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最忆是杭州

最忆是杭州

作者: 惠济河边的鱼 | 来源:发表于2020-05-14 14:22 被阅读0次

                                                                                  最忆是杭州

        白居易有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词《忆江南》写的非常好:“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白居易对杭州,是情有独钟的。吾亦如是,每当想起这首词,总会让我怀念起在杭州的日子。那些昔日的美好,怎能不忆杭州呢?

      我以前不曾去过江南的任何一个地方,更不用说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杭州了。江南的美,大多都是从书上了解的。最早认识杭州,是在中学读书的时候学的一首描写杭州的古诗《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诗描写的景象给我对杭州留下的印象不好,一种莫名其妙的的感觉总会在我脑海里徘徊。前些年赵雅芝和苏童主演的《新白娘子传奇》电视剧热播,让我再次重新认识了另一个不一样的杭州,美丽的西湖和雷峰塔的可恶。随着学识的增加,对杭州又多了一些了解,慢慢地我的心结被解开了,我告诉自己杭州应该是个好地方,有一种再次认识她的憧憬。

        去杭州,可以说是一个偶然。那是一个初冬,因为事出偶然,我也没有过多的准备,也没有兴奋,尽管杭州是许多诗人梦寐的好地方,或许以前的印象不好吧,也没有抱有很大的期待,我总觉得抱有的希望越大,失望也就可能越大,这是一种心理暗示在提醒着自己。于是便随便带几件换洗的衣服装了行李箱,匆匆忙忙地去了机场。外出的时候,也常会坐飞机出行,但这次给我带来了一个不好的征兆,飞机一直颠簸,而且快要到达的时候耳鸣的厉害,给我的身体有了一个很大的负担和心理上难以承受的痛苦。我心里想,在遇见美好之前,先让我遇见不好的吧,我如是地安慰着自己,一来减轻耳鸣带来的痛楚,再者转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或许会好一些。总算到了,下了飞机,便驱车赶往定好的酒店。让身体早一些得到休息吧,初次来,感觉不太好,每次忆起的时候总会有这样的想法。

        一切的不美好,总是云淡风轻,消失的也很快。休息了几天后,心情大好,该做的事情顺利收官。趁着周末,去发现杭州的不一样吧,便提前约了在杭州的好友去看看瘦西湖。朋友说西湖是杭州的标志,来杭州,不到西湖等于没有来过杭州。也有人说,最美的江南是苏杭,而杭州的江南是西湖;春有春天的惬意,夏有夏日的荷,而荷花是西湖的标志,秋有百花冬有雪。我只是在电视的节目中看到过美丽的西湖,她宛如一面翡翠镶嵌着的宝镜,映着天、映着云、映着断桥残月,远方青山如黛,映在静静的西湖里,犹如一幅哪位书画大家描摹的水墨画。初冬早晨的西湖,仍然是波光粼粼,氤氲的白雾在湖面升腾,把西湖点缀得像是人间仙境,美不胜收。

        一路走来,我们在最近的地方步入西湖,没承想竟是西湖最著名的景点-断桥。断桥残雪,是西湖十景之一。在南方,美美地下一次雪是需要耐心等待的,也需要很大的缘分。在北方的冬天,下雪是常有的事儿,而在杭州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遇见雪后的断桥美景。断桥,位于杭州里湖和外西湖的分水点上,北跨北山路,南接白堤,把西湖分成两处不同的景色。关于断桥之名的来源,有众多的说法,一说孤山之路到此而断,故名;一说古石桥上建有亭,冬日雪霁,桥阳面冰雪消融,桥阴面仍然玉砌银铺,从葛岭远眺,桥与堤断之感,得名“断桥残雪”。无论哪种说法,都难免有些牵强附会,但无论如何这都给断桥带来了许多神秘的色彩。断桥在民间广为人知,这得益于中国民间爱情传说《白蛇传》,许仙和白娘子在断桥上相遇,然后相知相爱的故事从这里开始,正是因为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断桥虽有“断”字,但仍旧是青年男女追求美好爱情的圣地。踏上断桥,但见不远处一枝枝残荷兀自凌乱地伫立在湖面上,构成一幅绝妙的苍凉美景。

      过了断桥,就是著名的白堤,早些年间因铺满白沙而叫白沙堤,白居易曾主持修建,为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而得名。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时,曾写诗赞美此堤:“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始于断桥,止于平湖秋月。在白堤上,最美的是,在堤的两边一株杨柳一株桃树,待到春暖花开之时,放眼望去,桃红柳绿,绿草茵茵,游人如织的热闹场景犹如人在画中一般。在西湖,一年四季都能看好花。春有艳丽的桃红,夏有洁净的荷花,秋有香气扑鼻的桂花,冬有傲雪的梅花。时值冬日,在美丽的白堤上是观赏不到什么花了,只见是杨柳依依,萧瑟的寒风吹着干枯的桃枝,在稀落的行人间摇曳。远远望去,不经意间的萧瑟之景,也是这般的美好。

      经白堤,第一景便是平湖秋月了,有一处平湖秋月纪念碑亭。最美西湖十景之一,话说每当秋夜来临,清风气爽,皓月当空之际,皎洁的月光与平静的湖水交相辉映在一起,颇有“一色湖光万顷秋”之感,故题名“平湖秋月”。早些年间,平湖秋月之景并无固定之处,文人骚客常常在月圆之夜泛舟湖上,一边饮酒作诗作赋,一边欣赏明月当空,这是何等的惬意!据说康熙爷巡幸西湖,御书“平湖秋月”匾额,从此才真正的固定下来平湖秋月景点的位置。面朝西湖,背靠孤山,平湖秋月之美景,并非徒有虚名,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月亮的钩玄圆缺有其自然特殊规律,由于杭州在地球上特殊的地理位置,每当秋高气爽的季节,在西湖赏月这里更是绝佳的妙处,云淡风轻之时,皓月当空,此时西湖上空的明月自然是特别的大,特别的圆,特别的清澈和皎洁,正是应上那句诗: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但今日来,少了明月,多了许多萧瑟的寒风,倚立在亭子的柱子上,望着平静的湖水,偶尔寒风袭来,泛起微微的波纹,也是一种好风景。

        踏起经年累月的石板,一路前行,眼前便是孤山。西湖内最大的岛屿,说是山,其实海拔不过几十米,充其量就是在西湖内隆起的一座孤岛。但这座岛上可谓是汇聚了众多的名胜古迹,留下了许多文人大家的风雅趣事。沿孤山后山路,一条悠然的小径,夹路相映的两边的梅树,悄然地便把我们引来到了放鹤亭边。此时的梅,还未开,不曾闻到飘来淡淡的寒梅清香,还算好,一只只含苞待放的花蕾已悄然站立在枝头,静待那美好时日的到来。此亭是为了纪念宋代著名隐士林和靖而建,几经历史沧桑,眼前的这座亭子是近代清末民国时期所重建。在当时,林和靖名气很大,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史百家无不通晓,但他志于“归隐孤山,结茅为室,编竹为篱,植树种花。日以赋诗作书、种梅养鹤为乐。终生不娶也不出仕。”宋朝皇帝曾多次招他入仕,都多次拒绝,皇帝老儿不但不生气,反倒赐他“和靖处士”,死后赐“和靖先生”,想在民间无论哪位隐士都没有享受如此高规格的待遇了。他喜梅爱养鹤,每当梅花开放之季,便很久不出家门,品酒吟诗,赏梅伴鹤,好不逍遥自在。浅盏微吟自成千古绝唱:“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这首《山园小梅》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吟成脍炙人口的佳句。如今,孤山之上再无和靖处士赏梅作乐,今人常会驻足在放鹤亭边,观观风景,凭吊一下这位归隐一生,也成就了孤山的一代名士。

      西湖岸边的纪念林逶迤排列,微风吹来,湖水轻轻地拍打着堤岸,像是情人在诉说着什么。一生拥有绚烂才情和幽深内心且孱弱多病的浪子情僧苏曼殊就葬在这里,他的一生正如他写的诗《偶成》中:人间花草太匆匆,春未残时花已空。他写就的《断鸿零雁记》曾一度风靡大江南北,以他和菊子的爱情经历为主导线索,情节感人,使无数的痴情男女纷纷落泪。在风雨飘摇,颠沛流离了很多年后的一天终于含恨而去,结束了这个心思细腻,敏感多情的男人的一生。真是来也太匆匆,去也太匆匆。怀着对佛家的信仰,也怀着对对佛家的情怀,悄然地离开了他所热爱的这个世界,也离开了他所挚爱的菊子,葬在这孤山岛上,恰如他“孤零零”的一生。

      在孤山公园的后门处,就是大名鼎鼎的西泠印社。“印以人集,社以地名”。西泠印社因临近西泠桥而得名,在中国近当代的民间艺术中颇负盛名。但不巧的是,由于最近社内整修,大大的告示贴在醒目处,大门紧闭,无缘得见其真容,还是待下次再来的时候拜访吧。曲径通幽,蜿蜒的小径尽处,西泠印社旁就是爱国革命烈士秋瑾的墓地所在。一腔热血,尽洒中华大地,“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决绝,就如这寒瑟的冬日夹杂着微微的湖风,有一丝丝的悲壮。大义凛然在,青山埋忠骨,革命志士长眠于此,伴随着美丽的西湖景色,和这里来来去去形形色色的人群,见证着她所期待的时代。

        西泠桥上,蜿蜒前行,在桥尾处一代名妓苏小小的香骨长眠于此。六角方柱支撑着穹隆圆顶,书有十二幅楹联,最爱“桃花流水窅然去 油壁香车不再逢。”才子爱红颜,佳人总薄命,最终在等待中香消玉殒。李贺曾有诗云: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油壁车,夕相待。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油壁香车”,在秋风细雨中,在苏小小的日日思念中,徘徊在西泠桥边,徘徊在西湖边,期待着她朝思暮想的人儿能重新归来。

        西湖的雨,总是会在不经意的时候下,尤其是在冬日,带有一点点的萧瑟之气。今日的天,不算格外的冷,也没有淅淅沥沥的毛毛细雨,略有遗憾。好友一路总在说,赏雨的时候最好选在西湖,在西湖上最好莫过于苏堤。在苏堤的浓荫大道上,更是惬意。漫步在苏堤,正值寒冬,没有垂柳绿意,桃花相迎的情景,但让人心生惬意。一路向南,跨过跨虹桥,放眼望去,烟波渺渺,湖心的几个小岛遥向对映,不知是哪位仙子不经意间洒落的纽扣点缀在一抹碧绿上,煞是好看。湖心亭夹在两个小岛之间,就像是跑在父母间撒欢的孩童,在尽情地舒展着双臂,一会儿抛向湖心的小瀛洲岛,一会儿抛向阮墩环碧,充满着幸福的模样。站在苏堤的望山桥上,与湖心的三潭印月可以相望。在岛南的湖面上,三个中空的石塔赫然屹立在那里,塔影摇曳在粼粼波光中,似乎在守护着西湖一切。相传,苏轼在疏浚西湖后,在堤外处设立三处石塔以示警示。在月圆之夜,在塔的四周糊上一层白纸,塔内点燃蜡烛,圆形的洞口放出光芒,与天上的月亮映在水中的倒影,交互在一起,分不清哪个是真哪个是假。月光,灯光,湖光相互辉映在一起,此时空中月,湖中月,塔中月与赏月人心中的明月交织,让人留恋往返。待在月圆之时,再来西湖,一定挑一个美美的日子,皓月当空之时,一品这等难忘的月光吧。在苏堤的尽头,有一处观鱼港,西湖十景之一。我们对鱼兴趣索然,在门口远远地望了一下,依稀地见到几处错落有致的亭子,几抹不经意的绿地也变的有些懒散,或许是冬日的缘故吧,让这处西湖美景有些许的没落之感。

        雷峰塔,这个萦绕在我心中很久的名字,今日以高大的实物赫然地呈现在我的面前。有点不知所措,因为我心里在为那位美丽的白娘子鸣不平。法海老和尚固然可恶,我不信佛,但佛家总是以慈悲为怀的,为什么在这个事情上来为难一个报恩的小白蛇呢?还好经历了诸多的磨难,她的儿子,文曲星下凡,灯下苦读,十年寒窗,不负众望终于考取了状元,迎来了白娘子的出塔,也算是一个善终吧。脑海还在肆无忌惮地飞扬,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塔下。拾阶而上,打开沉重的古木大门,进入塔的底部,可以看到原来塔倒掉的遗迹。或许是经年累月,它是把正义的白娘子压在下面,终归要倒掉的吧,看到此景我的内心竟然没有感到丝毫的惋惜。踏上新修的雷峰塔,不免有些惴惴不安,我担心法海老和尚还会再来作妖,打扰这西湖美景的平静。好友总在给我开玩笑说,法海倒不会再来了,你倒是实实在在地来了这里了。思绪似乎回到了现实,心里顿时平静了许多,看着他四平八稳地登上楼梯,我便悄悄地尾随其后,“不敢高声语”。这座外观八面、五层的阁楼式高塔,承袭了宋代的建造样式。盖铜瓦,设斗拱,廊檐角下挂铜铃铛,虽说是现代重建,没有经过风雨的洗礼,但看起来仍旧是古色古香之感,或许这仍是人们心目中的那个原来的没有倒掉的雷峰塔。站在五层平台上,凭栏远眺,西湖近处的山水以及杭州城市的繁华尽收眼底。碧波荡漾的西湖,屹立在湖面的三个石塔,绿意葱葱的湖心小岛,兀自独立的孤山,贯穿南北的苏堤,分割里湖和外西湖的白堤,在雷峰塔上远望更是另一番景致所在。

      雷锋塔的不远处,有一个夕照亭。落日余晖,美丽无限。早年间,但见这美丽的景象,也随着“雷峰塔的倒掉”而不再有了。鲁迅先生在他的一篇小文《论雷峰塔的倒掉》里提到过此景,“听说,杭州西湖上的雷峰塔倒掉了,听说而已,我没有亲见。但我却见过未倒的雷峰塔,破破烂烂的映掩于湖光山色之间,落山的太阳照着这些四近的地方,就是“雷峰夕照”,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夕照”的真景我也见过,并不见佳,我以为。”雷峰夕照,在昔日的鲁迅先生的眼里未曾这般美丽,但今日的雷峰塔和夕照亭换了新颜,山河依旧,时日不在,现如今的雷峰塔即便是在冬日的淫雨霏霏的笼罩之下,不待暖阳,也仍然能够焕发出新的“雷峰夕照”的和谐与美丽。

        西湖南岸的南屏山之处,有慧日峰。净慈寺依偎在慧日峰的怀抱之中,在千年的风雨中屹立。远远望去,大门处竟然是紧紧地关闭的,而是在售票处的一个侧门才能进入。绿荫丛下一处六角飞檐式的小亭子,南屏晚钟的石碑矗立在亭下。如今的南屏山,在法音袅袅的净慈禅寺里,那悠扬深远的古钟声很少再能听见了。信步而入,千年的古刹略带有焕然一新的味道,几处建筑少了些古色古香之气,看起来未免有些名不符其实。一座巨大的香炉,端坐在大雄宝殿前,香客寥寥,没有往日的门庭若市,香火炽盛的景象。两侧的金刚殿供奉着弥勒佛和韦陀,各有两尊护法天神,就是我们常说的四大天王,怒目圆睁,刚劲雄浑。大雄宝殿前外四面八个墙柱楹联,方显古刹之灵气,为各界名流所撰写并刻写在上,其中正面墙大门外两边石柱上的楹联集《金刚经》句而作:

                                          得值万亿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

                                          所有一切众生,令入无余,涅磐而灭度之。

万物众生,皆佛祖所爱之众生。立于门前,端详了许久,踌躇着怎么迈向大殿内。听说进大殿的门是有讲究的,中间的门是空门,出家人才能出入。对于我们游客,只能从右门进入,男迈左脚女迈右,左门进右门出,门槛是佛祖的肩膀,踏不得。好友小声地给我开玩笑说,我们差一点遁入空门。在大雄宝殿内,主佛释迦牟尼,跏趺坐于莲花瓣上、一叶花瓣一尊佛、千叶花瓣千尊佛、有“千佛莲花座”的说法。仰望而去,心生虔敬。

        出了大雄宝殿,拾阶而上,演法堂和释迦殿因为整修没有开放。我们就沿着台阶而下,就到了旁边的济公殿。小时候,在电视上看过活佛济公,乐善好施,是贫苦百姓的大救星。疯疯癫癫的济公,与净慈禅寺有着很深的渊源,他在很多地方修行过,最后圆寂于此。成佛后的济公尊号竟长达28个字:“大慈大悲大仁大慧紫金罗汉阿那尊者神功广济先师三元赞化天尊”,集佛道儒于一身,堪称神化之极,这在佛界中也是绝无仅有的。济公殿是座最近复建的大殿,仿清建筑,采用的卯榫结构,是一根根的木头搭建而成,没有一颗钉子,所用的木头也都是从缅甸运来的柚木,防潮防火又防裂。经过了千年的风雨,几经复建,现在才得以重新展现在游客面前。传说中的“运木枯井”还真的有,在大殿的前方。有一次,净慈寺遭受火灾,需要重修,木材供应不上,住持派济公出去化缘,但他一直在寺里大吃大喝,吃完就睡。最后一天,住持来催,济公带大家到寺里的一口井旁,只见井里正冒出一根大木头。拉上来,又冒出一根,源源不断;一直拉到第七十根,在旁估算木料的木匠说了声“够了”,井里还剩下的一根木头就再也拉不上来了。所以在济公殿内的济公都是富态丰腴的模样,不像其他地方寺院内供奉的都是那么消瘦。

      出了净慈寺,沿南山路,一路径直就到了西湖十景的柳浪闻莺。若是在夏日,千条柳丝低垂,在西湖微风轻吹下,宛若少女飘逸的长发在风中飞舞。百柳成行,千柳成烟。细柳丝绦间黄莺鸣啼声脆,构成了柳浪闻莺的绝妙画面。寒风习习,但见柳丝轻飘,只是闻不见黄莺声声入耳了。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每一个人心中都曾有一个美丽的江南,而我心中的江南就是杭州,而杭州的西湖,似乎在期待着更多的知音知己。

        让我再次追忆这美丽的瘦西湖,烟雨菲菲的杭州吧。

相关文章

  • 何日更重游,早晚复相逢

    文/拜星月慢蝶恋花 江南忆, 最忆是杭州, 杭州忆, 最忆是西湖。 西湖的水, 美人脸, 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湖的...

  • 白居易:最忆是杭州

    白居易:最忆是杭州

  • 最忆是杭州

    杭州是我的第二故乡,虽说在杭州只待了四年,在人生漫长岁月里,却有着起承转合的作用。每每走过路过,都能引发内心深处的...

  • 最忆是杭州

    几度春风,西湖的杨柳又绿了。 适逢小礼拜,天气晴好,便随意出门,找个地方走走。我念兹在兹的心底里的城市和它...

  • 最忆是杭州

    今年春节来的迟,当人们还沉浸在节日的回味中时,转眼已是三月。悄然间杭州已从睡梦中慢慢苏醒,特别是前一阵子的回暖天气...

  • 最忆是杭州

    凭栏画舫接雨,独坐断桥听风 灵隐寺前许愿,雷峰塔顶轻功 河坊街寻泥塑,龙井村饮茶歌 熙春楼宴宾客,嫣红阁共琴舞 孤...

  • 最忆是杭州

    八年级课本第三单元的唐诗五首,最喜欢的还是那首妇孺皆知的《钱塘湖春行》。 和苏东坡相比,在今人的眼中,白居易在杭州...

  • 最忆是杭州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白居易)

  • 最忆是杭州

    第一次观看张艺谋导演的印象系列,印象西湖,最忆是杭州, 金秋十月的夜晚西湖,灯光装饰的画舫作为背景,一轮圆月挂在半...

  • 最忆是杭州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曾言:旅行的好处在于可以暂时远离日常生活,还不必承担平日里琐碎的责任。高考后的第一场旅行,一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最忆是杭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jeto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