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米兰-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米兰-昆德拉

作者: 文艺天蝎女 | 来源:发表于2020-06-27 11:27 被阅读0次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米兰-昆德拉

记得大二在图书馆翻过这本书,当时感觉读着很吃力,理解不到深层的含义。时隔几年后在二手书店又遇到这本书,这次毫不犹豫的买了它,想再次体会下这本被推荐烂了的书。

[if !supportLists]一、[endif]作者介绍

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 1929- ),捷克小说家,生于捷克布尔诺市。父亲为钢琴家、音乐艺术学院的教授。生长于一个小国在他看来实在是一种优势,因为身处小国,“要么做一个可怜的、眼光狭窄的人”,要么成为一个广闻博识的“世界性的人”。

移居法国后,他很快便成为法国读者最喜爱的外国作家之一。他的绝大多数作品,如《笑忘录》(1978)、《不能承受的存在之轻》(1984)、《不朽》(1990)等等都是首先在法国走红,然后才引起世界文坛的瞩目。他曾多次获得国际文学奖,并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

昆德拉善于以反讽手法,用幽默的语调描绘人类境况。他的作品表面轻松,实质沉重;表面随意,实质精致;表面通俗,实质深邃而又机智,充满了人生智慧。正因如此,在世界许多国家,一次又一次地掀起了“昆德拉热”。

[if !supportLists]二、[endif]写作背景

昆德拉从一两个关键词以及基本情境出发构成了小说的人物情节。他以一个哲人的睿智将人类的生存情景提升到形而上学的高度加以考虑、审查和描述;由此成功地把握了政治与性爱两个敏感领域,并初步形成了"幽默"与"复调"的小说风格。昆德拉更关注人物的基本境遇--"哲学是在没有人物、没有境遇的条件下进行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一开始就将托马斯的问题摆在那里:在没有永劫回归的世界里,生命存在之轻。

[if !supportLists]三、[endif]内容简介

​  本书描述一九六八年苏俄入侵捷克时期,民主改革的气息演变成专横压榨之风潮,本书剖示隐密的无情,探讨爱的真谛,涵盖了男女之爱、朋友之爱、祖国之爱。在任何欲望之下,每个人对于各类型的爱皆有自由抉择的权利,自应负起诚恳执着的义务。人生责任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却也是最真切实在的,解脱了负担,人变得比大气还年轻,以真而非,一切将变得毫无意义。本书探讨更多的是人生的意义所在,人生是要有一种信念的,不能被交给机遇和偶然,甚至是一种媚俗。

[if !supportLists]四、[endif]人物之轻重

托马斯之轻

托马斯是本书的男主人公,他是一名外科医生,经历了失败的婚姻,从中给他留下的唯一东西,就是对女人的恐惧。他渴望女人但又惧怕她们。在恐惧和渴望之间必须找到某种妥协,这就是他所谓的“性友谊”。他常对情人们说:谁无感情投入,谁就无权干涉对方的生活和自由,唯有这种关系才能给双方带来快乐。这就是托马斯之轻,他将自己周旋在特蕾莎和萨比娜之间,享受着与特蕾莎真实存在的爱情,又留恋与情人们放荡的性欲。托马斯之轻来自于对肉体的放纵,对性爱轻的处事态度,他享受其中并自认为将特蕾莎与情人们关系处理的很好。特蕾莎和萨比娜代表他生活的两极,相隔遥远,不可调和,但两极同样美妙。

托马斯的人生选择--和特蕾莎结婚,选择回捷克,选择乡下生活等等都体现了作者意义中的生命之重。在小说中托马斯以自己的生命的社会价值,即光明的事业前景,换取了自己所坚持的生命意义--那个在他灵魂深处始终让他牵挂,唯一伴随他终身的特蕾莎。小说结束,托马斯和特蕾莎最终在一次车祸中死去。耗尽生命的能量的托马斯最终走向了存在的极致,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从托马斯的一生我们可以看到追求意义和原则的生命之重所体验的沉重与痛苦,到结束却以生命之轻得以解脱。轻与重的区别是:同时任何事物只出现一次,这种一次性存在稍纵即逝,具有令人无法承担的轻薄漂浮。

特蕾莎之重

特蕾莎是昆德拉笔下一个很具代表性的人物,也是与现实联系最为紧密的一个女性形象。在作者男性话语笔下的这个人物形象,具有传统女性的一般特点,即认为灵与肉是不可分的。这正是特蕾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而同时,特蕾莎又是一个不断与自身抗争的女子,只是她显得很软弱,她的抗争对于这个社会而言更是无力的作为。因此,她便陷入了生命的困境之中。她是一个孤独的守望者与追求者,在托马斯看来,她是一个被人放在涂了树脂的篮子里顺水漂来的孩子,这篮子顺水而下却恰恰被托马斯拾起,在对他付出无私的爱后,对他的背叛更是近乎畸形意识的成全,一路上她不仅忍受着自己最爱的人对自己的不忠,也在不断寻求灵与肉的和谐。

特蕾莎对卡列宁是一种无私的爱,因为这种爱别无所求。但她对托马斯显然没有达到这样的大度,只是她能忍受一般人无法忍受的,这或许与她一生的经历密切相关。她从没有获得过感情的纯粹。她一直坚守着自己生命中的"重",而她却偏偏爱上了生命中"轻"大太多于"重"的托马斯,最后她也放弃了自己一贯坚持的"重"跑到工程师那里,让"重"变成了"轻"。但她却和托马斯有着本质的区别,她只是想证实托马斯告诉她的做爱和爱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显然她得到的是肯定的答案。可以说特蕾莎的爱情更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托马斯的放纵

萨比娜之轻

萨比娜在书中是托马斯的情人之一,萨比娜是一名画家,她常说:“我很喜欢你,因为你是媚俗的对立面。在媚俗之王国,你会是个恶魔。在任何一部美国片或俄国片里,你都只能是那种让人嫌恶的角色。”萨比娜是书中最后唯一活下来的人,这也是萨比娜之轻。对萨比娜来说,活着意味着观看。视觉受双重边界所限:让人什么也看不见的强光与完全彻底的黑暗。萨比娜对待两性关系有着少数的冷静,弗兰茨是她遇见的男人中最优秀的。他聪明,懂她的画。他善良、正直、英俊。但她心里愈清楚,愈想去践踏他的聪明、善良,践踏他那脆弱的强健。

他们彼此以对方为坐骑,奔向他们所向往的远方。他们都沉醉在令自己活得解放的背叛之中,弗兰茨骑着萨比娜背叛了他的妻子,而萨比娜骑着弗兰茨背叛了弗兰茨。

她的悲剧不是因为重,而是在于轻,压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五、美文摘抄

[if !supportLists]l [endif]与希特勒的这种和解,暴露了一个建立在轮回不存在之上的世界所固有的深刻的道德沉沦,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一起都是预先被谅解了,一切也就被卑鄙地认可了。

[if !supportLists]l [endif]如果我们的生命的每一秒钟得无限重复,我们就会像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一样被钉死在永恒上。这一想法是残酷的。在永恒轮回的世界里,一举一动都承受着不能不能承受的责任重负。这就是尼采说永恒轮回的想法是最沉重的负担(das schrwerste Gewicht)的缘故吧。

[if !supportLists]l [endif]如果永恒轮回是最沉重的负担,那么我们的生活,在这一背景下,却可在其整个的灿烂轻盈之中得以展现。

[if !supportLists]l [endif]但是,重便真的残酷,而轻便真的美丽?

[if !supportLists]l [endif]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

[if !supportLists]l [endif]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if !supportLists]l [endif]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

[if !supportLists]l [endif]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

[if !supportLists]l [endif]只能活一次,就和根本没有活过一样。

[if !supportLists]l [endif]比喻是一种危险的东西,人是不能和比喻闹着玩的。一个简单的比喻,便可从中产生爱情。

[if !supportLists]l [endif]在情妇们眼中,他带着对特蕾莎之爱的罪恶烙印,而在特蕾莎眼中,他又烙着同情人幽会放浪的罪恶之印。

[if !supportLists]l [endif]谁要是想要离开自己生活的地方,那他准是不快活。

[if !supportLists]l [endif]她来时带着一个沉重的行李箱。她走时,还是带着一个沉重的行李箱。

[if !supportLists]l [endif]他同特蕾莎已经生活了七个春秋,此刻他才发现,对这些岁月的回忆远比他们在一起生活时更次加美好。

[if !supportLists]l [endif]贝多芬似乎将重当做某种正面的东西。细加掂量的决断与命运之声联系在一起,重、必然和价值是三个有内在联系的概念:必然者为重,重者才有价值。

[if !supportLists]l [endif]人只有一次生命,绝无可能用实验来证明假设,因此他就永远不可能知道为自己情感所左右到底是对还是错。

[if !supportLists]l [endif]如果一件事取决于一系列的偶然,难道不正说明了它非同寻常而且意味深长?就像吉普赛人凭借玻璃杯底咖啡渣的形状来作出预言。

[if !supportLists]l [endif]两件预料不到的事出现在同一时刻,就叫巧合。

[if !supportLists]l [endif]自学者和学生的区别,不在于知识的广度,而在于生命力和自信心的差异。

[if !supportLists]l [endif]表面是清晰明了的谎言,背后却是晦涩难懂的真相。

[if !supportLists]l [endif]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if !supportLists]l [endif]爱情一旦公之于众就会变得沉重,成为负担。

[if !supportLists]l [endif]集中营,就是日日夜夜,人们永远挤着压着一起生活的一个世界。集中营,是对私生活的彻底剥夺。

[if !supportLists]l [endif]罪恶制度并非由罪人建立,而恰恰由那些确信已经找到了通往天堂的唯一道路的积极分子所建立。

[if !supportLists]l [endif]要是能有什么方法把人分成不通过类别的话,那么最佳的分类尺度莫过于个人内心深处的渴望,将人们引入不同的职业并终身从事。

[if !supportLists]l [endif]人只能活一回,我们无法验证决定的对错,因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只能做一个决定。

[if !supportLists]l [endif]历史和个人生命一样轻,不能承受地轻,轻若鸿毛,轻若飞扬的尘埃,轻若明日即将消失的东西。

相关文章

  • 米兰·昆德拉著《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附pdf电子书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作者:米兰·昆德拉 豆瓣评分 8.5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米兰·昆德拉最负盛名的作品。...

  • 一修读书——《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不能承受生命之轻》上 关于作者: 米兰·昆德拉 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 关于本书: 《...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后译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很早以前就读过。当时看到这样的书名,立即就引起了...

  • 熊玲:轻到拿不起

    你怎么理解“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这一问引号里的句子,令我想到了米兰.昆德拉的名著《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不知题主是...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

    拖沓了好久,终于读完了这本书——《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生命的轻与重是什么? 米兰昆德拉...

  • 真正一流的作家,一定是位思想家

    多数人知道米兰·昆德拉是因为他的著作《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然而他的读者却评价说这本《玩笑》比《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里那些迷人的小妖精

    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我一定要把这本书安利给你们! 官方介绍:《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讲述了托马斯、特...

  • 浅谈特丽莎

    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不可承受之轻》中写到:压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故事中,托马斯是拥有“神经衰...

  • 翻译与理解——你理解了它才有可能让别人理解

    浙江大学的许钧教授在翻译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韩少功版本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时,将书名做了改动...

  • 历史的重与轻

    今天开始阅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米兰·昆德拉最负盛名的作品。小说描写了托马斯与特丽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米兰-昆德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jpm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