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觉得东京大学的quiz小哥水上飒特聪明可爱。
这两个月一直休假中,有大把的时间。期间看了很多零零散散,五花八门的资讯。无意中去看了秋刀鱼大叔的节目,东大方程式。去看这个节目的原因是因为当时微博上很多人在转发节目的笑料和展现高智商牛逼的大脑运转以及与之不对应的说话和做事的蠢萌,当然也是想了解一下日本大学的氛围和与我们国家年轻人的不同之处。看完之后完全被可爱的水上飒弟弟给吸引了。
水上出生于1995年,2014年考入东京大学医学部(理科三类),高中就读于开成高中,我记得当时开成高中的quiz比赛也是水上参加。在看过东大方程式之后我又去翻看了头脑王的比赛,全日字幕,幸好大学学的是日语,还能跟上节奏。
可能是智商高的人很能专注于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更能分析出一件事的意义和对自己的价值,认真而且愿意为此花时间。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觉得都是在浪费时间,不会去仔细做。比如水上去参加东大方程式,完全没有技术含量的娱乐节目让他觉得很无聊,没有兴趣,整2个小时的节目全程在放空+睡觉。但是一旦是去录有关quiz的节目立马打起12分精神,而且非常冷静思考,几乎第一都被他囊括。我觉得这样的人往往能看透很有事情的本质,效率往往也是很高。
水上是理科生,虽然没有诋毁文科的意思,但是理科生确实更具有更清晰的逻辑思维分辨能力,更习惯用推理和数据来判断一件事物。我高中阶段曾经在理科跟文科都待过。在理科班里常常一群人围着讨论一个复杂的问题,大家都很认真。在讨论题目的解答过程中大家都是独立的个体,常常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对的而争论到面红耳赤,最后若是自己的解法或者观点对了,就会像残到最后一颗血被加血一样的爽快。大概理科生的快乐是一步步论证问题解决问题而来的,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中更能发现核心问题,找到解决方法,进步更快。在文科班,可能是男女比例的问题,似乎男生都有被柔弱化的趋势,大部分人不太注重逻辑思维的培养,更注重自我的感觉,很有可能在看待一件事上十分情绪化,更会习惯性减少在逻辑方面的推理。
看完这个节目还有一个发现就是优秀的人经常会目标化,首先制定一个目标,把目标按照时间分解,就能得出现在这个阶段,我应该要做什么才有可能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把目标切割,分割成更容易达成的小目标,然后去做。 说到这里我想起东大方程式里面的北折君,在第二季的东大方程式中他有讲到自己临近毕业,有想去的一家不错的公司,但是自己又想继续读书,想拿到更高的文凭之后再去那家公司。他就开始琢磨在这段时间里,为了达成这个目标,这个阶段就要开始做一些什么与此公司有关的事,到时候去应聘的时候才有说辞证明自己一直在关注这家公司。最后他买了这家公司5000万日元的股票,一直持有直到去这家公司应聘。我觉得这一块是目前我比较薄弱的地方。很难合理分解目标和分配时间,而且由于心理和身体两者原因导致拖延也比较严重,其实还是与自律有关。优秀的人一般自律性都比较高。
在对自己热爱的事情上,这些东大的人一点都不含糊。比如近藤因为喜欢虫子,而在空间狭小的家里搞了一块地方养了500多只不同种类的昆虫,仅仅因为兴趣。仅仅因为兴趣而做到这个地步,真让人觉得厉害啊。还有农学部的野口君,因为要挑选自己最喜欢的面包,经常会花两个小时在选择上,有时候还要从面包店出去公园转一圈才能回来决定买哪个。这个例子还有可能说明他有选择困难症或者是单纯的穷,哈哈。但是这种中二的兴趣和习惯,都莫名让人觉得很认真的呀。
虽然是以水上弟弟为开端对节目产生兴趣,也顺便延伸研究到其他几位东大小哥。但是看这两期节目我有边看边思考,思考自己的短板和优点。感觉自己总是在拥有现有资源的情况下认知能力会后一步出现。往往就形成了,当我对这件事有认知的时候,资源已经不在最佳时期了。比如我在大学时期拥有人生中最好的日语教学资源,但是我那时候不太喜欢日本文化,也不喜欢看动漫,这就直接导致了我否定日语。在大学时期对自己仅仅是通过考试这么简单的要求,虽然没挂过科,但是也并没有学到让自己都觉得特别有收获的东西。现在我慢慢理解到了日本人的思维,更能感受到他们寡言少语中的幽默所在。以现在的想法和认知回到大学时期的日语专业课上,我的收获会远远大于现在吧,或许学习和职业道路也是不一样。
不过,如果不停止思考,找准目标,自律一些,期待认知慢慢也会跟资源站在同一条线上吧。
以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