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中年觉醒

【读书】中年觉醒

作者: 恒之馨空间 | 来源:发表于2024-08-17 17:26 被阅读0次

    《中年觉醒》这本书解决的问题就是,每一个人究竟怎么样才能够过好人生的下半场,完成人生的转型。如果我们意识不到我们的职业生涯会走下坡路,如果我们永远抗拒自己的人生会有一个下半场的话,就可能会造成中年叛逆、中年危机,以至于到了老年,还是有一个无处安放的灵魂。

    书的引子,来自作者有一次在飞机上听到的两个人的对话。作者坐头等舱,背后坐着一个老太太跟一个老爷爷。然后那个老太太就反驳那个老爷爷,说:“没有人再需要你?这简直是胡说。你从来都不是废物,你是一个很有用的人。”老太太一直在安慰这个老爷爷。

    作者扭头一看,发现那个老爷爷竟然是美国一个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几乎所有美国人都认识这个人,而且这个人在事业上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没想到这样一个人物,竟然跟自己的老伴抱怨:“现在根本没人理我,没有任何人需要我,我是一个毫无用处的废物。”这件事情让作者大受刺激。他觉得我们离那个人物的成功境界差很远,那我们普通人的下半场该怎么办。所以这件事情启发了作者去研究这个命题。

    职业下行,比我们想象的来得更快

    作者一开始并不是学经济学的,他过去是吹圆号的。他儿时最大的目标,是成为专业的圆号乐手。所以他一直努力吹圆号,在乐队里从事乐手这份工作。结果他发现20岁以后,自己的水平在不断地下降,总是没法表现得像之前那么好。

    即使他不断努力,试图改进,进行学习,但是他始终觉得,他一次又一次的表演不够好。直到有一次,他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表演的时候,由于走神、沮丧,跌到乐池里去了,摔了一大跤。

    作者觉得差不多该结束乐手生涯了,虽然当时他才31岁。于是,他悄悄地报了一个经济学的学位,开始远程学习大学课程。

    实际上,绝大部分(从事高技能型职业)的人的职业下行,都是在30~50岁。职业运动员的职业下行会比较早,在20~27岁就开始了。而诺贝尔奖得主绝大多数的重大发现,都发生在人生的30岁左右。也就是说,虽然他们得奖是五六十岁以后的事,但是人生的重大发现是在30岁左右发现的。包括爱因斯坦、玻尔这些人,都是如此。

    物理学家的事业巅峰年龄……依然是50岁;化学家的巅峰年龄是46岁;药学家的巅峰年龄是45岁。过了巅峰年龄,研究人员的创新能力就会急剧下降。……作家步入事业下行通道的时间是40~55岁。金融专业人士做出最好业绩的时段是36~46岁。医生往往在30多岁时达到职业巅峰,此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技能水平会下降。……在医疗事故中,65岁以上的医生其过失率比51岁以下的年轻医生高出了50%。

    年富力强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科技公司创始人往往在20多岁就能获得巨大的名气和财富,从30岁开始,他们逐渐失去创造力。

    对设备服务工程师和办公室职员来说,35~44岁是他们的事业巅峰期;半熟练的装配工人和邮件分拣工人的事业巅峰期则是45~54岁。空中交管员的职业能力与年龄关系极为密切……因此,这一行业的强制退休年龄是56岁。

    也就是说,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一份工作你想干多久就能干多久。因为很多事情到了一定的年纪,你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当然这不意味着没有特例,我们总能找出一些特例,比如一个人很老了还在做着什么。

    但是总体而言,我们的职业发展会有一个巅峰,到了巅峰以后就会往下走。书里没有说讲书的人的巅峰期是到什么时候。

    对于绝大多数的岗位来讲,工作20年左右就是创造巅峰期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大脑前额叶皮质(前额后面的大脑部分)是在中年开始衰退,我们的专业能力,包括我们的记忆力,都是跟前额叶皮质有关的。

    这个叫泯然众人的痛苦。人们都有自己最辉煌的回忆,但是最终你会泯然众人。这个也叫作飞高跌痛原理。飞得越高,跌得越痛。一个普通人接纳自己的中老年,比一个明星接纳自己的中老年,要容易得多。

    有很多影视明星、体育明星,在晚年是生活得很痛苦的。因为他不能够接受被遗忘,他心中总有一股意难平。

    我们应该学会平淡是真,要知道不服老是不行的。

    有三扇门摆在我们的面前,大家可以选择。

    1号门:你可以否认现实,不甘平凡,愤怒地对抗下行,但可能会让自己陷入沮丧和失望之中。

    要了解这个1号门,大家可以看一部电影,叫作《鸟人》(奥斯卡最佳影片)。《鸟人》就是讲一个落魄的、已经快要被大家遗忘的明星,总是沉迷于自己曾经塑造过的角色,无法跟现实世界和谐相处的故事。

    2号门:你可以耸耸肩,接受这一现实,认命、躺平,将下行视为一场不可避免的悲剧。

    喜欢说就这样吧,我躺平了,我不斗争了。

    3号门:你可以接受现实——那些曾令你青云直上、功成名就的职业技能已经成为过去,一切归于平淡,但你需要掌握一些新的优势与技能。

    也就是说,有的人的老年过得很好,到了老年的时候,甚至能够创造出事业的第二春,因为他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那么这条另外的道路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呢?

    这就需要我们发现人生的第二曲线,究竟是从哪儿发端的。

    作者说,他发现当自己年纪越来越大,到了四五十岁以后,别的能力都在衰退,但是有一项能力在增加,就是语言能力。他过去说西班牙语、葡萄牙语都说得不太好,但是随着年龄越来越大,积累的词汇越来越多,他似乎能够很流利地运用这些年轻时并不熟悉的外语。

    为什么呢?还有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发现历史学家都是越老越吃香?作者研究了很多历史学家的人生履历,发现历史学家的人生巅峰期是72岁。就是72岁的时候,是一个历史学家精力最好,最容易产出的时候。所以到了80岁、90岁,还能够有作品问世的历史学家比比皆是。

    那为什么历史学家的职业巅峰来得这么晚呢?事实上,无论是语言能力,还是对历史的研究能力,都牵扯到我们大脑的二种智力。

    大脑有两种智力

    一种叫作流体智力。

    即推理、灵活思考以及解决新问题的认知能力。研究人员发现,阅读能力、数学能力都与它有关。“在成年人早期阶段,人的流体智力最强,到30多岁、40多岁时,就开始迅速衰退。”流体智力是一种建模的能力,比如我们做数学题,需要把一个复杂的应用问题,直接抽象成公式,这需要的就是流体智力,考验的是脑子的灵活度、空间想象能力。

    还会做立体几何题,就说明你的流体智力还有一些残存,因为它是一个抽象的、建模的能力。

    那么什么是晶体智力呢?

    晶体智力,是指以习得的经验为基础的认知能力。“从40岁到50岁再到60岁,它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即使会衰退,也是到晚年才衰退。”

    心理学家卡特尔说:“流体智力,是指为解决抽象问题的去语境化能力;而晶体智力,是指一个人在生活中通过文化适应和学习所获得的知识。”

    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一个人阅人无数,经历过特别多的事,拥有着长者的智慧。所谓长者的智慧,不是他做数学题做得比你快,而是他“人情练达皆学问”,这个叫作晶体智力。

    流体智力曲线和晶体智力曲线

    通过这张图你就能够看到,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是两条不同的S曲线。在流体智力开始下降的时候,晶体智力开始上升。因此,我们就能够理解,当我们需要找到事业第二春,进行职业转型的时候,最有效的一个方法是多调动我们的晶体智力。

    比如我们可以给别人当师傅,可以给别人当顾问,可以转行当老师,可以给别人做咨询。因为这些工作所用的,不是分析、解决问题的流体智力,而是你曾经的经验,你比别人见过的事情更多,行事更稳重。

    这里引用了古罗马著名哲学家和政治家西塞罗的一段话:“老年人,似乎应该减少体力劳动,保持心灵的活力。他们也应该为朋友和年轻人提供劝导,传授人生经验,尤其应该为国分忧。”

    一个人老了不能闲着没事干,闲着没事干退化得更快。

    西塞罗认为,老年人应该致力于三件事。

    第一个关键词叫服务,就是你依然要服务于这个社会,不要游手好闲。

    第二个关键词叫智慧,就是你要调动你这一生经历所积累的经验和智慧。

    第三个关键词叫指导,就是我们能够指导更多年轻人去成功。

    你想想看,孔子到了晚年,不就带着学生周游列国吗?孟子也说:“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王阳明到了晚年,身边围着很多学生。他们都转型成了一个传授经验的人。这就是我们实现人生第二曲线非常重要的一个引子。

    阻碍我们转型的有三股力量

    这个阻碍来自哪儿呢?有三个力量会阻碍你,分别是:第一个,你对事业和成功的迷恋;第二个,对世俗奖赏的不舍;第三个,对职业能力衰退的恐惧。

    你想想看,比如现在讲书,每次都有人听,还获得了很多奖,好多人都认识我。如果你让我现在转型,说你别抛头露面了,别讲书了,你去教别人怎么讲书吧,那我就会失去这一切。

    虽然我能够看到徒弟们的成长,但是我会失去这一切。这对我来讲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不光是我,每个人可能都一样。这是非常重要的三股力量,阻碍着我们完成勇敢的一跳,去寻找我们人生的第二曲线。

    作者说怎么能帮助你完成跳跃呢?有三件事。第一个叫作发展人际关系,第二个叫作开始你的精神之旅,第三个是坦然接受自己的弱点。接下来,咱们就一个一个地来剖析。

    首先,我们要学会摆脱成功的瘾。

    作者有一次跟一个女企业家聊天,那个女企业家每天没日没夜地工作,不断地努力,获得了很多的成功。但她对这些成就视若无睹,她觉得这都不算什么,还应该继续努力。

    相信很多人都是一样。你自己现在所获得的东西,很有可能是你20年前或者30年前梦寐以求,甚至想都不敢想的东西。即使你现在已经获得了,但是你仍觉得我还没有开始,觉得现在距离成功还很远,我跟别人没法比,觉得这些东西都不够好。

    在后来的访谈过程中,这位女企业家说出了一句话,一下子点醒了作者,她说:“也许我更想成功,而非幸福。”

    成功是一个成瘾品,它和抽烟、喝酒一样,是会成瘾的。
    一个人一味地追求成功,前提是他物化了他人和自己。

    什么叫物化呢?比如我们看待一个孩子,我们看不到这是一个可爱的人,我们看到的是这个孩子语文排第几,数学排第几,体育排第几,我们看到的是分数,这叫作物化。你的朋友站在你面前,你看到的不是一个完整的人,你看不到他的喜怒哀乐、他的情感,你看到的是他住多大的房子,他有多少钱,他开什么车,这也叫作物化。

    物化他人还不够,我们还会物化自己。物化自己有什么好处呢?这不是很痛苦吗?把自己物化有什么好处呢?只有物化了自己,才能排序。你不物化自己,就没法跟别人比较、排序,不排序就获得不了成就感。那很多人可能想知道,自己算不算工作狂。

    我们来问一些问题,你们回答一下,就知道自己是不是工作狂。

    1.你是不是上班忙到筋疲力尽,以至于下班后没有精力与所爱之人相处?是不是只有当整个人被抽空时,你才停止工作?

    2.你会偷偷加班吗?比如,在某个周日当配偶离开家时,你是否会立即开始工作,然后在她或他回家前收好一切,假装自己什么也没干?

    3.当有人比如你的配偶,建议你忙里偷闲,陪一陪家人,这时候即使你手头没有立马需要完成的工作,你依然会感到焦虑、不高兴吗?

    当你一门心思地想要在事业上获得成功,哪怕牺牲自己和家人的幸福和时间,也在所不惜的时候,这就叫作工作狂,你工作成瘾了。

    最典型的工作成瘾的人,我给你们讲两个。一个人是丘吉尔,丘吉尔工作成瘾到什么程度?你们知道丘吉尔得过诺贝尔什么奖?我们很多人会说,丘吉尔是英国首相,应该得的是诺贝尔和平奖。不是,丘吉尔得的是诺贝尔文学奖。

    在二战期间,你想他工作忙到什么程度?每天跟希特勒作战,指挥整个英国抵抗法西斯,在这样的情况下,丘吉尔见缝插针,一辈子写了43本书。你就想这个人得有多么爱工作。最后丘吉尔得了抑郁症。

    另外一个工作狂,同样也是一个抑郁症患者,叫林肯。林肯爱工作到什么程度呢?他不敢在身上装刀。林肯承认,说他身上从来不敢装刀子。为什么?因为他觉得忍不住就会捅自己一下。他有非常严重的自杀倾向。这些很成功的人生活得相当不幸福,因为他们整个生活中只有物化的指标,然后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工作。

    为了检验大家是不是有成功瘾,我们来问几个问题。

    1.你会用职业头衔或职位来定义自己的价值吗?

    2.你会用金钱、权力或声望来衡量自己的成功吗?

    3.对最近一次事业上的成功,你是不在乎还是不满意?

    4.你的“退休计划”会一直坚持下去吗?(就是到退休时间了会延迟退休,不断地往后推延退休时间。)

    5.你是否会梦想自己因事业成功而被人铭记?

    这五个问题只要有一个你答“是”,就说明你是一个对成功有瘾的人,你是一个希望通过成功来让自己保持幸福的人。但是成功这种事情是无法一直延续下去的,因为人生会走下坡路。

    所以,只有你理解了我们要摆脱成功的瘾(这个东西是永无止境的),我们才能够轻装上阵,启动转型。

    作者很喜欢东方文化,他最尊敬的人是老子。他说老子讲过一句话,叫:“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而我们绝大多数人欲望太多。

    作者给我们讲了两个人的故事,这两个人都是从王子到圣贤。一说到从王子到圣贤,咱们可能立刻想到释迦牟尼。释迦牟尼是王子,后来出家成为一个贤人。

    在西方,1225年的时候,一个叫托马斯·阿奎那的人出生了,这个人是中世纪的著名圣人(西方从基督教到科学的转折,跟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大全》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他说金钱、权力、快乐、荣誉这四种东西,是对我们每一个人内心诱惑最大的东西。这些东西是什么呢?叫作“上帝的替代品”。

    就是你的内心没办法追求上帝,所以追随这些世俗之物。老子讲你要追求道,但你无法追求道;孔子讲你要追求仁,但你无法追求仁;阿奎那讲你要追寻上帝,但你无法追寻上帝。

    那找个什么来替代呢?就找金钱、权力、快乐、荣誉来替代。这些东西是伪神。所以只有超越世俗,我们才能完成这个跳跃。

    这些东西跟人类的进化是有关系的,这是进化中的一个缺陷。我们在进化过程中,一直处在物质匮乏的状态。比如你攒下来了一些肉,攒得越多,你可能活得就越长。你在部落里的地位越高,你可能就活得越长。

    所以“基因”给我们带来的这种生死威胁,导致我们特别看重“积攒”这件事情。实际上今天很多人的积攒,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一生可以使用的东西。但是到了45岁、50岁以后,我们还在不断地积攒。

    这里有一个等式,我们需要纠正一下。过去“基因”给了我们三个等式。如果不提醒你,你一定会相信这三个等式。

    “基因”给了我们三个等式

    第一个等式:满足感=持续得到你想要的东西。

    就是想要这个,得到了,有点满足;过两天又不满足了,又想要那个,又得到了;又想要另一个,又得到了……持续得到你所想要的东西,这叫作满足感。

    第二个等式:成功=不断地想要拥有比别人更多的东西。

    你买车了,那我买一辆更好的。你买房了,那我买一个更大的。你的粉丝有100万,那我的粉丝要有200万。我永远比你多一点,这才叫成功。如果不加质疑的话,我们会认为这就是对的。

    第三个等式:失败=拥有更少的东西。

    这个东西你没有,那个东西你没有,但是我有。我有,你没有,所以你失败。如果不加评判,不加反思,我们会觉得是对的。这是“基因”给我们的、头脑当中天然存在的想法。因为我们从原始社会,从匮乏的时代过来,我们的“基因”是从原始社会形成的,所以我们天然就会有这样的习惯。

    作者说,你应该用一个公式来替代这些公式,这个公式是什么呢?

    满足感=你所拥有的÷你想要的

    也就是说,你可以经常想一想有什么东西是没用的。我们生活中很多东西是没有用的,你可能长时间都用不到它,但是你希望把它留下来。

    如果你想要的东西能够少一点,会更有满足感。比如我们经常看到有些贪官进了监狱,你去采访他,说你怎么会在监狱里呢?他说因为我想要的太多了。你问那你现在想要什么呢?他说我现在只想要过普通人的生活,我现在只想要能够逛街,我只想要能够出门,能够跟家里人一块儿过年。

    你看,这是最基本、最简单的东西,如果你能够用这个东西作为底,去除你拥有的东西(我们有自由,我们还能自由吃喝,我们还有房子),那简直太幸福了。这时我们的内心会感到好很多。

    多去寻找为什么(why),而不是什么(what)。

    当我们在不断地寻找“什么”的时候,我们就会说,什么能让我高兴,什么能让我快乐,什么能让我觉得有荣誉……你发现你追求的都是具体的东西。如果询问“为什么”呢?我为什么要获得这个东西,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我为什么停不下来?……你就开始追寻意义了。

    同时,要学会关注更微小的事物,而不是更宏大的事物。

    年轻人喜欢关注什么呢?谁得了冠军,谁赢了,谁当了领导,谁上了排行榜。我们都关心这个宏大的东西。实际上到了我们这个年纪,要开始关心路边的一朵花,感叹:“这朵花好漂亮!”当你能够看到那朵花好漂亮,你能够沉浸在那朵花当中的时候,你才拥有了真正的生活。

    接下来的方法叫作思考死亡。

    如果大家看过《星际穿越》这部电影,就知道里面有一首诗,叫作《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就是鼓励大家对于死亡要抗争,你不能闭着眼睛接受死亡。那首诗在电影里非常重要,经常出现。

    这首诗是狄兰·托马斯在1951年写的。人们对于死亡总有一种抗拒,也有人说自己不怕死。作者认为基本上都是骗人的,不怕死的人是很少见的。而下行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死亡。

    当我们的职业开始下行的时候,你就是在告别了,你跟你过去的很多行为、事情告别了。所以,下行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它跟死亡有类似之处。

    那我们为什么怕死亡呢?我们怕的到底是什么呢?主要是怕被遗忘,怕自己不存在了。

    因为我们习惯了存在这个状态,我们习惯了有“我”的存在,但死亡相当于现在你告诉我:“你可以不存在。”那么,不存在到底是一种什么感觉呢?我们完全不知道。

    所以,对于被遗忘和不存在的恐惧,导致我们害怕死亡。那么要面对死亡,最有效的方法是观察它,直面它。就是你不能回避,越回避它就会越害怕,你要盯着它看。

    怎么盯着它看呢?书里有一个特别好玩的禅宗故事。在日本,有一群武士烧杀抢掠,来到了一座山上。那座山上的和尚全跑光了,就剩住持一个人坐在蒲团上打坐。

    然后武士首领踢开门进去,拔出刀来,冲着那个住持怒吼:“难道你没看见,我连眼睛都不用眨就能刺穿你?”这个大师回答什么呢?他说:“难道你没看见,当我被你刺穿的时候,我连眼睛都不会眨一下吗?”这就叫作直面死亡。

    所以我们现在应该学会的一句话是:“难道你没看见,当彻底被世人遗忘时,我连眼睛都不会眨一下吗?”因为最终我们都会彻底地被世人遗忘,所以当你能够直面这件事情——即使我被世人遗忘,我也不会眨眼——你才会真正具备了面对死亡的勇气。

    人的两种美德,一种美德叫简历美德,一种美德叫悼词美德。

    也就是说,你写在简历里的美德,都是跟事业有关的技能。如果你在简历里写“我是一个正直的人”,这话没用。老板会说:“你别‘骗’我了,你就告诉我你为你们公司带来了多少增长,创造的收入是多少,曾经带领过多大的团队。”这个叫作简历美德。

    简历美德适合人生上半场,也就是你需要让别人看到,你是怎么衡量自己的工作,怎么一步一步进步的。

    但是谁会在悼词里写,这个人曾经创造了2.4个亿的GMV(即商品交易总额。用来表示一段时间内的成交总额,是衡量电商平台实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吗?一般很少。

    在悼词里我们会写,这个人是一个友善的人,这个人是一个博爱的人,这个人对朋友总是出手相助。我们赞颂他的这种美德,这个叫作悼词美德。如果我们要正视死亡和衰退,我们就需要更加重视自己的悼词美德,而不是简历美德。

    但是,死亡跟衰退并不完全一样,为什么呢?死亡是你独立面对的事情,没有人能够帮你,你没法跟别人商量,再亲的人都没法帮助你走过死亡的通道。而衰退不一样,衰退可能从你40多岁就开始了,你身边始终有着朋友,有着亲人,这些人可以给你提供很多的支持和帮助。

    在爱中去重建关系

    也就是说,当我们走入人生下半场的时候,我们需要重新获得大量的关系,重新获得爱的支撑。比如咱们觉得一棵红杉孤零零地站在那儿,很孤独。大家知道红杉这个物种是很奇怪的,红杉在地面以下的根系只有不到两米长,根系很短,但是上边能够长到几十米,这几乎不符合物理原理。因为你想树根那么浅,怎么可能上面长那么高呢?

    红杉是很奇怪的一个物种。为什么红杉林能够长得那么好呢?是因为它底下的根系是连在一块儿的。所以我们表面上看起来,这棵树是孤独地矗立在荒野上,实际上它跟其他的红衫之间,通过风,通过根系,通过花粉的传播,是能够建立起来非常密切的联系的。我们人也是一样,人特别需要爱和人际关系。

    哈佛大学有一个长达80多年的研究,从1938年到今天,这个研究还在不断地继续,就是研究人到底为什么幸福,哪些因素决定了人的幸福,哪些因素导致人的抑郁。

    研究中发布了多次结论,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关于幸福井(最幸福的人被称为“幸福井”)的结论:以下七件事,跟我们的幸福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一,吸烟。就是不吸烟或者至少早点戒烟,对你的幸福是有影响的。

    第二,喝酒。关于喝酒这件事情,你会发现喝酒多的人反而容易得抑郁症,所以要尽量减少喝酒。

    第三,健康的体重。避免过于肥胖。

    第四,运动。要经常保持运动的习惯,不要久坐不动。

    第五,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这意味着要直面问题,客观评估问题,而不是思虑过度。不要出现不健康的情绪反应,或者逃避现实。

    第六,教育。受更多的教育会令思维更加活跃,包括读书、上课。

    第七,稳定的人际关系。对大多数人来讲,这意味着一段稳定的婚姻,也可以是其他关系。关键是要找到一个可以和你一起成长的人,一个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可以依靠的人。

    这是跟我们的幸福最相关的七大要素。

    后来有人问这个项目的主持人,说如果能够浓缩成一件事,会是什么呢?意思就是假如你要做取舍,把这七件事浓缩成一件跟人的幸福感关系最大的事情,你会选择哪一个。

    他说,毫无疑问是爱。爱是什么,爱来自关系,就是人际关系决定着我们的幸福程度。

    而大量的成功者都感受到自己是孤独的。所以你会发现,一个人的孤独,跟他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其实关系不大,而是跟这个人自身的能力有关,就是他能不能够从他人身上去获得力量,从他人身上去获得关爱,能不能够主动地关爱他人,给予他人支持。这才是我们是否孤独的一个重要的判断标准。

    爱至少可以分成两种,一种叫浪漫之爱,一种叫友谊之爱。

    我们跟配偶、家人的关系,男女朋友之间的关系,这个肯定叫作浪漫之爱。但是除此之外,我们依然需要获得友谊之爱。

    友谊之爱在人生的各个时期,都能够给你带来巨大的支持。如果你问很多成年人,说为什么我们现在的朋友越来越少,或者为什么我们的孤独感越来越强,大家一般的回应就是没空,没时间去建设关系。

    每天光忙生意都忙不完,难道你让我打电话去邀请他一块儿玩吗?作者说为什么不行呢?我们应该做的事,就是打电话去邀请他一块儿玩。

    所以你们有没有发现,很多人在退休以后反而重新收获了友谊,就是在40岁到50岁期间的时候,基本上不成群结队,60岁退休以后才成群结队,一块儿玩,重新回到了少年的时期。

    这就是一个友谊重建的过程。我们需要下功夫去重建我们的友谊,而不是任由自己变得越来越孤独。

    具体怎么做呢?

    第一,为亲人朋友留出时间。

    你说你很重视友谊,但你从来不给友谊分配时间;你说你很重视家人,但你从来不为家人分配时间,这肯定是不行的。

    第二,想他人之所想。
    第三,急他人之所急。

    我们不能够一味地索取,而应该主动地给予。当我们和朋友、家人之间有了更多的情感交流,有了更多品质层面的交流的时候,我们的内心会更加淡定。因为人生下半场,我们更需要的是这些东西。

    走入你的林栖期

    林栖期是什么意思呢?这是印度的一个分法。作者到印度去学习,见到一位大师。印度人把人生分成四段,每段25年。

    就是假设人一生100年,一共分四段,每段25年(一般正常人很难活到100岁,但是你要按照这个规划)。

    第一个阶段叫梵行期,又称学生期,是以学习为中心的青少年时期。也就是说,25岁以前读书,学习,访问名师,一直读到硕士、博士毕业。

    第二阶段叫家住期,即成年人发展事业、积累财富、经营家庭的时期。大家读《悉达多》,悉达多就是经过家住期,在城里赚了很多的钱,变成了一个富翁。

    50岁左右时转型就开始了,新的阶段就叫作林栖期,在林中栖居的意思。林栖期来自两个词:“归隐”和“进入山林”。在这个阶段,我们开始有意识地放弃旧的个人责任和职业义务,更多专注灵性、深层智慧、晶体智力、教义和信仰。

    最后一个25年叫遁世期,这是你人生的最后一个精神阶段,一个彻底超凡脱俗的阶段。

    进入林栖期,意味着什么呢?

    我们需要去思考一些形而上的问题,我们需要去思考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信仰在这个时候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如果你说我现在没有信仰,那你可以投入一些时间,至少可以做一些什么事,比如说静坐。你每天拿出十分钟的时间,静静地坐一坐,让自己的内心变得越来越安静,这是很有效的修炼方式。

    如果能够配合读书和思考,可能会更好。还包括徒步,走路,走入山林,在山上散步,行禅,这都是更接近于信仰的方式。

    就是人老了不能够钻在钱眼里,不能够依然脑子里想的都是世俗的名利权情。因为名利权情这些事情不是为老年人准备的,老年人做那些事情会很累,而且跟不上节奏,拖别人的后腿,还经常会犯错,会带来很多挫败感。

    这时候你需要超然物外,放下这些物质上的诱惑,更进一步地追求心灵的升华。关照自己的灵魂,并不是一种软弱的表现,而是一种力量的体现。所以我们转向了,我追求的跟年轻人不一样了,这是一种力量的体现。

    还有一个能够帮助我们的东西,叫作化脆弱为力量。

    基督教在传教的时候,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叫圣保罗。圣保罗有一句名言,说:“我什么时候软弱,什么时候就刚强了。”就是我脆弱的时候,实际上就代表我最刚强的时候,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怎么理解这件事呢?

    作者举了一个例子。他说虽然现在他是哈佛大学的教授,但是他没有正经上过大学,他是上函授拿到的本科学位。就是通过函授电大的方式,获得了本科学位,前后花了不到1万美金。在美国上大学是很贵的,而他前后花了不到1万美金就获得了本科学位。

    后来比尔·盖茨和其他一些人捐钱,专门做了一个项目,叫作“1万美金拿学士学位”,希望能够普及教育,让更多的人花更少的钱,通过函授来获得学位。

    结果这件事情被很多人抨击,说这是走捷径,不学无术,根本什么都学不到,没有用,等等,抨击这个项目。这个时候,作者就在琢磨要不要站出来,因为他在此时已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智库的负责人了,在他身边工作的人不是哈佛就是普林斯顿毕业的,他每天都掩盖着自己过去的学历,没有人知道他是从哪儿毕业的。

    他特别怕被别人揭穿,说他没有正经上过学。但是他看到网上那些人的议论,觉得很生气,于是下定决心,支持比尔·盖茨做的这个项目。他站出来,说我就是1万美元的本科学历。

    他把这个秘密揭开了以后,认为自己很有可能会受到攻击,他可能会失去这份工作,甚至他会被周围的同事瞧不起和排斥,因为他的软肋完全暴露出来了——他的学历并不扎实,没有正经地上过哈佛。

    但是没有想到,他获得了极大的支持。也就是说,在他暴露了自己的软弱以后,在他向大家坦明了“我有弱点”的时候,其他人反而给了他很多力量,说你真勇敢,你真了不起,我们支持你。而且因为你的表态,我们更加愿意支持1万美元的本科学位这件事。

    到今天,我们很多人依然在隐藏着自己的过去,希望自己有什么问题不要被别人知道。实际上,那些问题很有可能没有你想象得那么糟糕。如果你愿意示弱,有可能它会给你带来更多的友谊和支持。

    因为人老了以后,示弱是早晚的事。有很多老人家不甘示弱。不甘示弱是什么呢?不甘示弱就是不能放松。你明明走路慢了,你明明拿不动行李了,你明明腰痛得做不了家务活了,但是你不愿意向任何人求助。这时候反而可能会酿成大祸,会给自己造成更大的损害。

    但是由于我们不能够放松,不愿意示弱,导致我们经常得不到别人善意的支持。示弱是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的。

    脆弱中往往蕴含着伟大。

    大家知道爱迪生是耳聋的,爱迪生在耳聋的情况下,发明了留声机,发明了有声电影。作者在这里谈到音乐(因为作者喜欢圆号),他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就是巴赫。大家知道有两个“巴赫”,巴赫的孩子有很多,巴赫有二十个孩子,而且这些孩子中有很多从事音乐。莫扎特小时候坐在巴赫的腿上弹奏,那个是指小巴赫,就是巴赫的儿子。

    在巴赫晚年的时候,对他挑战最大的人是小巴赫。人们认为小巴赫所做的曲子比他爸强多了,所以人们开始追捧小巴赫,老巴赫受到了冷落。但是老巴赫没有跟自己较劲,没有要求自己继续写出更多的曲子来,而是写了《赋格的艺术》,成了经典的音乐教材。

    老巴赫到了晚年,一直致力于研究音乐的原理,进行音乐理论的探讨,带学生。因此,后来勃拉姆斯(德国浪漫主义作曲家)说:“研究巴赫,你将在那里找到一切!”所以一个人的才华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他的经验可以顶上来。老巴赫就是用这样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转型。

    转型没有你想的那么难。

    为什么对于很多人来讲转型很难?作者在书里提及转型难的原因是:“不能成功跨过过渡阶段的员工会经历持续的身份认同危机,他们放不下往日的自己,又无法拥抱新的、改变后的自己,认知和感情都被失落感耗尽。”

    就是我们习惯于做事,习惯于用一个指标评价自己,习惯于把自己物化。即使未来有很多种可能,你也不接受,你不愿意让自己成为一个那样的人,你非得要做现在这样的人,这就是转型时候最难的原因。

    事实上,人生的所有失败、挫折都是很“委婉”的。用委婉这个词,什么意思呢?就是时间会让一切东西逐渐变得积极。比如你小时候高考失利,当时我们会觉得天都塌下来了,今年高考没考上,天都塌下来了。

    但是假如过了20年,你再来看高考没考上这件事,你会觉得那就是缘分,它让我遇到了我的爱人,否则的话就碰不上了。这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作“情感衰退偏差”。这就是慈悲所在,说委婉这个词的道理就在这儿。

    情感衰退偏差就是好的感觉衰退得慢,坏的感觉衰退得快。所以你在单位中出了一个丑闻,觉得很丢脸,被单位开除了,你可能难过了小半年。但是只要过个一年,都不要三年,这件事情已经成为笑谈了,已经不重要了。

    假如过个三年、五年,好事可能已经发生了。要不是当时被开除,你后来怎么挣这么多钱。你想想看,多开心。这个叫作情感衰退偏差。

    如果我们能够理解人生中的痛苦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强大,我们就更容易面临转型这件事。中年,或者转型,不一定意味着危机。我们不需要中年叛逆。所谓中年叛逆是什么?就是我还想年轻,我依然希望活力充沛,我依然希望我是舞台中间的主角,我依然希望你们都围着我转,不要让我成为一个幕后的师傅。我要演神龙大侠,我不要演乌龟大师,就是这个道理。

    作者举了一个例子,这个例子给我们带来很多启发。有一个叫作奇普·康利的人,这个人创办了一个学院,叫作现代长者学院,很有意思。什么叫现代长者学院呢?一个人面临了职业危机,想要转型,却不知道怎么做。来,报名参加这个现代长者学院,把你带到沙漠里边,在沙漠里静修、开会、讨论,帮你规划人生的下半场。

    给你一段时间、空间,给你带来一群伙伴,一块儿思考你人生下半场的转折,这件事甚至都能够成为一个创业项目,创建“长者学院”,带你重新规划你的下半场。

    奇普·康利自己就因此完成了一个转型,他自己本来是一个创业者,也赚过很多钱,做酒店做得很成功。等他年纪大了以后,不做这件事了,把酒店卖掉了。他自己成了Airbnb(爱彼迎)的顾问,给那些用新的方式做酒店的人做顾问,一样延续着他职业的辉煌,只是辉煌的方式不同而已。所以人生的下一篇章,需要我们做好准备,认真地谋划。

    转型期的四条建议

    第一个,识别你的棉花糖。

    大家都听说过棉花糖实验(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斯坦福大学在幼儿园进行的有关自制力的一系列心理学经典实验),我们小时候要吃棉花糖,有人告诉你说你再等一等,会给你两个。什么是“识别你的棉花糖”?就是找到你想要的那个东西是什么。

    比如我想要的是心灵的纯粹、美好;我想要建立我和他人的关系,想要获得爱、友谊;我想要获得知识,我能够成为一个更智慧、更淡定、更从容的人。这可能是我们人生下半场的棉花糖的转变。

    第二个,你所做的工作总会有回报。

    这就是我们常讲的功不唐捐。你人生中所有的经历,哪怕是挫败,在事后看来都一定会有它的作用。

    第三个,尽你所能做最有趣的事。

    尽你所能做最有趣的事,不意味着天天换工作,觉得所有的工作都无趣,我要去干那个最有趣的事,而在于你要能够学会发现每一件事的有趣之处,这是一个发现的过程。

    第四个,转型不一定会一步到位。

    有可能你做两天顾问,别人不用你了,那你就再换一个工作,一步一步地改变。最后你创立了一个自己的学派,带了一群徒弟,也挺好。多去使用你的晶体智力。

    作者最终把这本书总结成了七个字,哪七个字呢?

    用物,爱人,敬畏神。

    “用物”是什么?“用物”要跟“爱人”相对照,不能说“爱物”。物是用来干吗的?物就是要“用”的。比如你有一辆车,你舍不得开这辆车,每次开回来,都要给它干干净净地擦一遍,你会发现你成了这辆车的奴隶。

    买这辆车的目的就是用,即使这辆车撞了,但它保护了你,它的使命也就完成了,你内心中不用过于纠结。所以对于物,我们的态度是要“用”,损耗就损耗,丢了就丢了。钱花掉了才是你自己的,没有花掉的都是银行的。所以我们要学会用物。

    “爱人”,就是爱具体的人,爱你身边的人,甚至爱这个社会上那些你可能不认识的人。你要能够爱人。

    “敬畏神”,如果你有宗教信仰,你会敬畏神。如果你没有,你可以敬畏真理,你可以敬畏道,你可以敬畏智慧,敬畏知识。

    最后的结语,作者说:“我要再次感谢飞机上的那个男人,因为他,我在人生下半场过得既幸福又充实。收起你的好奇吧,至死我都不会透露他的身份。然而,每天我都会想起他。我希望,在死亡到来之前,他能找到平静和喜乐。我希望你也会。祝你和你的内心都能越来越强大。”

    希望大家能够坦然地面对人生下半场这件事,完成一场精彩的中年觉醒。

    随笔/恒之馨(整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中年觉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jfu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