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日带实习生小林在省人才中心现场招聘,就是小南街,800块一天,服务还不错。至少有小林帮我看着摊子,不至于像三月一号那次,一个人上厕所都没法。这场招聘会限制了进入门槛,必须是研究生学历或本科工作四年以上,所以我们期望效果好于上次。
我不是很喜欢做很多招聘方面的工作,尽管在太平是做招聘主管。王总在深圳时带过一个手下,主做招聘,被赞相当出色,一说名字乃是我同寝室的同学。我和他属于两个不同世界观、价值观下的人(王总竟然说我们长得像,我晕倒先),他喜欢满世界跑,那么我就更擅长做研究。
但对于具体的面试和甄选,我又比较感兴趣,一方面可以遇到很多有趣的事,尤其是那些嫩嫩的学生所问的问题常让我忍俊不住(群里老大教育我说:二羽同学,你也是从嫩嫩的学生过来的嘛!呵呵,接受批评),另一方可以顺便观察人的心理现象以作人性哲学方面的思考素材之用。
面试真的是一门学问,在平安集团,有自己专门的核人队伍,专业化程度相当高,我当初进去也是经历了心理测验、行为访谈等多关,后来还录了无领导小组过程作为教材。加上多次面试其它大型企业的经验,搞得我身经百战,呵呵,好处就是我可以拿那些比较合理的问题和方式来考察我们要选用的人。比如,对于今天来应聘HRM的大哥大姐们,我问了几个月前博士考我的问题,呵呵,那次是真把我难住了,想想看那些存在于胡总和博士头脑里的最先进的理念至今还没在公司转化为现实呢,那时的我多长没接触专业学习了哪里能知道。
在实际招聘中,我认为招聘专员最好自己拥有比较多的信息量,不说博学多闻吧(有领导如此要求过HR下属),对公司整体情况和关键岗位的了解是必须的,否则如何解答应聘者的问题?另外,情商不能太低了,要识人,具备高于平均水平的判断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可以帮助你迅速找出简历重点和重点简历,以及对方回答中的问题所在。我一直有这么个观点,你要去选拔别人,自己就一定比别人水平(相关方面)要高,否则你的评判是缺乏信服度的。我在tb就亲身实践着,看到有些考官批判的卷子没有标准可依,另人遗憾,我负责后首先就划定了评判等级,这对应聘者更公平,而且,三个月的招聘下来,几十名复试人员几乎没有综合素质测评分比我进公司时更高的,所以我可以自信地对那些后来成为我同事的应聘者说,我阅你的卷子是没有问题的。进HX同样,职能部门综合笔试成绩我是第一(人才太多,可能保不住了,呵呵)。
HR面试官一般会遇到一个难点,就是招聘专业技术部门人员时,自己对那些领域知之甚少而无法深入解答对方问题。这个需要一分为二看,一方面这是正常的,人不可能全知全能,且用人部门会进行专业面试;另一方面最好当然是利用工后时间多了解一些本公司专业领域基本面的知识和所招岗位的具体要求。真正不行,就“糊弄”(呵呵,词不好听,但就这个意思,管用),就像对于两个陌生人之间,其实彼此之间充满神秘感和好奇感,对于双方来说信息皆不畅,同理,当应聘者对于你所在公司或招聘岗位不了解时,往往你用你所知的基本信息就足可以应付了(还是得符合事实哈)。
回到招聘会上,聊聊遇到的形形色色的应聘者吧,以及求职大军中的一些现象和背后的规律。
是不是学生,通常一眼就能看出来。这很正常,要保持本色,不要浓妆艳抹以至于无法认出女士的本来面目。
来HX之后,才发现原来女生毕业时对容妆的投入是那么必要,呵呵,也就是说企业还是对相貌有要求的,听说银行在这方面尤其明显,而我们这儿有几个部门的领导对此简直到了令我和同事感到苛刻的地步,一堆简历首先看相貌,迅速过一遍,能够他标准的剩下没几个了,呵呵,我还得跟着一起“选美”,可审美观不一样得嘛,难啊。说实话,“秀色可餐”,佼好的容貌确实能让与你打交道的人感到一种愉悦(前提是你别是个冷美人哈,俺最看不惯了),对于客户服务、行政综合之类的岗位来说理所当然重要。
还有两点相关的,一是对于老话“女生书读越多的颜色越不行”的验证,不是我说的哈,手头的简历似乎在证实这一点,女硕士的容貌比本科生至少要下降一个档次,不过也有例外,上次有个女博士应聘投行,看上去很年轻,似乎还有几分天真,可惜其它方面不适合公司要求。另外就是对照片和本人之间差异的判断,有点难,有次大家在办公室对一张照片争论半天,呵呵,我建议以后规定女生应聘不得化妆:)对了,顺便转述前天听川师一男生所说,他们学校女生(出名地美女多)被包养现象已经到了泛滥的程度,周末校园里全是来接美人的车,我有点震惊,虽说知道这几年世风日下,校园的纯净度早已无法和我读书那时比,但也不至于如此啊,那男生愤愤表示作为一个学校的同学,他们很多人都以此为耻辱。
总结:招聘可以看到不少美女,以解工作疲惫之精神,呵呵。
对于薪酬,以前有种在我看来古怪的十分没有必要的顾忌:求职者不敢谈薪酬。有什么不好谈得嘛,双向选择,谈不拢就走人,否则进去了又后悔,对双方都不好(实务中我遇到很多)。博士的观点就是要谈清,尤其是对高端人才,你认为你有能力比公司领导就挣得多,那好,只要你能证明,我们照样给,谈判工资嘛。我一个小小的本科生,从来就是“薪酬面谈”,呵呵。由此引申对于现今毕业生待遇水平的可叹可悲,在去年一篇日记里我详细叙述了我的看法,一个研究生辛辛苦苦读出来只要那么2千一个月,或者3-4万每年,我觉得真得低了(晕,我怎么没站在公司角度),为学生三年付出不值。
这就涉及到本科毕业后工作还是考研得的选择问题,多年来对于这个问题我是亲身感触而有发言权的,观点也是鲜明的:看你为了什么而读研究生。你为了什么,决定了你的努力方向、你的心理预期和你的态度。为了找份更好的工作?那很可能你要失望,毕竟每年毕业的研究生愈多,优秀的人也只是少数,研究生文凭也不能和高薪好工作划等号。在实际中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我们公司对应届生第一年定级都是有明文规定的,比如我同学读完HRM研究生进我们公司,那他的职级会比我低一大段,这多少会造成心理不平衡。
进一步的是大学教育和专业培养问题。因为我们在招聘过程中见到的专业不对口现象实在是惨不忍睹,我不禁要问学校或学生本人一句:四年光阴,到底是为了什么?学出来就等于彻底告别自己的专业,我觉得你不如不读大学,我也会收你的简历,比如一个学信息技术工程的报人力资源专员,我指指身边的小林,说这是西南财大的人力资源管理硕士……比这专业跨度更离谱的比比皆是。
当然从整体上看这也不是学生的问题,是我们这个时代造就的自我矛盾表现之一。包括专科生找工作,我很抱歉,却不得不对那些专科生说明公司的政策:名校本科以上(原来定的硕士,后放宽)。什么是名校或重点大学?就有个四川农大的女生跟我较劲,我很欣赏她的反问,但我爱莫能助,告诉她,在四川境内,我们认同的重点大学不外乎财大、川大、电子科大和交大,她反驳我财大“也不怎么样”,我慢慢告诉她我就是财大的,并举了让她信服的例子:这几所学校在各自领域都是全国顶尖的,如财大的金融。
某种意义上的“歧视”(学校,专业,性别等等)是存在的,是单个人无法改变的,从我毕业在人才市场上目睹的情境时就感同身受了,只不过时光过了五年,我也加入了不得不“歧视”学生的行列。
但积极的方面也逐渐展现出来,如这几年企业不再唯学历,主要看应聘者的个人素质和能力(这种转变对于业内人士来说感受是明显的。前面所说的学校、学历限制是简历初选的门槛)。最直接的体现在对待海龟们的态度上,用胡姐的话说,海龟现在也挺惨的,是啊,在国外混个几年回来代表了什么呢?我的电脑里有不少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大学的留学生简历,可用人部门并不很在意这些背景。整个公司的人力资源选拔/考核导向也是能力素质/结果业绩第一。
好了,说些轻松的。听到那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见到那些古怪稀奇的人,我就心情大好,有时会故意打趣,看看他/她们的反应,其实也是在考验对方的机敏性和肚子里是不是真的有货。
今天有个留学日本回来的小女孩,化妆后有几分姿色(老铁的名言,荼毒啊),学经营管理,我问她人力资源,她不懂,问财务管理,答不会,我差点脱口而出:那你到底会什么?究竟学了什么?看她是美女,忍了。她的名字之好听,可惜不能写出来。
还有一个小姑娘被我和小林(女生)认为是今天应聘的人中最漂亮的,嗖地把简历递给我们说有人对她说于今天在此处把简历直接给我们就行,敢情是关系户?我简单问了几句,还蛮有意思。
有个男子西装领带,大大咧咧地坐下,开口就说“我只在成都哈,我想先谈下薪酬呢”,我看了看简历,晕,应届男生,牛啊。
招聘中,我最不能容忍的是一部分学生根本对自己没有一个职业定位,不知道自己做什么,恨不得一口气把招聘广告上所有岗位都写上,甚至求你帮他找个合适的岗位,我汗啊,这种简历我一概不收。
还有那种嗫嗫喏喏的学生,也不能给人以好印象,让我如何敢收简历推荐你?周五我主持了一场HR面试,有个女生看照片长得还真不赖,可见了真人,1米65的大姑娘简直就是只待宰的绵羊羊羔,回答问题也没头没脑,大谈成都的天气多么养女孩的皮肤,用人部门领导和我简直受不了了,对视一眼,无奈。
蓉城 陕西街
2008年3月16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