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厚重(长篇哲思小说)第一百六十三章

作者: AB774卢卢 | 来源:发表于2018-04-12 18:49 被阅读170次
    生命的厚重(长篇哲思小说)第一百六十三章

    原创/卢卢

    第一百六十三章

    帼帼的话题又转到了《易经》上,她对《易经》似乎特别感兴趣,她说:“《易传.系辞上》说:‘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景生说:“难道不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吗?”他认为帼帼,马行千里失蹄了,为自已能听出“错来”很有些自呜得意,想:我景生同志,也是有文学家才能的。

    帼帼笑说:“你说的是常言道,《易经》上是‘方以类聚,人以群分’的。《论语》书中有一篇文章叫《里仁》,总的意思就是要与仁人靠近。它让你相信‘德不孤,必有邻’,一个有修养有德行的人,是一定可以找到同人的,孔子作《易传》,在其中《文言.乾》中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易传.象》说:‘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辩物。’与你们说件不可思议的奇事儿吧。这个故事记载在《战国策》中,说得是齐宣王到处招贤士,就是找不到,有一次,找到]淳于髡。淳于髡是个充满幽默感的博学大贤,他一天之内,就给齐宣王推荐了七个贤士。这使齐宣王十分吃惊,问:‘你怎么一天就能找那么多贤士?'淳于髡说:‘人才是成团伙的。找到一个就有一团,找到一团,就有十团。’后来荀子补充说:‘君子洁其身而同焉者合也,善其言而类焉者应矣。故马鸣而马应之,牛鸣而牛应之。’《吕氏春秋》中的《应同》专讲同人问题,说:‘类同相召,声比相应。’‘成齐类同皆有合,故尧为善而众善之,桀为非而众非来。’这就是说,好的君主,与贤才相聚,坏的君主与奸臣小人相聚,正才成团,奸人也成团。”

    对于帼帼所谈,喜旺和景生都很上心,但想法却相距甚远。景生听得心怯、自卑,别说经济方面一贫一富,一天一地,就学识上也是差得太远了。接过门,拍是难如登天的。鲜花不能插牛屎,难道便可以插马屎?为何秋波老送马屎?马跑得辛苦,牛耕田就不辛苦吗?他显然是有点不服气,心理上很难平衡。自己年轻“马粪”七八年,为何不想想“后生可畏”四字?

    喜旺想的是:帼帼是在暗示什么她心中的心天下的大计划吧,反正瓜熟蒂落,喜旺并不很着急要证实什么。

    大约边聊边宴二个多钟头,宴食便也到了尾声。帼帼先自离宴,围了条长腰裙出来。腰裙是白色的。这种腰裙喜旺和景生都很熟眼,因他们家乡的姑娘们在冬季时会缚在身上一天,闲时会拿个十分精至的小火笼放于肚皮下,然后将白腰裙往上一盖,手暖身也暖。帼帼也许觉得新鲜,有生活的趣味儿,也置了一条,闲时也会用来暖手暖身吧。此时,她是缚了来收碗筷的。她的动作十分麻利,倒有些象轻车熟路的家庭主妇了。

    她收罢碗碟,抹了桌子,然后把碗碟洗了。这样有钱财的千斤,请个丫环什么干这些,不更象个大小姐吗?喜旺敏感地将其摆进了自己的“生命厚重”的思考中。他甚至想到扬洲八怪中的李鱓、苗慎等。认为中国书画史,中国文学史中江湖之远与庙堂之高,具有对位性质结构,这种对位性质结构两千多年不变,催生了无数的杰作。走向与对向之间,产生艺术的強对流张力区,这个张力区,就是优秀艺术家的活动区域。学而不倦,老而不休。看书并未抱着实用目的,一切都对未来的方方面面的強烈好奇。据说托尔斯泰八十多岁了,常在偏僻小镇的白桦林中独自徘徊。白桦多漂亮,而托翁痛苦地思考着人类文明的困境。汉语艺术是否应听命于西方人搞出来的那套标准?事实上从歌德、尼采、斯宾格勒(《没落的西方》作者)到罗素、萨特丶佛洛姆丶乔姆斯基,名单一大串,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等都对技术世界的本质性产生了置疑;喜旺从察颜观色中感觉帼帼也对于技术世界本质性产生置疑。她好象喜欢尝试一些“下人”的活计。碗也洗了,桌也抺了,帼帼抱出古琴,拿出玉笛。

    帼帼笑说:“接下来,我给你讲一件事,然后由你们选上一曲,选对了,就给你们演十分好听又十分难弹的琴曲。两位同志谁胜,谁与我合奏如何?”

    她居然用上那时最流行的“同志”两字,教景生和喜旺都觉得这大美人太有亲和力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命的厚重(长篇哲思小说)第一百六十三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juf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