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有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又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焉!"
这里不妨谈谈两者的异同。
先说相同点。一,都说的是学习。二,都说要经常复习所学。
再说不同处。前者说的是学习并且经常复习所学的东西是件很快乐的事;后者说的是在复习所学时有了新的体会新的发现,这样的话就可以当老师了。
两厢一比,上下高低立见分晓。
所谓"学海无涯苦作舟",说的是学习离不开一个"苦"字。孔子的"不亦说乎",就要比这"苦作舟"高明许多。
一般而言,学习,就拿读书来说吧,如若不是为了悠哉游哉地消遣娱乐,而是为了努力地学习和拿握各种知识,即使谈不上痛苦,那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所以说学海无涯苦作舟说的亦不无道理。
那孔子为什么要把它看成是快乐的呢?此等快乐,应该是指精神层面上的快乐,与前面所说的身体层面上的辛苦有所不同。那,与精神愉悦相比,小小的辛苦又算得了什么呢?这大概也是有些人所以不畏辛苦不停笔耕的原因之所在吧!
至于温习所学有了新的体会新的发现,当然是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样一来,学习的意义也就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不断地发现不断地提高,胸有点墨就可以当老师了。
老师,非同小可。古人讲究天地君亲师,天王老子,地王爷,皇帝,亲爹,老师排第五。天地为虚,老师实则排第三,何等重要!
综上,学习虽然辛苦,但终究是件快乐的事。不仅快乐,还可以有所发现有所收获。不仅有快乐和收获,我们还可以把这种快乐和收获通过写作等渠道传导给他人,让他人也能够得到快乐和收获。
如此,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学习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