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年我发现自己特别喜欢讲大道理,无意识地希望别人接受我的观点,也希望能够改变别人。后来,猛然间发现自己实在太过自以为是。我认定的观念就一定是对的么,别人非要听么。不管背后基于科学还是非科学的理论依据,如果不是别人自动听取的,那这东西对他来说就无意义。喋喋不休的争执背后,无非是期待得到认同的渴望罢了。觉得自己争论赢了,那么自己就是对的。想来实在是太幼稚,太无知。
现在,出现和人意见相左的情况,基本能够平静看待。即便不能接受也会觉得与我何干,然后不再理睬。早已厌倦了无休止,无意义的争论。任何人的言行都是基于个人立场的,争论双方除非是有人甘愿认输,否则,没有裁判喊停,最终只会伤人伤己。
生活中大多数争论都是不必要的。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输赢。因为个人立场如个人三观一样,没有正不正,只有合不合。
一直觉得,一个人如果不能接受与其价值观相背离的观念,那这个人心胸一定不够开阔。真正胸襟宽广的人一定是能够包容一切观念。也就不会因为对方的某句话觉得被冒犯,然后变得愤怒。而是可以把一些事一些话一些人当做理所当然。这世界包罗万象,人性如此之复杂,有冲突实在再正常不过。所有接纳的背后是一种慈悲,是看透冲突本质的慈悲。心存慈悲和善念,才能够开放和包容。
人在面对他人时,不该有任何预设,这会失了真正认识他的机会。采访者尤其如是。自从看了《十三邀》之后,一直对于许知远在访谈时的勇气,还有他的坦诚而觉得钦佩不已,因为他可以问出一般人不敢问的问题,他采访每一个之前心理都暗含偏见。他的节目精彩之处也在于此,预设偏见可以深入挖掘出一些本质的东西。
但,有时候想想,暗含偏见会导致采访者对于被采访者的认识受限,同样会使得观众对受访者的认识偏移。这是不应该的。
我觉得采访应该和交新朋友一样,由一些单纯的好奇来引导谈话,尽自己所能去打开受访者的心里防备,不要想着抢镜,不要太突出个人风格,做一个倾听者,也做一架桥梁,沟通听众和受访者的桥梁。让听众能清楚地接收到受访者的态度,思维,观念。
合理的价值观念从来不是一朝一夕间就能形成的,是经过不断地推敲,实践,修正,反复打磨,经过无数次推翻-再重建的循环过程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保持开放,学会接纳,才能保证自己的价值观经得住考验。即便是辩论,也不应该违背本心,生活中辩论的必要性应该也限定于个人价值观的验证和修正,否则都是无意义的。这点,我们真要和佛教学习,辩论来源于佛教,本意是检验和修正教徒的价值观念。大抵是要他们学会谦卑,避免刻薄和偏颇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