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阅读的时候,你有分析作者思路的习惯吗?作者是如何一步一步思考到结论的呢?
没有,说出这句话时,我有些惭愧。明明在之前有写过这个问题,也在每天看小说,可分析作者思路的习惯就是没有。
不泄气,现在开始分析,印象最深刻,套路最有意思的是《史上最强赘婿》,开始是主角各种浪,各种拉仇恨,最后迎来反转,主角高姿态、高段位碾压。
![](https://img.haomeiwen.com/i8300115/bc15b5e598538b5e.jpg)
从开始到最后,统一这个套路。刚开始看,感觉好爽啊,慢慢就感觉没啥意思,就弃了。好像我的多巴胺分泌也是智能的,感知到重复,就降低了,没那么快乐了。
有可能是作者先想到结尾,想到反转碾压,再写前面的铺垫。要不怎么这么流畅。
再有简介上写的高光时刻,在故事里一点点展开,水到渠成走到了高光时刻。好像现在也有些腻了,感觉小说都一个套路,全部霸道总裁爱上我。
千篇一律,也许可以看点其他有意思的,比如《小王子》《爱丽丝梦游仙境》。就像我知道白菜豆腐有益健康,可平时还是想吃炸鸡。身体说我想要,脑子说你不要。
分析作者思路,就像把小说当做教科书来看,不分析,就是把小说当小说。教科书是枯燥、乏味,没什么意思的,小说世界多美好啊。
想一下最近在追的连载小说,为什么能读下来?可能是因为连载。胡萝卜一样在面前吊着,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一直挂在心里。
2. 在阅读的时候,你有认真对比自己与作者思路差异的习惯吗?找到差异之后,你应该做些什
![](https://img.haomeiwen.com/i8300115/42e8008922ba4262.jpg)
么?
超越。在看时,总感觉对方超出我的预期,经常出现啊哈时刻,看到过挺多的惊喜。可能正是这些惊喜,支撑我读下去。
尤其是经典、正剧,我时常惊讶,原来脑回路还能这样式的。下次当我感觉惊讶时,可以随手切换到笔记本那页,记录下来,我的预期是什么?作者怎么写的?二者有什么差异?
看看差异背后,为什么别人是牛的作者,我是普通人?找到这些差异后,我可以做点什么?关键是有记录、有素材,之后怎么写可以再说。基本的材料要有,不然都是天方夜谭。
从今天开始记录,日常看小说或其他,超出我预期的。尤其是像三体那个级别的,更要详细记录、反思,不断成长这是必修课。
3. 如果写作的根源是思考,那么,为了提高思考质量,你必须要做的事情都有哪些?
增加阅读,不单是小说,还可以包括其他。尤其是有价值的经典书籍,增加深度思考的时长和频率。多写作,多记录,多观察,有更多的启发,这会带来好作品。
首先,每天写作是不能停的。目前的好习惯要继续保持,经常锻炼,偶尔练琴,刻意练习,直到有收获。
![](https://img.haomeiwen.com/i8300115/6c2117af0d2fb056.jpg)
不断学习,每天的得到课程,都要听,不要错过了。累积到一起,最后学起来挺不容易的。每天都做好,这就不会累积。堆在一起的心理压力也挺大。
4. 写书,是一种难得的“可以把自己的时间长期重复销售很多次”的时间销售方式;那么,除了写作之外,还有什么活动也是如此的呢?
做视频,开发课程,成为某个行业的顶尖,比如咨询师。创造性的工作,也可以。在行内,深入思考,不断行动。好像就这样,需要投入和创造。
练舞和乐器,好像也可以。再加上深入思考,刻意联系,好像也是可以达成的。任何一个行业或爱好,只要长期持续投入,都有可能变成资本,在将来不断换取收益。
5. 显然,在另外一些情况下,持续时间投入又是必须的…… 在什么情况下如此?又,为什么?
资源的前期积累阶段,不断投入、不断练习。就像现在的写,持续投入,才可能有以后。这是基础,有了这些,才能期待未来的亭台楼阁。
我感觉自己总在写,一些不言自明的东西。可在它写出来之前,又没觉得不言自明。当我写出来,就是了。
总结:1.写的什么,乱七八糟。
2.虎头蛇尾,好像始终距离想象有差距。
3.记录分析思路和套路。
谢谢你的欣赏,欢迎留言咨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