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字面上的意思很好理解:经常花言巧语、献媚谄谀的人是很少真正达到“仁”的境界的。
孔子在谈到识人时,还曾说过:“要听其言而观其行。”而这“言”又有“巧言”与“忠言”的分别,必须分辨,才不会为“巧言”所蒙蔽。我们需要保持警惕。提醒我们要学会去判断!
巧言令色,不诚。不诚而仁,无之。一个人在追求“仁”的过程中,如果只是追求外在的修饰,不去追求内在的升华,往往会失掉“仁”的本性,其实质往往变成对私欲的追求,与“仁”背道而驰、越来越远了。这让我想起有人曾经提过的一个场景:一个信佛之人,拿着一个用象牙做的佛珠。这真的是很讽刺的事情!使用象牙产品很容易跟残忍的杀戮关联上,如果是向善之人,是不应该去使用的,因为没有使用就没有杀戮!这是很浅显的道理。
这个词跟口蜜腹剑有雷同的感觉,像历史上最为让人深刻的:唐朝的李林甫,清朝的和坤。他们在仕途上的获利,是建立在伤害别人的基础之上,为一己私欲的目的。
巧言令色与掌握懂沟通的技巧,应该是有区别的,和别人好好沟通,是因为发心的不同!但我们经常可能心是好的,却经常在说出来的态度或语气很不好,反而让人误会或者产生矛盾,这就需要我们和前面学习的“孝悌”关联上。“巧言令色”更多是提醒我们去“观人”时,怎么去判断。“孝悌”是提醒我们在与人沟通时,如何保持一种良好的沟通,常怀“仁”心去做人做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