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有个“达克效应”,指的是越是能力欠缺的人,越会得出自以为正确,实际上却是错误的结论。因为人一旦认定了某件事情,就会变得非常固执,即便错误也很明显。这时,别人越给他纠正,他就越固执。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的心被蒙蔽了,任何人拿他没有办法。就像丢掉钥匙的宝箱柜一样,怎么也打不开。
我们可以给人提醒、解释,但不要与人争论。因为彼此不在同一个层次,争辩,注定是一场毫无意义的口舌之争。当你把一件事说过一次,对方不认同,那就要打住,不要再说了。当你把一件事给一个人解释过三次,他还是在反驳,那大概率他是在装糊涂,你若再说下去,自己就会被激怒,接下来就是自己惩罚自己。
越是认知能力低的人,越喜欢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优势中,他很享受那种状态,所以,你说的话即使再正确,他也不愿意听。也许他早就知道你是正确的,他是错误的,所以他才“听不懂”。而不幸的是,你却以为人家不知道事实真相,还在不遗余力地解释。所以,与不在同一个频道上的人争论,就等于自我伤害。
大多数人不思考造成谬误的根本原因在哪里,只想解决表面问题,往往没有什么结果。我们有普及知识的义务,却没有改变他人的义务。如果与愚人争论,非但不会让对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会让自己受到伤害。仁慈主说:“我不为传达使命而向你们索取任何报酬;我的报酬,只由全世界的主负担。”(26:145)
文/马石头,图/梅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