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婆婆说,侄子小时候很调皮,后来被“教训”得很安稳,也不知道时候是被哪个家长教训了,反正后来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说话和气,人们说像个小姑娘,让干啥就干啥,很乖很听话,脾气性格都很好。
暑假在我家住了一个月,确实很稳重踏实,凡事好商量,不挑剔,很懂事,讨人喜欢。每次问想吃什么饭,他都说吃什么都好,问弟弟吧。于是每顿饭吃什么都由儿子决定。我爱吃素菜,好几顿见不着肉,儿子会嫌弃甚至责备,我知道侄子是吃肉长大的,但他从不提吃肉的事,而是迎合我说“不能吃肉,我要减肥”。当我买上肉菜,他吃得也挺欢。想让他陪弟弟去上辅导班,他很爽快地答应,有时候他也想在家玩手机,最后还是同意了!
儿子特别喜欢这个哥哥,因为这个哥哥会满足他提出的几乎所有要求:看视频、玩手机游戏、打游戏机,看电脑……儿子有时间会跑到单位找他,因为单位有个空闲的电脑。我知道侄子是不太愿意让儿子经常去的,毕竟老板看到这事会不好,但是侄子不会拒绝,就那么忍受着,似乎一切后果由他承担。似乎他从不拒绝任何人。我想让他说说一个亲戚的优缺点,他只说优点不说缺点,说在背后说人缺点不好。瞧,多好的孩子!
我特别好奇侄子的这些特点,他这是为什么?又为了什么?
关于家长打他的事情,他没有任何记忆,小学三年级前的事没有任何印象。我想大概是被打得把痛苦情绪压抑下去了吧,当遇到类似的事情激发,他一定会有负面情绪。
我继续问他的经历,终于找到了一件可以证明我猜测的事。
中学时期班主任打他,让他非常痛恨,给我讲述时他反复说了三次这句话:“我现在见了他,一定打回去。”我说现在他肯定老了,见了你就下不去手了。他说老了也得打,一定要打回去的。我问那个老师做了什么事情?“那个老师捏着肚子上的肉就把人提起来,然后扔到教室后面去了。”通过侄子说话的神情得出,这件事对他伤害挺大,现在还在痛恨这个老师。我说假如你现在见到那位老师,你要怎么打他?“揪他头发扇他耳光然后拳击肚子,够不够?”侄子说“现在不用想,见面后有他受的。”带着满腔热血与满脸愤怒。
侄子待人接物的行为模式是为了保护自己,为了适应社会,让自己不再受伤害,所以能满足对方的不会轻易拒绝。不像小时候,敢闯敢干,调皮的让大人发愁。
记忆是对当下的建构,对侄子说的事情,我深表同情,总想帮他缓解一下,但是没有求不能帮,我就当饭后谈资聊一聊他的事情。
有一天我又问:见到你的那位老师你要怎么打他来着?
侄子笑嘻嘻地说“再给我十年,我一定打他。”我很诧异,那天还义愤填膺地要揍人家,今天怎么却要再过十年?侄子说打他那时候老师才二十几岁,现在老师三十几岁,我还是打不过,等我三十多岁就能打过他了。很明显,今天的侄子已不是昨天的侄子,同一个人描述同一件事,在不同时间里是有差别的。那天他比较激动,忘记了年龄差距这个事实。事情真相是什么不得而知,我们清楚的是老师那件事对侄子的影响巨大。事实忘记了,留下来的还在,不定什么时候会出来!
网友评论