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连岳的公众号看到一个评论,引起了我深切的共鸣。
首先,我和小姐姐一样,考研都被家庭反对,说是家庭,其实最大的反对力量来自爸爸;
其次,爸爸们的观点都是一样的,研究生不算什么,读完研回来编制不但没了,可能还找不到比原先更好的工作;
再次,为了走自己想要的路,不得不和他们抗争,吵架、流泪、说狠话,彼此互相伤害……觉得自己心路历程太坎坷了,家庭为什么不理解不支持呢?编制就那么重要吗,外面的世界就那么可怕吗?
最后,雾终将散去,你会在十字路口做出选择,人生是自己的,原生家庭阻挡不了你寻求自我的路。
为什么会得到这种结论?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想要掌控自己未来全部人生的人决不会因为父母不反对而停下脚步。
筷子兄弟的王太利老师就是这样的人!
1993年他从山东老家出来北漂,为了自己的音乐梦,在老家和北京这两个地方,他来来回回跑过无数次。
直到2005年他开了经纪公司当了老板,他父亲都没死心,一直希望他回乡,跟着学做倒卖机床的生意,老老实实过日子。
这样有错吗,父亲给安排的人生没错,恰巧你不想要,就变成了矛盾的导火线。
后来我们都知道了筷子兄弟,网剧《老男孩》火了一把,那首《老男孩》唱哭了多少人,后来筷子兄弟因神曲《小苹果》火遍大江南北甚至走上美国的领奖台!
跟所有北漂的人大同小异,王太利在追梦的路上磕磕碰碰,梦碎了,捡起来拼好,又碎了,就再捡起来。在理想与现实中挣扎,梦想是支持他度过北漂漫长艰难岁月的唯一支柱。
说回我,我和小姐姐不同的是,我没有考上研究生,我考上了本省一家还不错的三甲医院,没有编制也是人事代理,拒绝了offer 后来上海找了一家营销公司上班。
我回家做了坦白,无非是大吵大闹,我拉着箱子从生活了二十几年的家出走。
多少个夜里我都是想着爸爸妈妈、姐姐姐夫说的“你迟早会后悔的,三甲医院那么好的岗位”“你哭的日子在后头呢”,这些伤人的话让我以泪洗面,第二天怀着一颗早晚会证明自己的心去上班。
后来我渐渐明白,我们和父母在编制和安稳这件事上基本不可能达成统一,毕业三年后的我,去老家参加同学的婚礼,同样有编制在乡下小学教书的她让我赶紧也来考他们学校,有编安稳不要在漂了。
二十多岁的我们是成年人了,我们有权利过自己想要的人生,最怕你不敢去追梦,念叨着理想人生还在原地踏步,等到年龄大了却说,都怪我家里人不同意我去而追悔莫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