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题目的时候我在想,写点什么好呢?最近几次都是最后的时间赶完,因为每次都想写一些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每天真实的想法和感受很多,真正想写出来的却并不多。这几天有个觉察,在听蔡康永的情商课讲友情,朋友有很多种,有一种是可以彼此敞开心扉,分享心底的秘密。很遗憾,从小到大我没有这样的朋友。
小时候跟姐姐分享自己的小心事,貌似都要被严厉指责,不知道是不是同龄的关系,如果年长一些的话,姐姐会不会对我更多的包容。因为被指责,我就很少再分享心事,一般都会藏在心里,小心地包好,不被发现。
说到包容和理解,忽然想到我的大宝,大宝很少跟我说心事,这才想明白,原来我对她也很少包容和理解。大宝长得挺漂亮,可她会跟我说她觉得自己是班里最丑的,通常我会直接反驳她:怎么会呢,你很好看啊。有点顿悟的感觉,原来我眼里没有她,或者说没有真实的她。我也很少感受她。自认为在育儿方面很有一套了,原来不过多了些理论,还缺乏更多的实践。
我对自己也很少包容,有些事情让我有羞耻感时,我通常会很自责,也不会找人分享。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是想感慨,自己没有朋友分享秘密。在定题目的时候,我想到了孤独。紧接着脑海忽然冒出张德芬老师的新书《我们终将遇到孤独》,心里的信念一下子转变了,有些心事可能注定要一直封存在心里。
我们分享心事,是需要对方的支持和理解,可,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不会得到理解和接纳,最多是安慰和支招,这并不是朋友们不想支持和陪伴,而是,在我们内心深处,大多数人都很难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兜兜转转又一次走到了接纳不完美的自己这个岔路口,原来我还是习惯向外寻找接纳。
接纳自己的功课还要老老实实地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