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志原创文字集心理
再见,我要去找我的小火苗啦

再见,我要去找我的小火苗啦

作者: zhongbiang | 来源:发表于2018-06-10 22:41 被阅读25次

    这火终于燃烧了。

    由小小小小的火苗聚集在一起,燃烧在理查德森太太的房子里。

    引起理查德森太太开始关注艺术家租客米娅的是老三伊奇提出的调查请求,理查德森太太正是借了这个探寻之路一步步解开米娅的过往事迹。

    而贝比小孩事件更像是故事中所有人物在生活中的矛盾激发点。在这件事上,各人的诉求充满了私欲。在《小小小小的火》里将琳达想要小孩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情绪上的影响逐渐改变了她的行为,对她而言小孩是人生计划里不可或缺的步骤;理查德森太太借着贝比小孩事件,将对米娅的恼怒放在了调查米娅的方向中,以好作为对朋友琳达在争夺小孩抚养权中的有利因素;而米娅恰恰是经历过“是否该放弃孩子的抚养权”上的选择才更为明确的对待这番事情;老三伊奇的态度更为直接,只是因为贝比是小孩的妈妈;对贝比是否具有抚养权这事上,在老大莱克西身上体现得最为真实。自从她偷偷堕胎后开始对贝比的行为转换成另一番态度,原先的尖酸刻薄扭转为理解同情,如果不是身份有过瞬间的改变,这种意识框架的规则依旧延续无误。

    人往往是在跌入同样的处境中才能深受同感。

    在《小小小小的火》这本书中,多次提及在西克尔以一丝不苟的规则行事方能保准完美的一切,事事要在意料之内发生。这种规则下保障性的安全感社区环境催生了每一个原生家庭,在这种大众环境下,个人的特性难以发挥,火苗熄灭是常有的事。理查德森太太的火苗熄灭了,在她选择回到西克尔时这股自身的火苗被抑制,却以生命延续的形式在老三伊奇身上重新燃烧,骨子里的那份叛逆在老三伊奇身上得以发挥,这种被抑制的自我在另一人身上暴露无遗,便是理查德森太太常常苛刻要求老三伊奇的唯一解释了。

    理查德森太太的家庭是代表着富裕、稳定和规则,米娅的家庭则充满了贫穷、流浪和变化。这本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家庭,在隔山相望的过程中参杂了幻想的虚构,以至于彼此的小孩都渴求有对方这样一个家庭,并在错位的幻象和借宿中继续营造这种情感的假象,以得到需求的慰藉。然而这只不过是平白无故的生活中添加的一剂调味料。这种误以为的情感需求存在着界定的期限,当米娅被赶走后,双方这种连接的纽带被粗暴割裂时,也没有多委屈的回旋,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仍旧复制当前,不过是充当了人生彼此的过客,仍然等待下一位人物的填充。反倒是那个“怪异”的老三伊奇在火苗熄灭的当下又重新燃起,一如既往的往前冲。

    在原地上烧毁,祈求火苗带来的重生,这是老三伊奇划下第一根火柴的内心感想。

    《小小小小的火》的封面上写着“永远记得,你呼吸着的每一个瞬间,都应该去过你真正想要的生活”。寻找自身“想要的生活”该是人一生前进的方向了吧,这种毁灭和重建之间反复更迭的过程中,是一种越来越接近真实的自我的旅途,也是一种接近答案的方向。人若想寻找这种真实的自我非得要多大的勇气才能抵抗外界的迷惑。在由指手画脚制定的世界规则下,一成不变是自保的方式。顺应制度规则凝聚了无数的安全感,这种壁垒造就的迷宫是每一个人选择的结果。妥协的状态下无法衍生火苗,熄灭、掩藏、抑制是逐步成为这个世界规则的执行者,却又以某日成为扑灭火苗的另一人。

    火苗既柔软又坚毅,由风吹灭,又由风催生。世上万物通行的规则并不在于重复,顺应自心才是唯一的通行证。这种形式规则简单到只需讨好一人,那便是自己。

    这种淡淡的温火,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

    最后贝比的小孩怎样了呢?

    这是另一个火苗的故事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见,我要去找我的小火苗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jgq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