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家人从老家来苏州看我,我去车站接他们。火车早上7点到上海南站,我大概8:30左右到车站附近。我按照他们给我发的定位去找他们,但是由于出发层和到达层是同一个定位,到达层在一楼,出发层在三楼,岔路口有些不一样,所以我们就没有碰到面。
第一时间,我电话联系他们,让他们赶紧到马路边上来,我去马路边上接她们。于是我就在火车站附近,足足兜了两圈,花了一个半小时。最后呢,我是在停车场把车停好,然后再去步行去找她们,才把她们接上然后到家。
在整个的过程结束之后中,我就在反思自己。当第1次定位没有找到他们之后,我就应该选择让她们保持不动,我把车停好,再去找他们。
在整个我们长达一个小时的互找对方的过程中,我的位置在不停的动,他们的位置也在不停的动。所以我们肯定是找不到对方,当我把车停好,他们不动,我去找他们,那就很快就找到了。
我就在思考,这中间一个小时我在干什么?!
我在想接上他们马上就能回去。所以不断沟通要确定好他们在哪,哪里能直接接上他们。
为什么我会这么思考?
我平时打车都是告诉定位,师傅按照定位来接我。我一般会为师傅考虑好哪里能够停车,所以我的思路还是和打滴滴一样的。
原来在整个过程中,我一直都没有动脑子,完全听直觉的,大脑处于“自动驾驶”模式,其实但凡我当时用一下脑子,今天这个事情就不会那么不顺利。
思其极恐!!!
请小心你的驾驶模式给你带来很多的问题,凡事多思考,再行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