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仁由己(二)

为仁由己(二)

作者: 陈建军 | 来源:发表于2023-07-21 09:30 被阅读0次

——《颜渊篇》复习之四

接下来17、18、19三章,都是“季康子问Z”,可以作为本篇的第五单元

这里用更直接的方式,指出若贪若盗、若官若民,大夫执z,都指向正己而后国人自正,夫子所谓“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卫灵公篇》孔子曾举例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正己的基础是什么,是为仁由己,在非礼勿视、听、言、动。

20章子张问“达”至本篇结束共五章,可以作为一个单元。这里又退一步讲,君子如果不在领导者的位置上,那你的“博学约礼”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夫达也者”,就是谈君子的成就。“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这是指示君子在外面示现出来的气象和行为特征。内在的个人人格境界源自那里?源于博学约礼,始于“非礼勿视听言动”。以“为仁由己”,才能“在邦必达、在家必达”。

小人则反之,所以“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大学》里描述:“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小人之“闻”,重点是在那个“色取仁”上,行礼如仪的外表遮掩了内在的“不善”。为仁由己之义是否很明白呢。

樊迟问“崇德、修慝、辨惑”。这在今天看来仍然是个大道理。然而孔子的回答,直接切入具体的切己的痛点。“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在求得时、攻人时、忿怒时,当下反观自省。“非礼勿视听言动”,而这时,全与他人无关,只在自己内心。是不是“为仁由己”呢?

“爱人”“知人”,好像是个简单的理论命题,而实则内涵丰富;孔子还用“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来补充说明。子夏进行阐发,以舜举皋陶、汤举伊尹的实例,说明举用仁者,则不仁者远矣。那么,该举用谁该远离谁,岂不是为仁由己吗?

不仅仅是舜和汤,即使是我们平常交友,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本篇结尾又归于“以友辅仁”。

以上四类,地位有高低、功业有大小、事有远近,说明天下无一事不归于“为仁由己”,无一事不取决于仁者的眼界、境界、立场、践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到这里圆满解说了“天下归仁”的意义

因此,本篇中“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孔子不仅仅是专为颜渊当时“居陋巷”的固定状态而言,那是对所有“志于道”的仁者而言。仁者的眼界、境界、立场、践行,莫不都是自己的仁心发动。其着眼处,不离方寸;其用心处,在天命赋予自己的生命意义。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如果有人担来第一筐土,铺在平地处。那时候完全看不出这样努力会有什么样的成果。然而孔子说“进,吾往也。”他心中笃定那个使命在成就一座山,所以毫不迟疑地继续担土无有停息。又如人眼看山就要堆成功,这时候上去添加最后一筐土,功成名就。然而孔子说“止,吾止也”,成功不成功,全在自己,岂在别人?

孔颜“由己”“归仁”之教,非众人眼界所及

众人以为颜渊穷居陋巷是无所作为,那孔子为什么对颜渊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孔子和颜渊都很清楚,“为仁由己”的那个方向是确定无疑的,“天下归仁”的那个效验也是确定无疑的。所以孟子说“有诸己谓之信。”

本篇的构思设计与学而篇》关联。《学而篇》开篇就讲“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个“学”,这个“习”指什么呢,究竟指何事呢?读了本篇,是否有了答案。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当然也是“学而时习”,礼的形式与内容,覆盖广泛,操作繁复。当时就有人(晏子)称,“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所以,孔子所指示的这个用力的核心,就在于“为仁由己”,在于对仁者的人格境界的不懈追究。程子曰:“制之于外,以安其内。”“所学者在我,故说。”本篇中孔颜教学的对话,用最直接的语言形式,说明了下学的内容,也指出上达的路径方向。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个谜底,不就昭然若揭了吗。

相关文章

  • 【90】《论语》(颜渊)

    《颜渊》 【原文】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

  • 论语·颜渊篇12-1.2

    12.1[传统为12.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①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

  •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孔子解释“仁”之义,“...

  • 为仁由己 心敬力行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我觉得孔子对诸弟子问仁的不同回答也是生动地诠释了这句话。仁,不在于外在环境是...

  • 20181205第196《论语颜渊》

    颜渊篇第十二论语目录 12.1 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 三家读《论语》:钱穆、李泽厚、稻盛和夫25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 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

  •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12---颜渊篇 【原文】 12.1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①。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

  • 【30天共修《论语》训练营】DAY11

    【原文】 12.1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①。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

  • 苏致庸:管住自己且践行真理

    《颜渊篇第十二》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解读: 仁是...

  • 论语別裁3.4

    再有,《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孔子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仁由己(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jfz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