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罗胖的演讲,里面提到一个视频,是他之前看到的上海的一个心理咨询师录制的。
这位心理咨询师是位爸爸,某天被叫到学校,遭到老师一通批评,说他女儿学习如何如何不好,指责这个爹是怎么当的之类。当天女儿放学回家,问爸爸“老师把你叫去说啥了?”这位爸爸说没啥大事,就让这事儿这么过去了。
大家当然对这样的态度感到很诧异,于是这位爸爸解释说:我是一个父亲,我要经营的是我和女儿之间的关系。至于学习和考试什么的,是她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她和学校之间的关系,我为什么要拿这些东西来破坏我们父女之间的关系呢?
听到这个故事,我心里先忖度了一下,如果是我被老师叫到学校,因为孩子学习和考试上的问题接受批评,我目前还做不到像这位爸爸一样什么都不说(揣测会找个机会同孩子多少交流一下)。但这位爸爸的一个观点,我是认同的,那就是在亲子之间,跟教育孩子听不听话、要不要好好学习相比,更重要的是经营“关系”。
1938年,哈佛大学启动了一个对成人发展有史以来延续时间最长的研究项目。在长达70多年的时间里,他们跟踪记录了724位男性,从少年到老年,年复一年地询问和记录他们在工作、生活和健康等方面的个人信息,以探究到底是什么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幸福。
如我们下意识就会想到的,从研究一开始,不管出身如何,这些被研究对象都坚信财富、成就和名望是他们获得幸福的保证。然而事实出乎预料——几十年后,研究成果证明,关系,才是决定人生幸福的最关键因素。这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同家人的关系,包括亲密关系和亲子关系(请注意,亲密关系甚至是优先于亲子关系的)。
这个结果乍一看让人觉得意外,但仔细一想,也不难理解。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除非离群索居,否则我们的一生都处于关系之中,尤其是同身边最亲近的那些人的关系——父母、配偶和子女。当我们不能处理好这些关系,或者说,不能同这些人拥有一份健康和温暖的关系,可以想象日子会有多难过。而那些让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幸福要素——财富、成就和名望——它们可以是良好的关系所带来的,要不哪来“家和万事兴”一说呢。
这几年因为涉足家庭教育,接触到许多家长,再加上耳闻目睹的众多新闻报道,看到了不少不睦的亲子关系,尤其是在一些青少年孩子的家庭中。试想,如果亲子之间是紧张的、压抑的、充满指责和埋怨的,甚至时不时爆发矛盾冲突的,或者走向另一个极端,是淡漠疏远的。在这样的家庭里生活,双方哪里会有幸福感可言?
而关系的培养,是在互动过程中借助无数的点滴和细节完成的。前两天有个妈妈跟我说,儿子放学回家,她要求先晾了衣服再听故事,而孩子要求先听完故事,然后再晾衣服。就为这事母子俩杠上了,最后闹得不欢而散。妈妈认为,依据自己的经验,孩子一旦听故事就会“陷进去”,然后就叫不动了。但是如果换个角度想一想,既然孩子能很专注和投入地听故事,调整一下晾衣服的时间又有什么不可以呢?并不涉及什么原则问题,只是调换一下做事的顺序,就可以避免冲突,也就避免了伤害关系,何乐而不为呢。
我想有家长一定会提出,如果随孩子想怎样就怎样,那关系是好了,但孩子会长成啥德行?说实话,我同样有这样的顾虑。但就在几天前,我在心理咨询师武志红的微课里听说了这样一个有名有姓的案例——
创业者孙博,前湖畔大学CEO班一期学员。经过几次接触,武志红对她的评价是“一直按本心活着,既有现实层面的成功,又单纯至极”,堪称他所倡导的“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的典范。那么这样一个人是怎么长成的呢?
武志红经过了解,发现了一些令人咋舌的事实。比如,幼儿园时期,因为精力旺盛不睡午觉,老师向孙博的奶奶反映这个问题,并希望她给孩子做点“工作”(孙的父母因故长期不在其身边,实际养育者是奶奶),没想到奶奶的解决方法是从当时供职的医院辞职,来到孙博的幼儿园做校医,这样就可以让孙女中午待在她的医务室里。这还不算,因为对幼儿园的教学方式不满,后来奶奶干脆自己开办了一个幼儿园。孙博的父亲在众人眼里也是“异类”——孙小升初时本可以上北京最好的中学,但她自己特别想去石油附中,理由是这所学校的“校服好看”。就这么一个不着调的理由,父亲竟然同意了。
许多大大小小的事堆积到一起,孙博的人生就是这么任性地走过来的。很多家长可能都会产生潜在的担忧甚至恐惧——这样的孩子还不得被惯坏,长大后成了个祸害?可是武志红说,从孙博的身上,“完全看不到被惯坏的特征”,相反她是一个“非常温暖”的人。
我相信孙博之所以会呈现出现在的面貌,绝不仅仅是被“宠爱”的结果,必定是多种因素共同塑造了她。但得到充分的理解和尊重,绝对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家长们普遍担心如果不好好教育和引导,孩子就会“长歪”,因此会执着于界限和规则,执着于我是对的,你是错的,执着于我是为你好、你要按照我的意见来。但在非原则的问题上,如果我们能更多给予孩子充分信任和自我决断的支持,孩子就能够构建出更健康的人格(用武志红的话来说,是“有真自我,并且身心合一”,这种特质“延展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就“成为事业成功的原因”)。顺带地,也就能收获更和谐的亲子关系。
回到文章开头罗胖提到的心理咨询师的案例。罗胖说,这个案例给他的启发是“要和孩子一起打败问题,而不是和问题一起打败孩子”。至于一个家长采取的方式会是前者还是后者,让TA做一道选择题就一目了然了——
当被老师叫到学校,因为孩子的事情挨批评,回家之后,你会怎么做?
A.数落孩子
B.和孩子一起分析问题,然后一起面对
其实,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教育方式的问题,而是我们如何对待关系,尤其是同自己最亲近的人之间的关系的问题。罗胖最后也是这么说的,“这种态度的分野,其实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这一生是不是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