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我把比尔波特的《彩云之南》读完了,这本书写的是比尔在1992年去探访,中国西南边陲的少数民族部。他从香港出发,经广东,广西到贵州,云南,一路上不断探访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及其历史。整本书看完,一如既往的是他的笔调,但和我看过的《禅的行囊》和《一念桃花源》这两本书相比,因为境遇的不同,心态是有变化的。
1992年的中国,无论是在经济还是在文明层次上,与现在相比还是相对落后的。比尔波特在那样的环境下走访这些少数民族的生活栖息地,真是有些难为他了。我想如果他现在再来一次旅行应该是另一番心境和境遇了。这本书中他花了相当的笔墨,在坐车、赶车的路上。这段行程中,他坐过驴车,火车,汽车,飞机,徒步,有些描写隔着书本都能感受到他的疲惫。
1992年,真的感觉是一个好遥远的年份了。记得当时不要说西南边陲了,就是生活在内地的我们,在坐车以及一些环境的条件还是很恶劣的。
我记得大概都在98、99年左右了,我们每次回家在中途转车的时候,尤其是五一、十一假期坐车,就像经历一次酷刑。如果是我一个人带着女儿,是没有本领能回到家的。有一年十一放假,因为老方要值班,我就带着女儿回老家。结果是到了合肥以后,我根本就没有能力把女儿塞上车。因为当时的车是不论你买的车票是有座位还是没座位,而是谁能挤上去谁就上,那种杂乱的场面,到现在还能浮现在脑海。后来没有办法打电话让老方到合肥,然后又找了同学,重新买了车票把我们送回去。还有一次是从老家往回赶,正值春运,哇,夜里九点左右的车,老爸、弟弟一起帮忙都挤不进去,最后还是沾了女儿的光走了母婴通道才挤上车。上车以后,女儿要上厕所,短短的半截车厢,愣是走了三个小时,老方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以为我们跑丢了。
再往前就是出门到省城上学的时候了吧?现在的高铁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在当时是要五个小时左右,如果没赶上直达车,还要转车,因为我不喜欢坐汽车,所以每次回家绿皮车是我学生时代,做的最多的交通工具。
现在回想起来,有些事情还犹在眼前,时代的迅猛发展,带给了生活太多太多的便利。如今每次回家走高速四小时左右就到家了,坐高铁只要三个多小时。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我们都将在历史的滚滚红尘中裹挟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