的会抗拒消极的感受,不接纳自己消极的感受!
昨天看到儿子拉着脸,今天看到甜心因为练琴而有情绪,我都会有情绪产生,儿子因为是关键期,所以我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说话,调整自己。但是甜心因为小,我好像会把在儿子那里忍住没说的话,忍住没发的脾气都在甜心这里发泄出来了,心疼甜心,但也接纳自己,眼下的我本身就有很多压力,我允许自己有这样的行为!
同时也有一个觉察,就是林老师讲的回归,当下我脑子里回想了一下我妈的样子,几乎回忆不起来一副笑脸,基本上都是苦着脸,一副不高兴的样子!
我想我之所以不喜欢他人有消极的兴趣,其实是因为害怕和恐惧所产生的对抗,这算是我的第一个梗? 我想是的!
那以后再有这样的状况,可以提醒自己,你长大了,没有什么可怕的,孩子们或者其他人情绪不好,是因为他们当下有一分需求没有被满足,跟你没关系,不会伤害你,也不会对你有影响,你接纳就好!
尽管你也会有些害怕,那就允许,慢慢的这种恐惧就会消失的!
嗯,就这样,就到这里!
我们一起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